和尚与臭皮匠
中国人总是喜欢用两句正反面的话来说道理。对这两句流传已久的典故,你我都很明白,三人合力有利也有害,例如:很多人一起讨论及决定事情,可以说「集思广义」也可以说「人多嘴杂」,正面说,它激发创意,可获得较个人好的决策质量:负面而言,它也意味着「和稀泥」、「要死大家一起死」的不负责任现象。
所以,「和尚」与「臭皮匠」的确有不同,例如:职业不同、发型不同、饮食不同、姓名不同、专长不同……等等,但是这些不同,难道就会造成两个迥然不同的结果吗?其实,最重要的差异是彼此面临的情境与目标的需求不同,因为:
◎和尚挑水的目的在「喝水」,属个人利益需求:而和尚间尚未出现共利共害的目标,因此,一起挑水来解决个人饮水的问题,并不是有效的方法,最好还是各挑各的,各取所需吧!!
◎臭皮匠遇到诸葛亮时,自认凡人,想要单打独斗,聪明才智绝不如对方,因此产生合作的意念。
设想,我们改变一下情境、目标,恐怕会是如此: ◎让三个臭皮匠去挑水,也是一样没水喝; ◎放一把火烧那三个和尚的庙,难道他们还会彼此计较吗?
从这两句典故中,我们可以得知,对团队合作的认知,人人都有;最重要的在于团队中能否有齿唇相依,祸福与共的情境或目标出现呢?
MTP管理才能發展中心 鄭自凱
地平线的乱想:
在强调团队精神的时候,有没有明确团队目标的实现对个人有何价值?这种价值是否让成员认知并认同?这就是团队建设最基础的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2 19:16: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