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龙当作保护神进行崇拜的由来
许多志书对于龙抬头节期间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撤灰的用意均有明确记载。河南《仪封县志》。和《考城县志》均载:二月二日,“煎饼辟蝎,灶灰拦门辟灾”。河南《郑县志》载:“二月二日,……取皂(灶)灰围屋如龙蛇状,以招福样。”《贵州通志》载:“(二)月二日,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以招祥福。”河南《密县志》载:“二月二日,以柴灰围屋避五瘟。””河北《赵州志》载:“二月二日,以灶灰围宅墙下,辟除百虫。”山西《沁源县志》载:“二月二日,谚云‘龙抬头’。以灰围宅舍。避百虫。”北《赞皇县志》和《元氏县志》均载:“二月二日,用灰画屋垣,晨以杖击屋梁,禁五毒虫。”陕西把这种活动称为“卫庄”。例如,《富平县志》载:“二月二日,用灰围庄墙外,曰‘卫庄’。”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人们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撒灰是为了驱赶各种毒虫,把它们挡在屋外,不让它们闯进屋来,以便达到避邪御凶、吉祥幸福的目的。“五毒虫”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是对人体有害的五种爬虫。“五瘟”即五种毒虫。“百虫”,各种虫类,包括毒虫。撤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或称灶灰),具有杀虫、防虫的作用。柴灰是毒虫无法逾越的屏障,毒虫碰到柴灰,就得退回去。人们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撒上柴灰,便能把各种毒虫挡在屋外,毒虫就不会闯进屋里来了。
撤灰除虫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周礼·秋官·司寇》载:“赤友氏掌除墙屋,以届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狸虫。”蜃炭,蛤蜊壳烧成的灰,其作用与石灰相同可以阻止毒虫;灰,柴灰。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习俗至迟在周代就已经有了。这是我们根据文献资料所得出的结论。
文献资料是极为有限的。现存最早的文献资料还只是商周时期的。商周之前的情况怎样?没有记载。周代将在墙脚撒灰除虫作为一种制度规定下来,并且设官管理,我们据此可以推断:撒灰除虫习俗很可能早在周代之前就已经在民间十分流行了,是那个时代我国北方各地一种相当普遍的民间习俗。
查海遗址龙形堆塑的出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先民们将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撤灰除虫的习俗发展为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以求避邪御凶、吉祥幸福的习俗。
考古发掘表明,8000多年前的查海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经过多次发掘,查海遗址已经清理出50多座房址。这些房址排列密集,南北成行,东西成排,方向一般为190—250度,可按面积分为大、中、小三种。最大的46号房址面积为120平方米,位于聚落址中部偏北,这间房址所出土的一对大石铲比其它房址出土的石铲大一倍左右。据此推测:它是聚落中地位较高者居住的房屋或者举行聚会、祭祀等活动的公共场所。中型房址面积为40—60平方米,小型房址面积为15—20平方米。房址结构基本一致。每间房址呈方形圆角,半地穴式,直接劈凿于花岗岩风化壳层内,部分房址的南面东端向外突出一半圆体,可能是房址的出入部位。每间房址置两圈柱沿,正中设有一至两个灶坑,有些灶底部铺垫一层石块。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陶器、石器一般放在室内周围。每间房址都出土了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也有陶器和玉器。石器采用打制、磨制、琢制等办法制成,以打制为主。主要有石铲、石刀、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等。这些石器可按春耕、夏锄、秋收和冬加工的用途进行分类。几乎每问房址都发现了猪骨。这些出土文物充分说明:查海人已经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在聚落址中心部位、紧靠大房址的南侧,清理出一座大型龙形堆塑。它是在从遗址中央穿过的基岩脉上,采用大小基本均等的石块堆塑而成的。龙头、龙身石块堆摆厚密,尾部比较松散。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给人一种巨龙腾飞之感。龙头朝西南,龙尾朝东北,全长19.7米,宽1.8—2米,方向为215度,基本与房址建筑方向一致。在龙形堆塑南侧发现了墓地和祭坑,现已清理出墓葬10座、祭坑3个”在聚落址的外围东部清理出一段壕沟,可能是聚落外围壕沟的一部分。显然,龙形堆塑和壕沟都是聚落的保护设施,对聚落居民起看护卫作用。龙作为聚落居民的保护神,这一文化含义十分明显。
在整个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房屋都是极其简陋的。查海文化尚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查海人的遗物中至今尚末发现砖头、瓦片。他们的房屋都是半地穴式,直接劈凿于花岗岩风化壳层内。这种房屋本身是大法起到阻止毒虫侵入的作用的,更何况毒虫都是活的生命体,每一种毒虫都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往的,只有那些具有杀虫、灭菌作用的东西才能组挡它们,蜃炭和柴灰恰好具有这种作用。因此,那个时代汉族先民普遍在房民周围撤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从遗留至今的龙抬头节期间汉族各地撤灰除虫的习俗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从其他民族的有关民俗材料也可以推测到这一点。泼灰节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立夏节。每年农历立夏日举行,节期一天。纳西族入发现蛇怕灶灰,便在每年立夏之时往屋内撒灰,以防蛇和其它毒虫伤人,相沿成俗。云南大理等地白族也有立夏节,每年农历四月立夏日举行。立夏这天,村民们在自家门前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杨柳,住房屋墙脚撤灶灰,以便驱赶毒鸟、消灾避祸,免得夏天遭受毒虫叮咬。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民族和地区,撤灰陈虫是一种普遍习俗。
因此,我们说,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是由在房屋前面(或者房屋周围)撒灰除虫习俗演变而来的。
一般说来,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只能是已经过上定居的农业生活的人们的习俗。那些过看游牧生活的人们是不会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的。游牧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白天骑在马背上,晚上住在帐篷里,帐篷是随时都可以拆迁的,他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以渔猎生活为主的人们也是不会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的。他们经常出入于深山名林、江河湖泊,跟各种毒虫打交迫的机会比较多,对于毒虫的习性比较了解,他们深知毒虫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掌握了对付各种毒虫的实际本领。由于常年从事户外活动,流动件大,他们可能在自己身上刻划龙蛇形状(古代越人就是如此),以求避邪御凶,却不会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那些过上了定居的农业生活的人们一般都拥有自己的房屋,除了农忙季节白天必须在田问劳作之外。其余询问一般呆在家里,从事室内劳动,如饲养家畜、加工谷物等。他们希望生活稳定,安后乐业。他们的房屋是绝对不会轻易拆迁的。墓葬区就在居住区附近。对鬼魂和死亡的恐惧,对毒虫骚扰的厌恶和惊恐,迫使人们积极寻找避邪御凶的办法。于是,人们便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试图用这种办法来吓唬、赶走毒虫和其它一切危害人类的东西,以便达到避邪御凶的目的。查海人就是这样。
总之,在房屋前面堆塑龙形的习俗的形成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有的地方能够产生崇龙习俗,有的地方不能产生崇龙习俗,其道理就在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