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金刚经》,佛经开启生意经

[复制链接] 4
回复
175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7 11: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企业如何不短命?创业必修《金刚经》

 

《金刚经》讲什么?

整部《金刚经》一共分为三十二品,每一品都有一个主题。这三十二品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前五品;它主要讲“理”,也就是说佛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大家在前五品就会很清楚,在商业道法中,这个部分就要指“创业的智慧”。

第二个层次是第六品到十六品;主要讲的是“由事成势”,这个部份则是教会一个小老板:如何把企业做到成熟稳定期。同时也可以运用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做人做事。

第三个层次是十七品到三十二品;主要是讲如何成就“由人致佛”,也就是说菩萨和佛是怎样成就的。而事实上,这个占有《金刚经》一多半篇幅的解说,蕴含了一个人从“小老板”到“企业家”褪变必须的所有智慧。


    创业,已成为时下人们实现自我价值、获取财富的第一选择。创业大军滚滚而来,逐鹿蓝海,有的还未等到创业初成,就已消弭在浩瀚的商海中;有的艰难奋斗,最终却只落得一个惨淡经营......根据国家统计的企业在成立一年、三年或五年以后的年审纪录显示,超过90%的企业注定逃脱不了短命的命运。

    为寻找答案、扭转命运,创业者们不惜重金购买成功读物、名人传记,如饥似渴地汲取前人成功的经验教训。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由于机遇、环境、条件的不同,成功的方法往往大相径庭。《金刚经》作为万法之宗的终极智慧,将所有成功法则收录其中,吸引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借鉴和研修,进而把佛家智慧纳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著名时装品牌“真维斯”的老板杨钊,将佛家精神化为企业伦理,将旭日集团打造成年营业额达50多亿港元,分公司遍及中国、美洲、欧洲,集服装、房产等业务于一身的多元化跨过集团。他说:“佛教的因果观教我学会了观察现实,帮我形成立体思维,引领我回到问题的根本,令我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做出准确而有效的决策。”



海尔集团作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以中国佛、儒、道文化精华为基础,吸纳德国文化中理性、严谨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结合日本企业的集体主义精神,融入美国文化张扬个性、追求个人价值的管理理念,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逾千亿、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的大规模跨国企业集团。



海航集团以“佛”为法,将佛家理论纳入企业管理与员工训条中,创造出“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文化理念,为创造世界级百年企业品牌而奋斗。当前,集团已发展成为以航空运输业为主体,产业覆盖航空运输、旅游服务、机场管理、物流、酒店管理、金融服务、地产、商贸零售、航空食品和其他相关产业。资产总值达1200元人民币,员工45000余人。


更多的创业者正在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1:23:45 | 只看该作者
 

《创业篇》

 

第一章:缘起

 

原文: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老师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品德修为,备受当世众人的敬仰和推崇。为了更好的推行善法、教化众人,舍卫国的王子“祁树”与当地富人“给孤独”联合冠名出资,在舍卫王城的郊区,修建了一座庄严雄伟的大学学堂,并诚邀释迦牟尼老师开课授教,一时间这里呈现出欢快、严谨的学习景象。这座大学便是著名于世的“祗树给孤独园”,从这里,走出了包括摩诃迦叶、须菩提在内的众多成功人士。

公元前994年间,释迦牟尼老师在祗树给孤独园开课讲学,吸引了超过一千二百多人前往修学。在当时那种信息闭塞、条件简陋的年代,能号召到如此多的学生并为他们开课讲学,释迦牟尼老师的水平可见一斑。

这部《金刚经》,便是由释迦牟尼老师的学生记录的,关于此次讲学中老师与其弟子须菩提之间的对话摘录。

 

 

一天,释迦牟尼老师讲授完上午的课程,便宣布下课午休,准备化缘吃午饭。因为在当时,释迦牟尼老师一天只吃一顿午饭,所以对化缘的过程显得尤为庄重,在整理好仪容衣着,端上化缘的钵盂后,便与众学生一同进入舍卫城化缘。后来,这种化缘乞食的方式,也成为了佛门弟子的传统,一直传承了下来。

悟性极高的学生在跟随释迦牟尼老师化缘的过程中便会明白,老师的课程并没有因为宣布下课而中断,恰恰相反,重要的课程才刚开始,那就是“言传”之后的“身教”。那么,释迦牟尼老师在他“化缘身教”的过程中,会向我们揭示怎样的商业智慧与法则呢?

进入舍卫城后,释迦牟尼老师以谦和的姿态,沿街挨家挨户地化缘。释迦牟尼老师化缘,并不会选择或挑剔,无论对方贫苦或富贵,释迦牟尼都不会嫌避,化到哪家是哪家,直到化够当天的分量,便回到学校用餐。吃完饭之后,释迦牟尼老师亲自把自己的衣服和碗都洗干净,脚也洗干净后,铺好坐垫开始打坐休息。

 

 

也许我们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么一个现实,现在社会当中有很多有钱人,其中大多数人,穷的时候是一个样,有钱之后便忘乎所以,而且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而释迦牟尼老师在他获得佛的学位之后,已经有一千二百多名学生了,但他并没有要人去帮他化缘,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亲自做自己份内应当做的事情。

什么叫平常心?这就是所谓的平常心,在释迦牟尼老师悟道成佛之后,有众多弟子追随他,也会有很多人愿意供养他,而他依然在做他平常该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很多人无论成功与否,都已经失去了平常心,因此这些人永远都不会有一千二百个人信任跟随,就是这个道理。

同时,为什么在释迦牟尼老师的身边,有这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去乞食化缘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既是为了成就他人的布施功德,让他人有机会给予,并获取福报。但我们周围也不乏带有这种心理的人:“我从来不求人,也不想被人求。”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愿意去成就他人的布施,但是释迦牟尼老师虽然成了佛,并且有许多个弟子,但是他依然愿意去成就他人的布施,既是成就他人的功德。这个程度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特别是有能力的人,更加难以做到。很多人在没有能力的时候却坚决不接受他人的帮助,这种人往往不会成功。对于这一点,《金刚经》一开篇便已经提到释迦牟尼老师是如何做的,只是我们更多的时候会感觉到我自己有钱了,或者已经有一点小成就了,就自骄自傲起来,开始用奢侈妆点自己的虚荣,满足自己的欲念,房子换了,车子买了,甚至对自己曾经相濡以沫的爱人都未能从一而终。更可怕的是,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人其实是很容易这样子,这也就是我们不能获得大成功、大圆满的重要的原因。

放低姿态去成就他人,不论你现在在哪个位置,你是否真正做到了呢?所以,在这一品,当我们了解到像释迦牟尼老师这样的大师,仍旧放低姿态、事事躬身时,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下,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或者是比较有名气、名望大的人,他们什么时候是最可爱的呢?就像我们喜欢的周总理,十分平易近人,对不对?所以,我们喜欢那些非常成功,但是很低调的人,那是为什么?其实你会发现,他们所做的,跟释迦牟尼老师言传身教的德行是一样的,真正做到了放低姿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1:24:1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终极之问

 

原文: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时,一位名叫须菩提的年长者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稳重地走到释迦牟尼老师跟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准备向释迦牟尼老师请教。

这位名叫须菩提的老者是谁呢?其实他也大有来头。他是释迦牟尼老师十大弟子之一,舍卫国人,非常年轻时便获得了“罗汉”学位,修为涵养十分出众。据说须菩提出生那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忧心,便很快请相师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说道:“这是一件大吉大利的事,你们家所生的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由此,须菩提也被号称为“解空第一”,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

这里还有一段关于须菩提化缘的趣闻:须菩提每次化缘都去有钱人家里,因为他同情穷人的贫困;而释迦牟尼老师的另一位弟子大迦叶却向穷人化缘,因大迦叶要给穷人积善的机会,后来,释迦牟尼老师知道后,斥责他们的心不均平,不合法规,从此,释迦牟尼老师的学生化缘不再择富挑贫。

 

 

我们常常说要心存敬爱之心、爱怜之心、恭敬之心,那么这时长老须菩提从起身到开口的整个过程,是不是都包含了他的身体语言和意思呢?无论身或意,都在体现对释迦牟尼老师尊敬。你会发现,当他这样做了之后,每个人心理会油然而生地感觉到这个老者对他的老师,无论是身体还是语意,都表达了无上的崇敬。而在现实的生活当中,说句良心话,中国人的传统教育已经失去了很久,所以我们很难再做到身、语、意合一了。

但是,在我身边就有一个无论做人、做事都快要到达这个境界的企业家,说实话我读到这一段时,就会想起这个人,我发现他与任何人交往,都能在身、语、意上让你感觉到他很尊重你、很重视你,所以他成功了,而且在当地是一个非常知名的企业家。而平凡如我者则常常会心存傲慢,有时在面对客户时,我们心里会怎么想?会不会有这种想法:“这个傻瓜买我的东西,我宰了他他都不知道。”而在面对比我们年轻的人时,只把他们当做是没有阅历的小毛孩。但是在遇见比我们年长的人时,心里却在想:“那个老家伙大势已去啦”。这些都是没有做到对对方身、语、意的尊重,当你面对客户或伙伴在表面上假装尊重他们时,其实对方是真正知道的。

因为我从现实生活中那些成功人士的身上看到,如果他们真的能做到身、语、意都很恭敬的时候,的确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因此他们非常成功。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像须菩提这样的话,是应该能够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所以当我们在跟别人交往的时候,不论是做生意,或者进行合作,我们是否能像长老须菩提这样,身、语、意都做到呢?

 

 

须菩提恭敬地说道:“希有!世尊!”。这里第一句话说到“希有”,那么“希有”是什么呢?“希有”是很少有的,是举世希有并值得赞美的。所以你会发现,这里首先是要学会赞美,开头的第一句话一定要赞美,特别是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

中国人大多非常内敛,不擅长赞美,而且很难真正发自内心的去赞美别人。然而一旦你发自内心的做一件事情,会不会立刻感觉到有所不一样呢?那么在被对方赞美之后你会不会有不适应或者不舒服呢?好像没有对不对,反而会发现我们内心其实蛮喜欢。所以你会发现,你与这句“希有”有多远,你离成功的距离也就有多远。因此,从现在开始,无论我们是否有求于人,开口一定要真诚的去赞美他人。

 

 

须菩提继续道:“举世稀有的老师,您要求众弟子要好好地守护住自己的心念,防止自己的心被邪念干扰,并须常常警示自己。老师啊,那么那些持续修行,不断修正自己行为的男人和女人们,如果他们要发这种无上正本正觉的心,至高无上平等觉悟之心,到底要怎么样来守住心念,怎么才能排除掉邪念的干扰,像您这样成功呢?”

须菩提的这个问题,似乎是为天下众生所问的,意在向释迦牟尼老师请教,如何发掘举世所有一切财富的源头。因为你会发现,财富由心而生、幸福由心而生、快乐由心而生,人际关系也依然如此。因此,如何守护好自己的心念,是如何守护永不枯竭的财富源头的根本。

 

 

什么是心念呢?也许你有这样一种经验,当你正驾驶一辆小汽车,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货车,你是不是会避开它行驶?而且你的脑袋里肯定会在一瞬间,浮现出它把你的车撞了,或者倒下来把你的车压在底下的事故画面。那么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就是我们的心念,根本不受控制,而且最主要的是这种不受控制的念想通常都是负面的,大家同意吗?

试想我们面临以下情形,比如说08年金融危机来了,或者员工没有好好工作了,同事之间有些不愉快了,那么我们再面对这些事或人,通常我们大脑里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或者持续出现最多的画面是什么?是不是金融危机我们蒙受了损失,员工又在偷懒,同事都是最坏的人……是不是出现了这些恶劣的念想,而且我们还会为自己的这些念想辩护,并美其名曰只要把最坏的事都想到了,就不怕最坏的结果到来。于是我们开始做好万全的准备,结果最坏的事偏偏也如期而至。

特别是广大的女同胞,之所以会感到家庭不幸福、谈恋爱不快乐,实话实说,这种状态或多或少与心念有关。比如你的男朋友,或老公,他回家晚了一点,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你有没发现胡思乱想便出来了,一般往好的方面想的很少。其实这不是我们的本意,而是源于我们在长期的实践成长中所积累的潜意识,也是由于我们没有办法管理好自己的心念所造成的。如果用现代科学来作解释,也可以称之为神经联想。

 

[小练习]

大家现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正在咬一颗酸柠檬……

伴随着想象的展开,你是否发现自己嘴里正在分泌唾液呢?

没错,但问题是,那颗酸柠檬在你的嘴里吗,你有没有发现你的世界截止到今天为止有没有出现酸柠檬,但是你的神经反馈已经让你口水直流了。

所以,当我们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心念,总是考虑过多问题的时候,你的负面反馈就已经出来了,并且你无法控制。当你的口水出来的时候,百分之百已经是生化反应了,而不是只停留在想的阶段。所以现实是怎么变成的,就是这样变成的。因为它已经成为你身体上正在发生的生化反应,在现实地改变你的身体结构,形成某种具体结果了。

 

 

因此须菩提作为一个有成就者,向释迦牟尼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也是所有的人都想解决的问题。《金刚经》之所以被称作经中圣典,就源于其所解决的正是我们想解决的终极问题。

那么,你想知道答案吗?

 

释迦牟尼老师回答说:“善哉,善哉,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让你们守护好自己心念,要防止邪念的干扰,那么你认真的听,我来告诉你……”

我们熟悉的“善哉,善哉”,大多都是从释迦牟尼老师许多代后的学生唐僧那里听来的,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口头禅,是唐僧在念叨。但这里要解释一下,“善哉,善哉”的意思,其实是作为一个老师,他说:“肯定的、肯定的,做为学生,你问的好、问的好”。你认为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很好呢?

那么这样的一个老板你觉得好不好?如果有员工向老板抱怨工资太低,老板们会说什么?但是换做释迦牟尼老师,也许他会说:“你这个问题问的好,那为什么会这样低呢?”此时这个员工可能会开始反省一下,是否他的能力不够,导致业绩不好工资低。这时释迦牟尼老师说:“那你该怎么办呢?”这个员工会怎么样呢,也许会更加的发奋图强,心态改变了,第二天开始便更加的勤奋。但是如果老板不说善哉,善哉,而说:“谁说的,其实你只值三百块,我都给我五百了。”那么这个员工会怎么样呢,也许会消极怠工或辞职吧。所以为什么我们没有一千二百多人的追随者呢?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肯定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所以要学会常说:“善哉,善哉”。

 

 

 

接着释迦牟尼老师开始回答了,这句话也是最重要的,因为他已经做了一个完整的回答。他说:“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的大智慧,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其实这个时候,作为长老的须菩提便已经领悟了。那什么叫“就这样、像这样”,形象的说就叫做“当下、这样”。

既然这一部分已经把整个问题都回答了,课已经授完了。也许你会问,既然课已经授完了,为什么还会有后来的对话呢?其实这是须菩提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因为如果我们不经过后面反复的学习,可能我们也找不到解开答案的过程。曾经释迦牟尼老师受大梵天王邀请,在灵鹫山上授课时,出了一道“拈花微笑”的禅问,众多学生中只有摩诃迦叶解开了其中的奥秘,不免给其他的学生留下了许多遗憾,相信当时须菩提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须菩提说:“是这样子的。我正在这样听着,世尊!请您再多说一些,我非常愿意听您讲下去。”

作为老师,只要他的学生在讲台下说:“老师你讲的太好了,我们很想继续听,请再给我们讲。”那么老师会是什么感觉呢,会不会愿意讲更多呢?于是我们就有幸学到后面的那么多品。在这以后章节中,它就会把当下这样的“如是”二字变成后面的整整三十品来慢慢说。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11:24:51 | 只看该作者
 

持续更新中…

该文在天涯论坛-管理前线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100/1/49476.shtml

5
发表于 2010-7-9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世间诸业,都是谋生、乐生的学问,佛亦不过如此。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