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人情味与企业文化

[复制链接] 2
回复
153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7-2 13:4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参加一老工友的葬礼,与朋友聊起此类事感慨颇多,普遍觉得现在企业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了,与我们“红旗”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相悖……。
  
  笔者在企业44年余,所见到及所参加的葬礼也颇多。尤其是近多年来,在企业“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来,人们不仅活着的时候差距大,而且去世之后的反差之大也让人瞠目。
  
  记得在1972年9月2日,两名参加工作一年的年轻女工意外死亡,全厂停产3天,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葬礼……。当时并没有什么企业文化建设,有的仅仅是毛主席的话“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以寄托我们的哀思……”。有的仅仅是人们纯朴善良友爱的心。有的仅仅是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那时,职工以厂为家爱厂如家,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不知怎么的人情味反而愈来愈淡了。按理企业文化如此重要,领导如此重视,宣传的如此深入,抓的如此好,应该是另一番景象。但事实是,每参加一次老工友的葬礼,就让人们心寒一次。他们为国防事业为企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站也没有能够得到企业应该给予的关怀或重视。
  
  最初,老工友去世如果是在农村安葬,企业连讣告也难得发一份,在同志们的“督促”下才有所改变。然而大大小小领导的亲属如果去世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凑份子与“被”凑份子的事自然不用说,动用公车专车马不停蹄的忙活更是不用安排,甚至有人不惜抛下工作而积极热情去服务,唱大戏摆酒席高朋满座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反差大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许多普通老工友去世,甚至许多曾经在企业担任过中层干部,为企业作出过积极贡献的退休老工友去世,他们的葬礼相比之下却是冰火两重天。除了亲朋好友的热心帮忙以外,几乎见不到领导们的身影,尤其是在追悼会上。领导们工作忙人们自然知道,问题是,追悼会一般也就是半个小时的事,按理也应该是工作分内的事,退而求其次,既就是应付企业文化建设的名,安排一半个领导光临一下也未尝不可,既不是办不到的事又会被亲属们感激涕零的千恩万谢,职工们看到也会觉得企业还有人情味。遗憾的是如此好事可就是办不到,让人难以理解。
  
  俗话讲“埋死人是给活人看呢!”,此话于公于私都不假。这样一次次的让职工心寒,就等于是在一次次的给职工上企业文化建设的课,只不过是负面的罢了。如此能够凝聚人心吗?如此企业文化能名副其实的建设好吗?在一片抱怨声中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愿望如何实现?答案不言自明。
  
  明摆的道理,领导们不懂吗?非也!看看他们在领导亲属的后事处理上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他们不但懂而且相当的精明。那么,说来说去还应该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这与关心职工的生活问题是一样的道理。一旦屁股的位置没有坐对,其他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对了。领导屁股坐不正,期盼他们改变还是相当难啊!何况价值观世界观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难怪有人说还是要当领导他爹,活着死了都风光什么都不用愁。虽然不失为一个直截了当的办法,可是领导只有一个爹啊?像中央领导那样给人民当儿子的在现实中到哪里去找啊!我们期盼着能有这样的领导,或者至少能有些许改进也好,但愿不是痴人说梦。
  
  

沙发
发表于 2010-7-2 15:17: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惊讶。也有共鸣。什么时候当官的能摒弃掉官本位,那才真正具备人本思想。
板凳
发表于 2010-7-8 19:16:08 | 只看该作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改变这种现状,没有三五代人的努力基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骨子里就流淌着等级观念的基因,这是中国文化本身的缺陷,不是发几个文,领导以身作则就可以改变的,而改变最需要的是从教育体系入手,不仅仅是院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只有提高全民素质,才能提高全民理性的思考水平,从而在与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博弈中形成良性互动,否则,中国不是像今天的专制就是像以前的动乱,与其如此,不如保持现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8 19:20:39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