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tsstsy123 - 

[原创]关于疯狂下载的看法

[复制链接] 17
回复
249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
发表于 2010-3-8 13:54:21 | 只看该作者

同感

12
发表于 2010-3-8 22:00:24 | 只看该作者
下载的初衷还是想去看的
13
发表于 2010-3-10 17:18:30 | 只看该作者
时刻准备着
14
发表于 2010-3-11 08:27:41 | 只看该作者

借用   说的很好!也许他存的99%的资料最后都没用到,但就那1%的东西用上了,就获得了成功!更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哪些是那获得成功的1%,所以才会大量存储,为的是不漏掉那重要的1%。

15
发表于 2010-3-11 09:54:11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很好  我能认识到  但是 真能做到也难啊
16
发表于 2010-3-11 11:40:31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是的    同感

17
发表于 2010-3-14 10:30:2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为引用:
李敖说他看书只“跳看”一遍,“所谓跳看,是每页的重点让它跳出来给你看,而不是逐字逐句的死读,也不是所谓连读。连读的方法我看像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是骗人的。”

 

  这个方法可以加强读书效率,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我觉得“跳看”必须有两个基础:一是对相关问题已具备相当认识,才能有拨云见月之功,轻易找出重点;二是带有目的地去读,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寻索重点。“跳看”只适用于查阅资料,不能用在文学欣赏。试想“孔雀东南飞”,如果不跟着“五里一徘 徊”,怎能理解个中淋漓反复的曲折情节,怎能品味诗中主角死后合葬,有情人“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的缠绵哀痛?

 

  李敖读书方法的第二个重点是眼到手到,“重点部分立即用色笔勾出,剪刀剪下或刀片割下。随看随动手,再把‘分尸’下来的分类处理。这样一来,这 本书,就跑不掉了。它永远为你所用,并且拈之则来,不易忘记。”这确实是好办法,尤其对年事稍长者。年纪有了,记忆不好,过目即忘,读了等于没读。若能眼 到手到,在书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眉批,作些简单笔记,必有助于记忆。其实慢读比泛泛而读有效。

 

  第三个重点是同步通读,同个主题串起来读。他说在跳读过程中,对重点有兴趣,会找来其他相关的书同步钻研。“这时候,不是每次只看一本书了,而 是触类旁通,互相印证与补充。这样子折腾下来,书才真正为我所用。”这个层次的读书已经不是单纯读书,而是在做研究了。不过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加强读书的深度与兴趣。

 

  做事讲求方法是对的,识得窍门,事半功倍。李敖的读书方法积极进取,我们不妨称之为“有所为而读”。


  可是,海阔天空,瞬息永恒,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一端,以为读书非如此不可,破坏了兴趣反而不好。为怡情遣兴,读书也不妨随兴之所至,飘到哪里就落 在哪里。喜欢时随手拈来,倦了掩卷寻梦而去;能记得最好,忘掉也算了;重读时幽默处可再莞尔一笑,悲戚处再扼腕叹息吧!这样“无所为而读”,也不失为方法 之一,诸位以为然否?(文涛)

——————————————————————————————————————————

我觉得李敖的办法很好,大家可以借鉴下。

18
发表于 2010-5-23 21:09:18 | 只看该作者
疯狂的下载,说明资料很齐全。很不错哦!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