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周易》与挫折理论fficeffice" />
《系辞传·下》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意思是说,小人(这里的小人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缺乏道德的坏人,而是指小人物)不蒙受耻辱就不懂得仁爱,不有所畏惧就不会遵从道义,不见到利益就不会努力,不受到威慑就不知惩戒,给予小的惩罚而知道大的戒备,这可以说是小人的福气。爻辞是在告诉我们,人生中多经历一些挫折或磨难,对于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周文王姓姬名昌,于公元前1148年出生于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内),他与五帝之首的黄帝同姓,是黄帝的后代。公元前1064年商朝天子帝乙去世,帝辛即位,他就是声名狼藉的商纣王。此时的姬昌已七十有余,在商朝已有很高的威望,他与鄂候、九侯并称为三公。商纣王贪图酒色,性情极为专横残暴,他听说九侯的女儿长得漂亮,便强娶而来,但九侯之女不喜欢纣王的荒淫,纣王便在盛怒之下将她杀死,还把她的父亲九侯剁成了肉酱。鄂候听说此事后对纣王提出了批评,纣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其杀死。姬昌听说这些事情后不由叹了口气,并由此引祸而囚禁羑里。姬昌在狱中便开始研究祖上传下来八卦。他感到无论是天象还是地理以及社会组织形态,都跟伏羲所创先天八卦的时代有所不同了。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即便是纣王杀了他的儿子伯邑考,并把伯邑考的肉做成肉羹给他吃,周文王仍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将这些挫折深埋于心,继续潜心苦研八卦,终于创造了一种新的八卦理论,一种适合于当时社会制度的理论——后天八卦理论。
挫折不可避免,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处理得好往往会成为人们走向新天地,进入新境界的起点,是人生的一种特殊财富。
湖畔有两棵树,一棵粗如熊腰,一棵细若手臂。给湖底清淤泥时,它们被锯掉了。人马离去,岸上就多了两根树桩。一天,来了一个花木工人,要挖掉它们重新植树。这时一个散步的老人走过来,说,大的不敢保证,小的一定会活。花木工人看了看树桩,没有动,收起工具走了。一年过去了,小树桩上的嫩芽长成手指粗的枝条,大树桩上的嫩芽长成了一丛灌木。花木工人很希望大树桩上的嫩芽也长出粗壮的技条来,他砍去多余的枝条,留下最有希望的一枝,可是,一点都没有用。三年后,这根抽过多次芽的大树桩在最后一根枝条枯萎后,悄无声息地死了。有一天,散步的老人又来这儿,园林工人遇见了他,很想解开心中的迷惑。老人说,树和人一样,凡是早年受过挫折的人都幸运的,他们还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可以鼓起勇气来不忧不惧地学一门东西,最后成为有用之材。到了四五十岁才灾祸临头,就真正可怜了,他已没有从头做起的时间和精力。
挫折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提出的。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挫折理论主要揭示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而导致的行为表现,力求采取措施将消极性行为转化为积极性、建设性行为。
引起挫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主要是个人因素,如身体素质不佳、个人能力有限、认识事物有偏差、性格缺陷、个人动机冲突等;客观原因主要是社会因素,如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引起的冲突、人际关系不协调、工作条件不良、工作安排不当等。人是否受到挫折与许多随机因素有关,也因人而异。归根结底,挫折的形成是由于人的认知与外界刺激因素相互作用失调所致。
对于同样的挫折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引起某一个人挫折的情境,不一定是引起其他人挫折的情境。挫折的感受因人而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所谓挫折容忍力,是指人受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就是经得起挫折的能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对不同的挫折,其容忍力也不相同,如有的人能容忍生活上的挫折,却不能容忍工作中的挫折,有的人则恰恰相反。挫折容忍力与人的生理、社会经验、抱负水准、对目标的期望以及个性特征等有关。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职工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不良情绪状态及相伴随的消极性行为,不仅对职工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甚至易于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该重视管理中职工的挫折问题,采取措施防止挫折心理给职工本人和企业安全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帮助职工用积极的行为适应挫折,如合理调整无法实现的行动目标;
2、改变受挫折职工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估价,以减轻挫折感;
3、通过培训提高职工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加个人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减少挫折的主观因素;
4、改变或消除易于引起职工挫折的工作环境,如改进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实行民主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岗位、改善劳动条件等,以减少挫折的客观因素;
5、开展心理保健和咨询,消除或减弱挫折心理压力。
《象辞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天体运行刚健而永不停息,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大地柔顺而滋养万物,君子应当效法地道,以深厚的道德负载万物。我们就是要效法天地之道,以一颗平常、乐观的心,理性地来面对着生活中的挫折。
“玉不琢不成器”,“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无伟男”------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是挫折教会了我们勇敢,是挫折鼓舞了我们重新站起的勇气,是挫折给予了我们奋起的动力。所以,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有时就需要对员工采取必要的挫折管理,以增强其抗挫折能力,从而为企业的大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本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