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大脑飞速旋转,忽然对气质这两个字又有新的认识,感觉心中有尽多言语要通过键盘来表达,遂穿衣起床,写下自己的感悟。初稿言语幼稚,日后再度修改。
【正文】
气质的官方解释是这样的: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我认为,就职场而言:
气质,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汇贯通所外在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气质最主要的特点是由内而外,气质的培养是最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平时不断的自我提升。
气质就表现而言,基本为气度、风度,以及这个人的个性特征。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个人很有气质”所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人很有风度,气宇不凡,气宇轩昂等等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
培根在几百年前冷静的说:知识就是力量。
史璞教授在财院再次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理论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有用,管理存在于生活之中。
综合众位导师给我的教导,就人生道路而言,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发现问题在于责任感,分析问题靠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解决问题在于逻辑思路,执行决策在于关键点的把握的精准。
在今后我们面临的职场生涯中,大家都会面临着晋升的问题。那么,就人力资源理论分析而言,选贤任能讲究人职匹配,评论绩效讲究人事相宜。很多人埋头苦干了一辈子就技术而言已经达到了一种至高水平,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技术工人,最高是一个工程师。这不能说这个人有忍耐力,只能说此人不懂得人生处世之道的艺术魅力的真谛,亦不懂展示自我的艺术。
就个人奋斗而言,我的座右铭是:欲达成何种目标,首先具备相应水准。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要给领导摆问题》。我们学生在刚毕业的时候很多会发现企业里并不是按照正常的组织标准来运转的,甚至很多是有悖常规的,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跟领导说:张经理,我们的绩效考核的标准不客观啊;我们的薪酬制度不合理啊;我们的晋升制度有待提高啊,我们的客户定位不准确啊,我们的目标市场选择错误啊等等等等的一切问题。通常在这个时候,领导会迅速反问:你说该如何解决?所以,当我们心中不能有一套对企业切实可行的完备方案的时候,切忌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领导毕竟是领导,他坐那个位置一定有他坐那个位置的道理(哲学上不说存在即合理吗),他肯定比任何人都切肤之痛的感受到以上的各个问题,但是就是苦于无解决方案。
发现问题在于责任感,分析问题靠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解决问题在于逻辑思路,执行决策在于关键点的把握的精准。
一、发现问题在于责任感。
企业家们都在强调人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而我们现在却在一步步的丢弃这些做人做事最宝贵的东西。……
举一个我很有印象的上课的例子,在我的日志中有说过,史璞教授在一次课堂上问我们:
他说:为什么很多人很有能力却做不成事?你们知道原因吗?
我们说不知道。
他说:咱们原来的院长徐兴恩个人能力强不强?(注,财院人都知道,原财经学院党委书记,一把手,因贪污被判刑)
大家都说强。
他说:他做成事了吗?同学们,你们不要认为管理是必须在你拥有那个职位的以后才去锻炼的,也不要认为只有在工作中你才能去锻炼你的能力,管理是存在与生活之中的。人之所做不成事以及企业存在病因,都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做了不该做的事;
二是该做的事没有做好。
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你的责任感之上的,是基于你的价值观之上的。所以,成功的原因不是你拥有某个方面的能力或是你有多广的人脉关系,而是你的责任感和价值观。 还有,刚才谈到的工作以后再去锻炼做一个经理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是这样的吗?我告诉你们,管理是存在与普通生活之中的,你平时做任何事,都是能够用管理学的知识去做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有用。
按照我前面的思维来推断,欲达成何种目标,首先应该具备该职位应该具备的水准。气质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在某种问题上变现的很自信,一个人的自信是在他对某种事物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的,而充分认知又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发展规律,形成原因,以及解决方法都了若指掌的基础之上的,如果缺少对事物的充分认知,那么就不是自信,是自负。自信和自负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熟知事物的规律。
接前言,如果此人熟知事物规律,那么一定表现出一定的自信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则是公司上下所有人均能感觉到的,正是因为他对事物的充分认知,所以,在晋升的机会上,此人就是最大的。
所以,综合本块内容,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应该对某个领域有充分的认知。
二、分析问题靠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
市场调研人员通常会出现的矛盾之一就是同样的数据,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两个经理根据同样的数据会得出不同的决策,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决策。此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知识结构体系的不完善所致。
在我们大学所学,政治,语文,思想道德修养,国学之类则是形而上的世界观;管理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等等的学科,均为形而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高等数学,微积分,概率,以及逻辑学等等则是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商务礼仪等则是一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学习了十数年的语文以及写作则是在在解决问题时候能够阐述自己思想的一种表达工具。
而我们今后面临的社会,则是对以上各种学科的融会贯通之后的应用。
而融会贯通的程度则被我们通称为一个人的能力。
三、解决问题在于逻辑思路。
任何问题解决的结果均为思维和解决方法所致。
我们学习的管理学体系中的各种分析工具,均为方法,思路。以营销为例,营销人员所必知的营销8P。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具体如何操作我不再多讲,这个社会,营销精英太多,诚惶诚恐,不敢妄言……
四、执行决策在于关键点把握的精准。
有了责任感我们能够发现问题,有了完备的知识结构能够分析问题,有了缜密的逻辑思维我们能够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位不知道叫什么的企业说:企业关键在于执行。营销中也有这么个523原则。一个产品的销售,50%靠产品,20%靠策划,30%靠执行。说的也是这么个道理。
中国教育体系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很大。东方文化的思维每个人都很会谈战略,中国人学孙子兵法、看三国演义,对战术说得头头是道,每个人都非常擅长讲。我们平时会听到每个企业领导者,不管是从本土、海外出来的,讲起战略,讲起企业的发展思路是非常清楚的,我想跟总统治理国家的思路差不多,都非常清楚你三个月再去访问他们,或半年后再看这些企业,会发现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还在讲故事。(本段来自互联网上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兼中国投资银行主管王仲何的,借用一下,并无抄袭之意,望王经理见谅)
(就跟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一样分析的头头是道,操作起来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本文旨在和诸位同龄人分享个人思想收获,别无他意)。
完
【后记】
吾自高一开始对经济管理感兴趣,有幸进入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大学之大,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吾多年来一直探索成功学之道,立志做一个实干家而不是理论界的精英。中国人讲究用事实说话。在踏入职场的之前,我们要对今后的生活有所预测,有所准备,否则,在对未来盲目的情况下我们只会的为现实中的挫折所累而逐渐放弃我们的理想。
昨天,我们见过我们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意味着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而开始了我们新的职场生活,每个人在毕业的时候都会对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我们更多的朋友还没有为踏入社会而做好准备,人们常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姜子牙七旬方被周文王拜为丞相,很多时候我在揣摩姜子牙的心境,如果我是他,学识渊博,精通谋略,饱读诗书,身怀绝技而不受重用,我能忍受到70岁还不放弃我的理想吗?
所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我们时刻在为理想而准备,为抱负而努力,又何必在乎机会在何时到来,上帝之手何时向你伸出呢?
谨以此文献给没有找到工作而迷茫的同学,献给广大有理想而没有实现的同学,献给每个胸有报国之志而不受重用的先人们。
既然选择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 Lacon作于河南财经学院 2008年12月0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