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电视辩论:从王牌到鸡肋?

[复制链接] 0
回复
91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30 15: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大选中的电视辩论,已经从“勇敢者的游戏”,变成某种程度上“可操作的游戏”。
  
  电视辩论:从王牌到鸡肋?
  
  9月的美国大选很热闹,两党都定下了自己的副总统人选,而两位副总统候选人也不负众望,无论是“政治超女”佩琳,还是“老油条”拜登,都成了公众瞩目的焦点,推动了选举的微妙变化。
  
  而到10月份,美国大选就进入了至关重要的电视辩论阶段,从2号开始,麦凯恩和奥巴马亲自上电视吆喝,兜售政治主张,展现个人风采。
  
  不过,就电视辩论而言,今天的辩论和50年前相比,虽然还是“至关重要”,却不免有些“鸡肋”的味道。
  
  点石成金的电视辩论
  
  1960年大选的时候,两党候选人分别是肯尼迪和尼克松。电视辩论之前的民调显示,尼克松和肯尼迪的电视辩论赛中,两人势均力敌,不过,尼克松的支持率还是要高于肯尼迪4个点。
  
  肯尼迪当时最大的缺点是太年轻,和中国人一样,美国人恐怕也担心“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问题。不过,肯尼迪年轻也有优势,那就是外貌英俊,风度翩翩。尼克松和他相比,就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他是政坛老手,但却避免不了年纪带来的老迈形态。更要命的是,尼克松当时的健康状况并不好。
  
  9月25日,美国历史上第一场总统竞选的电视辩论开始。在电视中,观众看到了肯尼迪健康的肤色,以及充满朝气的脸孔。而尼克松则是一脸的憔悴,还有一脸的严肃。辩论之前,肯尼迪甚至特意把自己的皮肤晒成了棕色,而尼克松刚刚经历一场车祸。《肯尼迪传》的作者达莱克记录了这次辩论的场景:
  
  “在镜头面前,尼克松表现出有点无精打采,他脸上的‘懒汉剃须’粉被汗水冲出隐隐约约的沟痕,他的两眼夸大了黑色的深邃,他的嘴部,下巴和面孔因为紧张而下垂。(‘我的上帝!’戴利市长说道,‘他还没死他们就给他做了防腐处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肯尼迪身体状况尽管比尼克松差,却表现出一副健康魁梧的模样。”
  
  “肯尼迪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打算应对国家最大问题的领导人,尼克松给选民的感觉是试图在一个政敌面前占上风。尼克松的竞选伙伴洛齐在辩论结束后说,‘那个狗娘养的刚刚输掉了大选’。”
  
  最终,观众接受了肯尼迪,他以最微弱的优势击败了尼克松。
  
  尼克松输在了对电视的轻视,当时美国电视普及率已经在80以上,电视已经成为影响民众观点的重要手段,但尼克松根本没有重视。
  
  这次电视辩论不仅仅推出了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还把电视辩论带入了美国大选,此后更是成为竞选的标准程序。
  
  电视辩论让一个观念深入人心,那就是说,总统,甚至一切政府工作人员,都是可以怀疑和挑战的。
  
  变形的辩论
  
  大选后,肯尼迪说:“不是别的,而是电视扭转了大选的势头。”电视成为候选人难以绕过去的一个坎,有的人害怕,而有的人则期待着电视辩论。
  
  四年后,也就是1964年,选战再一次打响。不过,电视辩论没有继续下去,因为候选人约翰逊不愿意参加电视辩论。约翰逊当时是在任总统,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他作为副总统继承了总统的位置。
  
  约翰逊事后可能会为自己拒绝参加电视辩论的决定沾沾自喜,他意识到自己此前在民调中占主动地位,也意识到电视辩论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所以,采取了保守的方式。
  
  1968年的竞选同样是“胆小鬼”主宰的时代。这次竞选中,尼克松重新披挂上阵,不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尽管对手汉福利公开挑衅,甚至侮辱他为胆小鬼,尼克松就是装聋作哑。最终,尼克松竞选成功。
  
  “胆小鬼”战略继续延续了几年,到1976年的时候,以副总统身份继承尼克松的福特一开始不敢和卡特论辩,最终让他站上讲台的原因,是因为在民调中落后了卡特20多点,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当然,福特没能实现肯尼迪一样的大逆转,可能是20点的差距太大了。
  
  里根扭转了“胆小”的风潮,他和肯尼迪一样是传媒明星,非常倚重电视辩论的作用。1980年,里根和在任总统卡特相遇,里根当过体育播音员和好莱坞演员,善于辞令,所以,很快赢得选民的青睐,他轻松的话语更是给人深刻印象,比如当卡特再次指责里根计划削减老年保健医疗基金时,里根说了一句,“你又来这一套了”,一时间成为流行语。
  
  电视辩论作用得到了重视,候选人也不能再回避,而是刻苦训练“压迫式连串提问”等方法,勇敢面对。不过,辩论的本质也在发生变化。
  
  最早的电视辩论是电视公司组织和安排的,但从1976年开始,电视辩论改由美国妇女选民联盟操办。经过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妇女更多地参与到竞选中来,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重要力量,所以,当妇女联盟组织辩论的时候,候选人都不能不参加,辩论正式成为竞选程序。
  
  从1988年,又发生了转变,总统选举辩论委员会出现。这个委员会号称公正、中立,但背后的力量基本上还是美国的两大党。从此,电视辩论发生了改变,两党在辩论规则、辩论程序方面斗争不休,而辩论本身,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辩论,已成鸡肋
  
  2004年,布什和克里进行电视辩论,当然,这次辩论的强弱力量对比很明显,克里是律师出身,能言善辩,而布什,就明显地不善言辞。
  
  当然,他父亲老布什就吃过大亏,在1992年与克林顿的电视辩论中,老布什犯了一个大忌:观众可以从电视画面中看到他不时地看手表,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最终,他输了电视辩论。
  
  幸运的是,到小布什的时候,电视辩论已经不是那么可怕,甚至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了。也就是说,谁要想用电视辩论咸鱼翻身,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再弱的对手也可以采用一些“小动作”抹平对手的优势。
  
  当小布什开始第一场辩论的时候,细心的美国电视观众就发现在布什的西装后背部位,出现了一个凸起的小包。人们纷纷推测,这里面肯定是一个电子信号接收器,而耳朵里也一定有一个微型耳机。当然,克里的团队也发现了这一“秘密”,所以在第二场一开始,克里就借故拍了拍布什的后背。当然,没有什么发现。最终,据说是西装设计师的问题。
  
  如果布什采用这种低级的“作弊”,那肯定不是美国大选中智囊团的水平。事实上,布什确实“作弊”,不然肯定会死得很难看。不过,他采用了修改规则的办法。
  
  美国大选的电视辩论是有严格的规矩的,从摄像机的位置、分配给候选人的讲话时间等等,据称,布什和克里的辩论就有洋洋洒洒30页的“规矩”。当然,当时在总统选举辩论委员会中,共和党占优势,所以规则都有利于布什。
  
  首先,如果接到提问后,应该在30秒之内回答完,这就是希望限制克里的长篇大论,如果不停地受到喇叭提醒到时间了,相信也会给克里带来困扰。其次,双方不能下讲台,不能找出观众对政策现身说法。这都可以有效避免克里的“即兴”发挥。第三,把讲台的高度降低,当然,原因还是布什不够高。
  
  即使是这样,布什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有人评价,“他无非是把45分钟长的句子拉长为90分钟,翻来覆去地说”。不过,赢得总统的,还是布什。
  
  随着选举委员会的干预越来越深入,大选辩论也变得越来越机械。到这个时候,大选的辩论已经能够被两党所操控,如果候选人把基本问题被个滚瓜烂熟的话,基本上也能化险为夷。
  
  大选的辩论环节,似乎已经沦为“鸡肋”。
  
  而这个十月,我们会见证奥巴马和麦凯恩是如何啃这块“鸡肋”的。
  
  抽文:
  
  不喜欢电视辩论的,除了布什,还有普京。他曾拒绝与对手辩论。他说:“我熟知我的对手的每一句话,早就知道他会说什么。当然,你可以在电视上耍把戏,例如唱个歌跳个舞什么的。但是,我们的人民有鉴别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谎言。”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