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雷曼兄弟158岁被清算

[复制链接] 1
回复
6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28 21:2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华尔街弃儿
  
  雷曼兄弟158岁被清算
  
  6130亿美元的债务使雷曼兄弟破产案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申请案例。
  
  文|本刊记者罗影戴璐   出处|英才杂志10月刊
  
  这大概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焦躁的一个周末了。
  
  “9.11”七周年纪念日后的第三天,美国财长保尔森、证交会主席考克斯以及来自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公司的高层云集联邦储备银行总部。这是美国金融界的大佬们连续第三天碰头了。会议的议程只有一个:设法拯救已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
  
  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9月14日传出消息,由于美国政府拒绝为潜在的收购者提供资金担保,雷曼兄弟的竞购者们相继退出。
  
  随后,美国银行以闪电般的速度与美林证券达成收购协议。美林同意全部以换股方式将公司以500亿美元出让给美国银行。消息公布后,前者股价上涨了0.1%,而后者则暴跌21.3%。
  
  虽然被收购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但雷曼兄弟连这样的运气都没有。随着美国银行这最后一个潜在买家的“移情别恋”,雷曼兄弟被送上了破产清算之路。
  
  9月14日(周日)下午,华尔街罕见地开放了一个紧急交易时段,允许各金融机构处理与雷曼兄弟的合约--如果雷曼兄弟并未在周日23时59分前申请破产保护,这些交易就将作废。于是,周末的华尔街陷入一场狂奔,各大投行的交易员们纷纷冲回办公室,狂打电话解除与雷曼兄弟未结清的合约。
  
  9月15日,雷曼兄弟正式宣告破产。虽然破产公告中声称:破产的仅是母公司,雷曼兄弟旗下的经纪业务和投资银行部门,包括业绩较好的纽伯格·伯曼公司都将继续营业,但这次破产还是“创造了历史”,6130亿美元的债务使此案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申请案例。
  
  华尔街上的裸泳者
  
  贝尔斯登、美林和AIG的裸泳虽然丢人,但他们毕竟上了岸,雷曼兄弟却倒霉地溺死了。

  
  股神巴菲特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台(CNBC)采访时说:“我曾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好了,现在我们看到华尔街简直成了各式各样裸泳者的海滩。”
  
  贝尔斯登、美林和AIG的裸泳虽然丢人,但他们毕竟上了岸,雷曼兄弟却倒霉地溺死了。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雷曼兄弟每况愈下。先是爆出28亿美元亏损,第三季度亏损又扩大到39亿美元。
  
  8月底,雷曼兄弟开始积极筹划出售其资产管理公司--近来表现还不错的纽伯格·伯曼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而这些待出售的资产被贝尔斯登研究机构估值为70亿美元,更有一些乐观分析师将其估值达到130亿美元。
  
  9月13日,两家私募股权企业--贝恩资本和克雷登就雷曼兄弟旗下的纽伯格·伯曼、私募股权基金以及一家证券企业给出了报价,大约在50亿美元左右--一位不愿提供姓名的知情者对彭博社透露。而另一个潜在的大买家KKR仍然在估算合适的价格。
  
  如此报价显然距离分析师此前的预计较远,也很难成为雷曼兄弟自救计划的强有力支撑。
  
  公司上下一片颓废之气,人心惶惶,公司附近酒吧的侍者对媒体说:“每个交易员都喝得很多”。
  
  雷曼兄弟的CEO理查德·福尔德刚刚度过了他的62岁生日,自1994年起他就在这个位置上,是华尔街在任时间最长的CEO。
  
  雷曼兄弟公司历史上曾至少四次处于倒闭边缘,分别是:1929年,股市崩盘;1973年,该公司投注利率损失670万美元;1984年,内部意见分歧导致被美国运通并购;1994年,刚从运通独立出来的雷曼兄弟面临资金短缺。在这些时刻,福尔德都挺过去了。
  
  华尔街有一个说法,称福尔德所带领的雷曼兄弟就像一条有着9条命的猫。可如今,这个传说只能成为一个传奇的回忆了,雷曼兄弟终于成为了历史。
  
  不过,雷曼兄弟的破产保护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坏消息。在距离美联储不远的各家投行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中,银行家们可能已经在筹划着如何廉价竞购雷曼兄弟的清算资产了。
  
  9月14日,一位美股交易员称:“我们并不担心,雷曼兄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做空机会,下周,我们打算用(与操作雷曼兄弟)同样的方法操作AIG。”
  
  可惜,这位交易员的愿望没有实现,美联储及时出手了。9月16日,美联储宣布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
  
  为什么是雷曼兄弟?
  
  虽然在贝尔斯登倒闭后,美联储决定可以向投资银行提供特殊紧急贷款,但这还是救不了雷曼兄弟。

  
  与房利美、房地美相似,AIG的获救得益于自身规模。
  
  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摩根斯坦利前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分析美联储的取舍:“AIG太大了,它要是倒下,整个美国经济都得垮,而雷曼兄弟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美国政府不能保住每一个金融机构,它现在要杀鸡儆猴。雷曼兄弟看起来像只鸡,而AIG不但是猴子,还是只大猴子,杀谁保谁很明显。”
  
  被拿来与雷曼兄弟比较最多的是贝尔斯登。原因很简单,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资产结构很相似,他俩的资产负债率是华尔街最高的。
  
  显然,雷曼兄弟比贝尔斯登的运气更差。虽然在贝尔斯登倒闭后,美联储决定可以向投资银行提供特殊紧急贷款,但这还是救不了雷曼兄弟。谢国忠说:“雷曼兄弟6130亿的债务太大,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产来给美联储做抵押,况且本来可以做抵押的资产都在贬值。而贝尔斯登出事的时候,资产贬值还没有这么厉害。”
  
  此外,贝尔斯登的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市场措手不及,如果美联储不出手相救,很有可能将整个华尔街拖下水。而对于雷曼兄弟的破产,“市场已经早有准备,华尔街的其他机构有足够的时间来与它划清界线,市场可以承受了。”
  
  与美国银行的“新恋人”美林证券相比,雷曼兄弟也显得逊色。“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相似,主要做按揭生意,并不能算一个完整的投行,生意做得比较偏,而美林要好得多”,谢国忠说。
  
  另一方面,与10年前华尔街公司集体救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时的形势不一样,现在各家银行的情况都远远比不上那时候。可能的收购者也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出手:高盛与雷曼兄弟的业务有太多重合,因此收购对它没什么意义,况且,高盛自己也有数十亿美元砸在了这一问题债券领域;摩根大通仍然在消化贝尔斯登,而花旗集团自己的财务状况也是一团糟。
  
  作为一家以债券操作见长的金融企业,雷曼兄弟并非一无是处。“就算这家企业的问题资产以较大的折扣出售或剥离,它仍然是值得美国大型金融机构考虑收购的对象,毕竟它还有着一些好东西”,波士顿的高级投资组合经理比曼斯说。
  
  看来,就算是陷于破产,公司那些优良资产仍有机会另觅高枝。而那些当年采取激进投资策略的次级债及其衍生品,最终将被送进“垃圾箱”。
  
  后华尔街时代
  
  现代华尔街已经灭亡,现在是该回去工作--实实在在做工程的时候了。
  
  “裸泳者”相继浮出水面,导致美股暴跌。虽然美联储在9月14日联合美国十大银行成立700亿美元平准基金,用来为存在破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但次日周一,道指仍然创出了“9.11”事件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4.42%。
  
  对于华尔街五大投行中幸存下来的两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谢国忠评论:“他们的资产质量还可以,但最终是不是能够独立生存也是一个问题。这样资本集中型的独立投行,没有大的商业银行在背后支持,只要市场对其信心出现问题、资本供应一断,就完蛋了。现在有传言说,高盛想要自己买一个商业银行;而摩根斯坦利,市值没那么大,基本没什么机会了,被别人买的可能性还更大些。”
  
  谢国忠的话音刚落,果然就传来了“摩根斯坦利与数家银行接触寻求并购”的消息。摩根斯坦利称,由于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将“被迫寻找一个可以合并的伙伴,可能选择一家资金雄厚的银行”。
  
  在谢国忠看来,这些大投行面临的问题,一是过去遗留下来的资产质量问题,二是未来的经营盈利问题。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是在资产质量方面遭遇了滑铁卢,“现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不良资产倒是都清了,剩下的主要是经营问题--当市场稳定下来之后,你还能赚到多少钱?”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则认为:世界金融业过去10年间的高增长率主要由两部发动机驱使--廉价信贷和金融创新。“次级贷款打包”、“次级债券”等都是美国金融创新的发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它们正是罪魁祸首。
  
  《华尔街日报》记者丹尼斯·伯曼说,“现代华尔街已经灭亡”。他为我们展望了一下“后华尔街时代”:只有几家准政府性质的银行业巨头--就像瑞士,金融系统健康了,经济增长却萎缩了;而私募基金,如KKR、黑石,将从银行巨头们的尸体上得到美味的养分--事实上,在这个“黑色周一”里,黑石的股票的确逆势上涨了;未来需要融资的公司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新加坡、迪拜、北京或伦敦--而非纽约了;现在是该回去工作--实实在在做工程的时候了。
  
  华尔街失火殃及中国
  
  如果清算,每一美元的雷曼兄弟次级债券,只能收回3.5美分。
  
  9月15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低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4年来首次下调“两率”。但这个利好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假期之后开市第一天,中国A股市场仍然大跌,且跌幅最大的是银行、金融板块,有些个股甚至连续几天跌停。耐人寻味的是,不久前,中国14家上市银行刚公布半年报,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平均增长73.14%,远高于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对此,谢国忠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下行周期,而银行是与经济周期联系最紧密的,银行现在的盈利不久还要“吐”回去。而“两率”下调也只是一个信号,没什么实际意义,改变不了既定的下行趋势。“中国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自己的原因,原先的大泡沫现在终于破了,只是正好和美国的泡沫同时破掉而已,并非是我们受美国的影响。”
  
  即便中国有中国自己的问题,但是雷曼兄弟投资的中国公司是否会受到连带影响呢?
  
  2006年,雷曼兄弟与IBM联合组建中国投资基金,该基金购入金蝶软件约7.7%股份;2007年底,雷曼兄弟联合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向旅游搜索网站“去哪儿”(Qunar.com)注资1000万美元;今年5月,雷曼兄弟与A股上市公司中铁二局联手,在成都设立合资公司,雷曼兄弟出资约1.5亿元人民币,占该合资公司49%的股份;此外,雷曼兄弟还向生产空调铜管的民营企业金龙集团注资2000万美元。
  
  雷曼兄弟破产的消息公布之后,《英才》记者收到“去哪儿”网站为此事专门发布的声明稿:“雷曼兄弟对于我们的投资方式,与众所周知的硅谷风险投资模式是相同的,雷曼兄弟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已在去年完成对‘去哪儿’的投资,因此,我们不受此次破产事件的影响。”
  
  金蝶软件也对《英才》记者表示:资金已全部到位,目前不会终止合作。
  
  中铁二局发表的声明与其类似,并称:合资公司的股东是雷曼兄弟旗下的一只基金,不在此次破产保护的范围之内。
  
  但银行就没这么幸运了。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招商银行持有7000万美元雷曼兄弟的债券、中行持有7562万美元、兴业银行持有3360万美元,而工行所持的相关债券总额达到了1.518亿美元,交行、建行未公布具体数字。
  
  现在,他们只能等着雷曼兄弟清盘,因为这些债券如果在二级市场出售,可能连30%的价钱都卖不到。如果清算,据债券研究机构的测算,每一美元的雷曼兄弟高级债券有可能收回60-80美分,高级无担保债券可能收回30美分,而次级债券则只能收回3.5美分。
  
  此次华尔街集体对雷曼兄弟说“不”,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但它至少让我们再一次想起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市场就像上帝,只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它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9 10:13:06 | 只看该作者

“市场就像上帝,只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它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真是经典!

飞来投资·青年创业超市活动预告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f88990100blqe.html
飞翔(中国)创业俱乐部·萌芽计划活动预告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f88990100bkl0.html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