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愿意听,听得进去。第二层是不断深入,听出内在。第三层是听出重点,找到切入点。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每次和朋友聚会之前都告诫自己:要多听少说。她说:"我希望自己学会聆听,因为我知道懂得聆听的人更受欢迎。但我每次都失败,每当聚会开始,我就忍不住抢过话题,然后就只听到自己的声音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有这样的反思往往就是学习聆听的开始。聆听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习惯,不如说是一种能力。如果先天不足,就需要通过学习、练习和不断参悟才能掌握。
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放下自我。如果你的自我很大,心里面、脑里面装着的全是自己的喜好、见解、经验、成功以及需求,那当然就没有空间去收集另一个人的信息了。象上面例子中的朋友,她急于表达自己的一切,所以总是滔滔不绝,明显对自己比对别人更感兴趣。所以修炼的第一步是对膨胀的自我进行调整。如果将我们的心或头脑比喻成抽屉,那我们就要开始清理抽屉。首先把抽屉分成两半,左边一半放自己的东西,右边一半留着放别人的东西。然后将自己的东西,如观点、见解、经验、需要、渴望等等整理一遍,使之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叫准备好自己。我观察过一些女人,她们就是因为很混乱才需要说很多的话,其实并不清楚说话的目的,只是不断翻出自己抽屉里的东西,拿起什么说什么。她们各说各的,都很高兴,这确实有洗涤情绪的效果,但跟"聆听"没有关系。只有当我们准备好自己,又腾出了空间,才会对他人感兴趣,才会愿意听别人说。
然后进入第二个层次,就是让好奇心带领我们去探索。顺着我们的好奇心,我们会听得越来越深,不仅仅是他说的,还有他没有说出来的。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通过听,我们了解到许多,慢慢地,就呈现出关于他的一切,有他的过去和现在,有行为、情绪、性格和观点,有期待和需求……,一切都有前因后果,他变得有血有肉、存在于他的多维背景里,一切了然,一切都可以解释。这时,我们因了解而理解,因理解而接纳,这令我们更加宽容。
第三层次,在一些重要关系里,比如两性、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上下级、合作伙伴、商业谈判等关系里,则需要更深入地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听出重点和切入点。重点和切入点往往跟我们的沟通目标有关。如果对方的沟通目的是为了得到关心和关注,而这同时也是我们的愿望,那聆听本身就表达了我们的关心和关注;如果对方的沟通目的是为了得到肯定和赞赏,那我们就分享我们认为值得肯定和赞赏的部分;如果对方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尊重,那聆听本身就表达了尊重;如果双方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共识,那么谈话中我们找到的问题或分歧所在,以及找出导致症结出现的内因就是重点,而切入点就在当下一刻,我们看到了露在外面的线头,然后我们捡起线头慢慢解开那个结。
好的"聆听"是一种境界,要靠慢慢修炼。当你能够听到所有的时候,你就能够容下一切;反过来,当你心中能够容得下一切的人、事、物的时候,你就能够听到所有。你会感觉到一个"自我"慢慢地消融,慢慢融入"无我"的境界,与一切都有着深层的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