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姿势就是一种命运 (一) 周末在家里看了一期《我们》的节目,是新东方的俞敏洪给大学生讲就业的心态和方法问题,深有感触。 几年前,我曾有机会在某著名211大学的软件学院客串了两学期的老师,教学期间,深切地知道我们的教育是如何毁人不倦的。 有些事情印象特别深: 其一,每次上课,你会发现学生的桌子最上面总是放着四级英语考试单词本。众所周知,学生过不了英语四级考试,就拿不到学位证,所以,这样热爱英语的奇观,可以理解了。 如此众矢之的,学生的英文水平如何呢? 为迎接教学评估,学校里要求必须使用英文教材。学生全嚷嚷看不懂。看不懂,也得买啊,样子总要装吧。 期末考试的时候,给学生开了个玩笑,在试题里面出了一道翻译题,我从msdn(微软的开发人员技术资料库)里面随便挑的一段话,英文单词的程度估计2-3级左右。结果,全军尽墨。 我们的英语学习,除了具备了充分消磨时光、充当语法分析器、盲记单词、争当哑巴外,毫无实际用途。 英文很重要,但这样为了考试而考试的做法,从小到大,一以贯之,简直是误人子弟,莫名其妙。 其二,课程设置混乱、稀里糊涂的。每学期都有一门编程语言课,而且是什么热门学什么,每门都讲的很粗浅。很多软件专业的学生从进大学到毕业从来没有编写过超过1000行的代码。 当然,很多老师一毕业就上讲台,也从来没有真正做过具体的行业相关方面的工作,不知专业为何物。 有一次上课,跟学生提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常识,举了一个例子:需求变化后,数据库的表的设计要怎样采取何种策略来保持兼容、满足效率,适应变化。结果,学生说:原来数据库的表设计是可以变化的啊。我听了差点晕死过去。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的数据库的课程上成啥样子。 不足为奇,我见识过很多本科教材,只是过家家一样讲两句sql写法,至于一个完整的应用到底是如何的,很少提及。老师教皮毛,学生学到的是皮毛的皮毛。大家都说,现在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确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拿学生的程序语言的考试成绩来看,让你觉得可乐:女生的成绩普遍优于男生。究其原因很简单:女生可以把程序大段大段的背下来。而男生宁愿打游戏,也没空看一眼。 可想而知,如此的专业学习,能带来什么样的好果子呢? 仔细一想,中国高等教育的豆腐渣工程一点也不比都江堰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差。一个埋葬的是生命,一个葬送的是人生。彼此彼此。 有一次,有学生咨询关于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话是否应该考研的问题。 我说:“你还要考研啊?!” 他问:“我多准备两年,以后出来后,不是更有竞争力吗?找工作也更容易一些。” 我说:“你只是把自己变成了没有工作的大龄青年。” “如果我站在一个企业聘用员工的角度,以专业的要求来看,你们在专业上学的都是三脚猫的功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们学到那么多的烂习惯,我们还要花时间来纠正。我要么找熟手,要么找一个聪明的白丁。” 他说:“那么,读大学还有什么用呢?” 我说:“你为何不问:我为何要读大学?” 他说:“我父母希望我读书,考研。他们当然是为了我好。” 我说:“假如他们的想法是错的呢?你还是坚持?” “他们总不会害我吧?” “他们是没有想害你。但是,游戏规则已经变了:读大学不是光读书,考个好成绩,出来天上掉一个好工作给你。这样的好日子结束了。以前的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包分配。所以,考上大学,基本上就是万事大吉,你看国营单位的人怎么说:咱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砌进长城不骄傲,放到厕所不悲观。” “现在社会变了,大学不再是给家长读书,给老师读,而是给自己选条道路。” “大学教育已经不是人生必须要接受的唯一的教育的方式,也不是必须的教育方式。读过大学的人,只是被学历盖了一个戳:某某到此一游。仅此而已。” “过去的逻辑是占座,知识越多、考试好的人,位置就有保障。现在变了,谁有能力,谁不断学习,谁不断适应,那位置就是他的。跟你上什么学校,有哪种文凭没有关系。” 他说:“那我该怎么办?” 我说:“不要在研究生的岁月里荒废自己的青春了,现在起,去找工作。社会会教给你很多在学校里永远学不到的东西。” (二) 人性中有两个主要弱点:恐惧和贪婪。 因为害怕,我们希望有安全感,我们希望依靠某种大家认可的东西来消除内心的焦虑。就是明明能看见的错误,因为是大家的选择,我们也觉得心安理得。 这种焦虑会助长懒惰和逃避的情绪。我们从来不敢正视自己的处境,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敢问自己:每天忙忙碌碌的目的何在? 因为害怕,我们更加追求稳定,思维跑的比时间还快:我们一想到那个可能失败的结果,还没有开始马上就缩了回去。仅仅是在想象的恐惧中,希望就死掉了。 因为害怕失去什么,我们总是落在陷阱中无力自拔,不断重复一种命运模式,一次又一次原地踏步。 有一年,朋友的公司里招了三个应届生做软件开发。按照惯例,开发部的经理在第一个月采用磨菇培训方式,也就是说:安排了一些学习的内容,然后,就撒手不管了。 第一周,还好。三个新生,各自在座位上看资料,熟悉环境。第二周,小A开始上网聊QQ,开了一堆窗口。开始躲躲藏藏的,后来,看见大家没说什么,开始上上淘宝,看看股票。小B则比较活跃,已经跟大家非常热火了。小C比较安静,一直在敲电脑,看资料,不懂的东西到处问。 三周后,经理做了一个测试,得出一个结论:三个人技术技能相差不大。都需要努力才能符合要求。 四周后,磨菇培训结束了,小A自己离开了公司。小B和小C跟着各自的师傅,开始一跟一的培训。二个月下来,已经可以做分解好的业务模块开发了。 三个月下来,小B和小C都转正了。小B问经理:做到技术总监需要多长时间? 经理说:“2年编码,3年项目,5年系统分析和各种综合项目。至少几十个项目吧!少则6-7年,多则10来年。” 小B说:“这也太漫长了!” 小B和小C在公司呆的第二年,小B离开了公司,离开的原因很简单:新东家刚开张,需要一个技术总监,他跑去应聘,被录用了。最主要的是那边给出的待遇比这边高很多,他立马回到公司来毫不含糊地办了辞职。 小B留下的项目,转到了小C的手上。刚好有一阵各个项目组都比较紧。小C忙完了自己的事情,经常去帮忙。哪个组的人生病了,离职了,他就象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冲了上去。或许是信任的缘故吧,大家对他非常友好,同事总是不自觉地跟他讨论项目。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一旁听,后来,自己也发表意见,有人撂挑子的活儿,他也敢接。 小C到公司的5年后,成为了公司的技术总监。 多年后,这三个人的处境截然不同:小A一直在行业里面混的不顺,大概是因为经常跳槽吧,他做过编程、测试、网站编辑,也去电脑城卖过光盘,总是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小B的技术总监不好当,因为经验不足,好几个项目都出了大问题,人员管理、进度协调问题多多。项目一拖再拖,交不了差。公司一怒之下,炒了他鱿鱼。小B后来又找了几家公司,都没有起色;当朋友移民去国外后,小C应聘去了外企,后来又出来跟几个朋友一起做外包,发展势头不错。 这三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小C能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知道控制住自己的恐惧和贪婪。他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给人生一个长远的期待,他知道该如何一步一步靠近并实现自己的愿望。他知道年轻人在寻找工作时要看能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什么东西可以马上变现。 他知道靠近成功的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时间,一点一滴做该做的事情,坚持学习并坚定不移的成长,不怕等待,也不怕失败。时间在他身上堆积的知识、经验变成了宝贵的资产。 他所经历的每一个平凡、琐碎的日子,都是在为自己塑造未来做准备。他没有放弃过,也没有浪费过。 (三) 其实,人跟人之间,根本的不同,不是出身,不是智力的差异,更不是未知的运气。而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种思维就是一种姿势,一种姿势决定一种命运。 第一次读《富爸爸、穷爸爸》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以前读觉得此书只是教人如何理财,如何发家致富,现在读又是另外的一种感受。我重新发现了什么是资产更为广阔的内涵和外延。 一个人的生命中除了金钱以外,最好的资产就是自己的头脑。我们大多数人从未想过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可以一直依赖的东西。这个资产决定了我们怎么思考,我们怎么做出决定。我们居然低估了它的价值和潜能。 人生就是选择。选择不同的思维,选择不同的姿势,选择不同的道路,也就选择了不同的命运。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某种人,你就必须用这种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去行动。 没有内在的持久的激情和热爱,我们不可能强迫自己去做害怕的事情,没有思想的改变,我们也不可能挑战传统的陈规陋习,也不可能迸发出真正的勇敢和创造力,不可能竭尽全力地活出未来。 喷嚏网:原创 www.dapenti.com
[em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