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为doublewin原创、栖息谷首发,敬请批评指正!
在一个开放的、个性化的时代里,“营销”已经不再是企业、国家、公众人物与演艺明星的专利了。十年前就有人说,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五分钟的明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传播方式,颠覆了单向传播的格局,更是让普通大众也有了比过去广阔得多的了解社会、观察他人的机会。由此,在一个立体的、多维的和互动的新的环境下面,普通人对自己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全新的判断,她们认识到自己完全可以用“自我营销”的方式来包装自己、展示自己、书写自己以及加工自己。于是各色人等纷纷走上“SHOW”台,有T台秀、博客秀、播客秀与街头秀,这其中年轻人勿容置疑的是大大的主角,他们在一次次的“SHOW”色可餐中释放激情、展示青春,很多人在这一过程当中体悟到了前所未有的“爽”的感觉,也对周围的相关人群起着极大的示范效应。
有人说,这就是“自我营销”的真实写照!话虽说得有理,但与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营销”的内涵与外延相比较,其中的差距还是巨大的。因为,他们观察到的只是特定情境与状态下的营销方式,并没有触及“自我营销”的心理储备与技能训练,特别是,没有涉及到“自我营销”中“道”与“术”的区别,更没有注意到两者之间相互交融的“场”的营造!
一、从“道”的层面来理解自我营销 “自我营销”的“道”指的是根植于内心的营销意识与对营销的全方位认识,其中的“营销意识”是自我感觉有必要通过某种方式方法主动的把自己展示给他人,以让对方或周围的相关群体有着更多的对自己有利的认识与判断;而“全方位的营销认识”则指的是不把营销局限于狭隘的交易行为的促成,而是定义成更广范围的影响、互动乃至心灵方面的交流与精神价值增值的过程。
自我营销“道”的层面的第一个观点是“当你试图影响别人的时候,你就是在从事营销工作!”换句话说就是“生活处处皆营销”。这样的一种界定,使得无论是营销的范围、场所、对象、方法、评估标准等方面都有了无限的放大空间与革命性的变化。想一想,我们每天需要影响的人和事是不是无处不在与无人不包?从清晨开始,你想要儿子早半个小时起床,你会用什么方法?这一方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会对你的威信构成威胁?中午时分你是如何说服同事放弃她一贯的叫外卖而跟你一起去尝试对面刚刚开张的一家快餐点的食品?这里面有多少是食品的功能诉求?又有多少是她欠你的“社会债务”的返还?傍晚时分你在回家路上的菜场上为什么直奔自己熟悉的摊位?而对于旁边新来摊贩的招揽为什么有着几分将信将疑与犹豫不决?晚饭后老公要看足球赛,老婆要看言情剧,儿子要看动画片,僧多“机”少,最后是谁说服了谁?为什么有人会让步?有没有相关的交易与承诺在此过程中达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周围的形形色色的小事,但透过所有这些小事的表象,我们都能看到“影响”的影子,看到“影响”的无处不在。而当你在试图影响他人按照你的意旨行事的时候,你就在对他(她)进行营销;而同样的,当你被别人的言行打动而有所改变或有所行动的时候,你就是在被营销;更多的时候,你与别人是相互影响,你们是在进行互动营销,其最终结果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价值认知、自身的期望水平以及后续的承诺兑现等,这就是每一个现代人天天都在实践的营销课程。 明白以上的道理,一个最有用的价值就是会澄清许多人的一个狭隘观点:那就是营销是从事营销工作的“营销人”的专利,与我们普通的“非营销人”的关系不大,或者有人认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只有在你需要去卖东西的时候或准备向别人卖东西的时候才有用。其实拓宽营销的视野以后,我们会发现只要我们试图去影响他人的时候,那些基本的营销理念与营销方法就会对我们的影响效果有着直接显现的作用;而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结论是,营销能力的提升完全不是非要到商学院去学习营销课程后再到大公司当营销总监才能水到渠成的,这些东西虽然对某些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那毕竟只是“术”的层面,而真正的营销大家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洞悉人性、趋人性的走向而为,在生活的细节中把握不同人的需求分寸,该给微笑的时候给以微笑、该表现娇嗔的时候奉上娇嗔,该给信心的时候凸显自信,该给物质的时候不矫情精神……这样的会全面营销自我的人,将来无论是去营销政治还是去营销企业都会“治大国若烹小鲜”,很快就会在基本理念的指引下进入角色并驾轻就熟。 自我营销“道”的层面的第二个观点是要尽量从高的境界来进行营销,而最高的境界就是营销对方的思想!心有所想、行有所为,这是人类的共同特点。但营销思想又是最为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特定成长环境与经历中形成了固有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而且,这种观念与思维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日渐顽固,所以营销对方的思想就必须要站在一个比对方的思维更高的地方,让你的思想能够涵盖对方的思想,又有着对方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如此才有可能让对方对你的观点有尊崇感而愿意欣然采纳。这里有两个要点需要把握:一是不但不能否定对方价值观念的合理性,还要真诚地表达对对方价值观念的敬畏之情;二是必须把对方深以为然的价值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他本人未曾奢想过的更高高度的提炼,让他的观念在你的诠释下面得到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升华,而当他认定你的思想不过是他原有思维同一衣钵的升级版本时,他会欣然接受并愿意发扬光大的。如一位出身贫寒的农家青年在向那位坚决持反对态度的女友妈妈进行营销时,核心的思维不能够让她的眼光停留在现在时态,而应该诉求美好的未来时态:第一是要灌输的思想是女孩子嫁人嫁的是与男人的共同未来,而在现在时态中,“白马”早已成为万千丽人的聚焦对象,而“黑马”的物色应该成为聪明女子的有眼光的选择;第二是农村青年的吃苦耐劳与醇厚忠诚是“黑马”未来成功的最重要的潜质,如果女孩子现在能够“购入”这种“潜力股”,未来的成长性将会不可限量!当他能够成功地向未来的丈母娘推销出“黑马”与“潜力股”概念的时候,他已经把她的思想纳入到自己的观念共同体之中了,剩下的,小伙子要做的就是如何落实他的“黑马”形象了。
自我营销“道”的层面的第三个观点是必须认识到环境的价值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并有相应的应对策略。现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我价值的高度社会化,也就是你的价值更多来自于你的相关群体与周边环境对你的评价,关于这一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非常著名的“梅奥实验”发现的“非正式组织”理论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论证,中文成语中的“围魏救赵”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改变营销对象的固有思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象本人非常信任或依赖的相关人员与群体来加以间接营销。一个较好的例子就是对于叛逆期的少年来说,如果该少年的父母能够成功地首先做好少年的主要好朋友的工作,让他们在与少年的交往过程中自然的改变氛围并传达某种思想(如对网游的看法等)时,少年的接受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原因是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之下,少年对抗的客体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对抗的是无条件爱自己的父母,而后者对抗的则是有条件爱自己的群体与环境。如果失去了后者的肯定与鼓励的话,少年必将面对自己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在“两害相侵取其轻”的思维下面,少年的选择是清晰明了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1 20:36:3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