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克绵 你看到以下两个句子,感觉那个更小资点? 1、在星巴克喝着卡布奇诺 2、在红城品尝菠萝比尔
花了几个天时间做了调查,总共有15个人回答,其中5个人选择1,而另外10个人选择了2。这是个有趣的现象,选择1的人的理由是不知道2到底是什么东西,而选择2的人,理由,居然也是因为不知道2是什么东西!!! 从这个对比来讲,可以看出来两类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有点不同。前者比较理性,通过对自己熟知的东西进行推理,比较喜欢确定的东西。而后者比较感性,对不知道的、神秘的实务有向往的心理。(这类人估计比较喜欢看科幻、魔幻、动画片吧,呵呵)。 “在红城品尝菠萝比尔”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以前住的后街上的一家重庆火锅城,叫做红城,菠萝比尔,是菠萝啤(Beer)而已。前几天跟几个老友深夜跑去吃哪里的水煮鱼,宴席中就开玩笑,说这个跟刚才在高级的咖啡店更有品位,为了引起更多的小资情怀,我们不如把这个行动叫做:“在红城品尝菠萝比尔”。 为什么这句话让人觉得有意思呢? 1、人们对某些词汇,是会用自己创造的意象来对应他。同样的词汇在不同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感觉。 其实很多所谓小资的词汇,无非是一种意象的投射,感觉小资的人,会觉得在星巴克喝咖啡是很有品位是事情,可是对其它人来说,这无非就是一杯苦咖啡而已。古代的诗词喜欢用上风花雪月,因为人们对这些事务的意象就是等同于浪漫。现在的广告也经常利用这个方法,比如什么“海琴湾”(其实门外是条臭水沟)、星月影(据俺老姐青梅说,这事实是一个影楼)。。。。。。 2、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会感觉神秘,从而产生幻想和一探幽奇的兴趣。 那为什么对于不知道的东西,很多人会有觉得更加特别,更加向往呢?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对时间上、空间上离自己比较遥远的东西,会比较容易产生美感。比如说,在烈日下割稻谷,我小时候经常要割就是一天,两天甚至三四天,枯燥无味,非常辛苦。可是,好多年不做了。今天想起来,会觉得特别美好,想起的都是金灿灿的阳光,金黄的稻谷。我们还会比较向往遥远的地方,想起了美丽的西藏,想起了浪漫的巴黎,想起了拉丁的阿根廷,古典的英格兰,想像那天可以过去玩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实际上,如果真去了,可能也会产生“不过尔尔”的念头,近期我有个朋友刚在英国回来,苦不堪言,觉得那里的生活特别的无味。 过分的理性会让人犹豫不决,甚至感到两难的痛苦。而感性可以带来激情,生活更有力量。我们会不被外物俘虏,又不失去想像力,就不得不寻找两者的平衡。 那平衡点在哪里呢?聪明的你,可以告诉我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 12:42: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