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职场人士的基本价值观和信条。 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要想获得成功或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敬仰之心,视职业、工作为天职。可以说,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不管在哪里,都会有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总是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仇视。不是怪环境条件不够好,就是怪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埋怨满天飞。殊不知,问题的关键就是他们吹毛求疵的恶习使他们丢失了敬业精神这种宝贵的职业品质,从而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矛盾重重,只好被迫离开。 具备敬业精神的员工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敬业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这样的员工会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真正的贡献,当然,他们自己也会因此从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收益。 应该说,一个人做到一时敬业很容易,但要做到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将敬业精神当作自己的一种职业品质却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则故事: 有个老木匠已经60多岁了,一天,他告诉老板,说自己要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木匠,再三挽留,而此时木匠决心已定、不为所动,老板只能答应。最后老板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 在盖房过程中,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来的活也全无往日的水准,可以说,他的敬业精神已不复存在。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老木匠愣住了,他已记不清自己这一生盖了多少好房子,没想到最后却为自己建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老木匠没有把敬业精神当作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坚持到底。 另一个故事是:在中国古代,一个铜锣铺里的工匠师傅已年近70岁了,但每天还坚持掌锤。每到锣心的时候,老工匠就会使足力气打下最后的一锤。 原来,锣心的一锤与周边的锤法都不一样,锣心以外的每一锤都只是准备,最后的一锤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扬,或雄浑洪亮,都因这一锤而定。这一锤打好了,就是好锣。否则,这只锣就报废了。因为不论多么优质的铜料,不论剪裁的尺寸多么合理,也不论一开始打了多少锤,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后关头那恰到好处的重要一锤,才是一只锣制造成功的关键。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善始善终。因为前面做得再好,也可能会由于最后的不坚持而导致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学历资格已经不是公司招聘员工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员工的敬业精神是他们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敬业精神已被视为企业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 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说:“我们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个比较感性的概念,但是实行起来,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因为是否把工作当作自己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否为了干好工作与别人协作好、配合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具备敬业精神的员工。”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爱迪生回答说:“我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会持续不断地努力,投入全部的精力和体力而不感觉疲倦,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由此我们看到,这些优秀企业和杰出人士的成功秘诀就是敬业精神。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位叫柯林的年轻人,每天很早就到卡车司机联合会大楼找零工做。后来,一家百氏可乐工厂需要人手去擦洗工厂车间的地板,其他人没有一个应征的,但柯林去了。因为在他看来,不管做什么,只要你努力了,总会有人注意的。所以他打定主意,要做最好的抹地工人。 有一次,有人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满地都是黏乎乎的泡沫。他很生气,但还是忍着性子把地板抹干净了。恰好他的这一举动被公司领导看到了,第二年他便被调往装瓶部,第三年就升为了副工头。 许多年后,全世界的目光都凝注在他的身上——美国前国务卿柯林•卢瑟•鲍威尔。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一切工作都是光荣的,只要永远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情,你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敬业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职业品质之一,也是所有企业和员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潜在动力源。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具有敬业精神的员工,同样,任何一个员工在企业中要想得到发展也离不开敬业精神。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理解什么是敬业精神、怎样去敬业的问题。懂得敬业、能够敬业是一个人在职场中提升自己、拓展事业的前提,敬业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职场人士所应当而且必须具备的品质,它是获得最佳工作业绩的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