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无忧酷评:危机=危险+机遇

[复制链接] 3
回复
10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7-25 18: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忧酷评:危机=危险+机遇
小小


    提到危机这两个字不得不再次感叹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精明的现代人往往会把“危机”视为“危险”和“机遇”的统一体,他们也熟知危险中蕴含机会,然而每天还是有那么多公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危机而哗然倒闭;每天还是有那么多人和事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危机而招致非议。并非他们没有察觉危险的存在,失败的症结在于他们陷于危机中,却没有察觉其中的机遇,更未能从中找出通向机遇的捷径。

    美国强生公司因成功处理泰诺药片中毒事件赢得了公众和舆论的广泛同情,在危机管理历史中被传为佳话。 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影响面波及全国各地,94%的消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事件发生后,强生公司迅速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及时启动最高危机方案,即“在遇到危机时,公司应首先考虑公众和消费者利益”,不惜花巨资在最短时间内向各大药店收回了所有的数百万瓶这种药,并花50万美元向有关的医生、医院和经销商发出警报,同时还率先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启动“无污染包装”。

    数据表明,强生的举措是完全正确的。事故发生前,泰诺在美国成人止痛药市场中占有35%的份额,年销售额高达4.5亿美元,占强生公司总利润的15%;事故发生后,泰诺的市场份额曾一度下降,然而事态稳定后强生公司花了5个月的时间夺回原市场份额的70%,把竞争对手挤出价值12亿美元的止痛片市场。对此《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强生公司选择了一种自己承担巨大损失而使他人免受伤害的做法。如果昧着良心干,强生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首先考虑公众和消费者利益,最终拯救了强生公司的信誉。危机处理过程中,强生公司成功地向公众传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原本一场“灭顶之灾”竟然奇迹般的为强生迎来了更高的声誉。

    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国内,由于SARS危机突发,给各经济增长的延缓及对人们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北京地区旅游业为例,截至5月底,因非典共减少海外旅游者48万人次,减少国内游客870万人次,共损失旅游收入110亿元。然而,不少企业直面危机时,并未发生阵脚混乱,一方面积极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着手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一位饭店的老板发现因非典来餐厅用餐的客人少了,为招揽生意,餐厅推出送餐服务,没想到却大受欢迎,老板索性就将送餐服务作为推广自己品牌的一个新买点。

    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危机中求发展。任何企业的经营过程,都无法避免危机的发生,重要的是遇到危机要如何处理化险为夷,也就是有能力在渡过难关后能转机。换句话说,危机处理原则是,一切处理程序主要为减低事件的危害性;要以人身安全为大前提;注意环境及其他安全问题;尽量使组织可如常运作,让公司成员能在处理危机的经验中成长;事件平复后,可以变得更坚强、更有智慧。在危机处理的最后阶段,检讨该次危机管理的优缺点,从中获得经验,可以避免危机再度出现时,发生同样错误,希望从中吸取重要的教训。(完)
沙发
发表于 2003-7-25 21:29:0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非典,看到很多的企业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不但提高企业的形象,而且赚取了不错的利润.危机中,确实存在机会,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准确的抓住机会?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板凳
发表于 2003-7-26 01:03:00 | 只看该作者
危机即危险与机遇,潜在危机没有变现的时候都应该学学危机管理
卓越网在上次的危机中就化危险为机遇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03-7-26 18: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sl007在2003-7-26 1:03:14的发言:
危机即危险与机遇,潜在危机没有变现的时候都应该学学危机管理
卓越网在上次的危机中就化危险为机遇了。


三楼的可不可以介绍一下卓越网的危机,我不是很清楚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