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贴:张忠谋

[复制链接] 8
回复
83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31 23: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天下雜誌》的「標竿企業」獎,台積電連續十一年蟬聯龍頭。今年,《天下雜誌》首度進行「天下企業公民」獎,台積電又拿第一。

 台積電創辦二十年,是台灣市值最高的企業,達一.七兆台幣,也是台灣最賺錢的企業,計算兩萬名員工的附加價值比,平均每位員工創造五十萬美元附加價值,不僅在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界也數一數二。

 在大家還計算企業的各項環境數字時,台積電推動環境管理方案的總效益,在二○○四年已經達到約台幣九三八七萬元。

 與這些營運成績數字密切相關的,就是公司治理,台積電又是台灣企業的標竿。

公司治理的模範

 「台積電是公司治理的模範,」前惠普董事長兼執行長菲奧莉娜說出她受邀成為台積電獨立董事的觀察,甚至與任何她曾參與過的董事會比較起來,說台積電是模範都不為過。

 除了經營績效及公司治理皆為楷模之外,台積電的世界級,也是它對社會發揮影響力的著力點。

 台大電子所所長闕志達就說,許多世界名校為了要跟台積電合作,因此必須也來找台大,這樣間接提升台灣在世界的學術地位。

 不僅如此,台積電還將參與社會的機會下放到每個員工,讓企業與社會結合得更深。

 除了積極贊助各類文化、藝術、教育活動之外,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一九九七年捐贈台中科博館晶圓製造設備,讓民眾更了解半導體產業。但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覺得台積電應該做更多事情,有義務讓社會了解半導體產業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當初對公司發出志工招募email,基金會秘書長郭珊珊回憶,email才發出去不到一分鐘,就有兩封「yes」回信。四天後,報名人數遠遠超過原先預定的三十五人。

 到今年初,台積電內部志工及眷屬人數已經達三百位,郭珊珊高興地說,連世界先進、創意電子、采鈺等企業也經常跟她打聽是否還有名額。

 在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及環境保護方面,台積電都表現傑出,獲得天下企業公民評審團高分肯定。

 張忠謀對台積電在台灣樹立起各類的典範只淡淡地說:「This is the only way I know。」(這是我唯一知道的道路)

 以下,這位為台灣企業社會責任起了領頭羊作用的半導體教父,仔細分享他對於企業與社會的連結,及對於他為所應為的堅持與領先一步的認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16:25 | 只看该作者

 問:企業社會責任的議題似乎愈來愈受重視,你認為為什麼?

 答:企業是現代社會很重要的一環,政府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經濟方面,企業最重要,市場經濟都是民營的,企業等於大部份的經濟。

 

社會的環節中,包括政府、教育、企業等,大家都有一個社會責任,就是要把社會提升。如何提升?這就隨著時間而變。大家都沒飯吃時,就要提升經濟;大家已經溫飽,就要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被污染、全球暖化,就要保護環境、二氧化碳減量。

 幾十年前台灣談提升,就是發展經濟、減少貧窮,現在要多一點公平正義、安居樂業、環境保護。全球化下,我們也要成為全球的一份子。企業對世界有責任,對台灣也有責任,使台灣能更有競爭力。這些都可歸納成為企業的社會責任。

 Google的座右銘「Do No Evil」(不做壞事),跟公平正義、安居樂業、環境保護等都相吻合。我的比較更specific(具體)。

獨登高樓,望盡天下路

 世界級的企業是怎樣的企業?就是對員工照顧、對股東好,而且在世界上是有領導地位的、也是盡社會責任的,這些都是整合在一起,互相有關係的。

 這種事情就是「獨登高樓,望盡天下路」。其實不應該是孤獨的。

 問:歐美許多龍頭企業最近都談社會責任。你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什麼?

 答:企業有很多利害關係人,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社會,談企業責任要先界定面向。假如要界定優先次序,至少股東、員工恐怕還在社會之 上,應該先對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有充分、很好的交代,才對社會有很好的交代。企業如果對員工和股東沒有交代,但對社會有交代,不太通。

 把歐洲、美國的東西拿來台灣,很大的問題是很多歐洲、美國相當清楚的遊戲規則,台灣還沒有做到。例如上市公司資訊揭露的透明化、甚至最起碼守法。最近大家談公司治理,但是最基本的董事會權責是什麼?
 台灣還有很多觀念要釐清。

找可以雙贏的戰場

 問:但是企業資源有限,要兼顧這麼多面向,不會有衝突嗎?

 答:衝突的時間並不是太多。假如有衝突的時候,往往是因為選擇錯題目。有衝突,通常就是零和遊戲。我最高的本領,就是不要去找零和遊戲。

 這完全是找戰場的問題。找可以雙贏的戰場。在雙贏戰場,價錢跟可以一起贏比較起來,價錢出高出低,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16:53 | 只看该作者

我們從來沒有問題和困難找到與員工和股東雙贏的。台積電的員工分紅恐怕是全台灣最好的、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可是我們賺錢也是全台灣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

 要找到一個戰場,使得對員工和股東都有交代,這個戰場往往就是跟創新有關係。資源有限就是因為都是老戰場,人已經很多了,你跑進去打。

 

資源有限,好像只能找到利害關係很低的層次看。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走捷徑遊走在法律邊緣而賺錢,那是非常近視的做法,短期可能對股東有交代,但對社會沒有交代,就沒有做到公平正義、安居樂業。

 我是覺得短期、長期,看大、看小,有很大的差別。

 我最近演講半導體產業成長、獲利的挑戰。但假如你一天到晚只注意自己的成長,這完全是從自我的觀點看事情。

 我從客戶的眼光來看,就是我們要技術更多、和客戶更密切合作,更嚴謹保護他們的智慧財、繼續創新、繼續降低成本、繼續建廠、找很多新應用。其實這樣能做到的話,不僅解決客戶的問題,也解決我們自己成長和獲利的問題。

 從客戶的角度去發展,走的路不一樣,最後還是會達到成長跟獲利的目標。客戶贏,自己也一定會贏。

 問:許多人認為台灣科技產業有個特殊的社會責任問題,就是繳稅的問題。你的看法是甚麼?

 答:我覺得應該多繳一些稅,這也是企業可以盡的社會責任。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繳了,今年繳了三十幾、快四十億。明年要繳六、七十億。

 促產條例二○○九年就到期了,我認為可以修正,對產業的補助應該減少。稅的優惠的唯一原因,就是吸引產業,很多產業不給優惠,也會來。

 台灣的稅佔GDP的一三%左右,非常的低,我覺得稅收一定要增加。但到底怎麼增加?我覺得需要比較客觀、跟台灣利益團體不掛勾的人研究。我的建議是從國外請對稅有研究的經濟學者。

 問:台積電最近公布要發還股東現金。為什麼?沒有新的投資嗎?

 答:我們現在本業穩健成長,就是成長十幾個百分點。多蓋廠反而降低成長,現金就多出來了。我們的原則就是,既然不需要這麼多現金就發回股東。有些公司就把現金轉投資到其他行業、集團,不好的做法就此發生,就有公司治理的問題。

 發回股東有兩個辦法:現金股息,或買回股票。我研究很久,英特爾、微軟和德儀是選擇買回股票。我認為是錯誤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17:36 | 只看该作者

我研究了幾年,我也是一位股東,我的直覺是我寧願企業發現金給我,因為公司買股票又不是買我的股票,台積電買回股票,股價不漲的話,對普通股東有什麼好處?所以我們的原則是發現金股息。

創造價值,才可以投資未來

 問:現在科技產業要突破成長,要冒很大的風險?

 答:台積電應該說是增加價值最高的企業。Value add是什麼?最簡單來講,就是營收減掉材料等,這當中就是公司創造的價值,我們毫無疑問是台灣最高的,而且在全球也是數一數二。

 

這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創造價值,才可以投資未來。大概要有四%的毛利率,才有錢去做研發,不然就完全是在飢餓的邊緣。

 公司的前途,不要看營收,而是看增加價值,也要看毛利。

 台積電現在已經要對股東有交代,不能冒太大的風險。管理學的人說一定要take risk(承擔風險),我覺得只是三分之二對。

 公司愈大,能夠冒的風險愈小,尤其像台積電,我們一直要吸引長期投資者,他不一定賣股票,可是會倚賴股息、相當好的股息。假如冒太大的風險,結果連股息都發不出,那對不起股東。


領導人的資格不夠

 很多人說台灣「選民資格不夠」,我覺得我們的選民水準不見得比美國、英國要低,領導人的水準倒是真的不如他們,「領導人的資格不夠」倒是真的。

 不只是政治,企業、經濟都是這樣。不要怪選民,不要怪員工。

 其實價值的淪落也許是這幾十年最大的問題。

 我在大陸上中學的時候,那時候貪污問題可能比現在還多。但是我們學校裡頭的價值觀,比現在是明確許多。什麼好、什麼壞至少要有共識。

 問:台積電今年二十年,樹立不少典範,董事長回頭去看,一路有哪些感想?

 答:一貫,一路走來都是這樣子,至少我在會是這樣子。

 倒是你說典範,我是希望多一點人跟我們有同樣的價值觀。所謂誠信、正直、承諾這種多一點,但是,我並不會因為跟的人少,而不做。This is the only way I know。(熊毅晰整理)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18:17 | 只看该作者
今年,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投入職場第五十一個年頭。直到去年將總執行長一職交棒給蔡力行之前,這位在全球半導體界有著和基比(德州儀器退休工程師、積體 電路發明人,去年過世)、摩爾(英特爾共同創辦人之一,創出著名的「摩爾定律」)、貝瑞特(英特爾共同創辦人之一)等巨擘有同等地位的「IC教父」,幾乎 把大半輩子的所有時間完全奉獻給工作。

 他也是企業與社會向上提升的指標人物。致力於台積電公司治理的張忠謀,打造出的董監事會陣容是台灣,甚至全世界企業界都少見的世界級水準。

 以台積電四位獨立董事為例,分別為前英國電信公司執行長邦菲、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梭羅、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前美國惠普董事長暨執行長菲奧莉 娜。還有監察人更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專精於競爭策略的知名學者麥可波特。這樣的「黃金陣容」,在美國企業界頻頻傳出醜聞的此刻,更顯用心良苦。

 而儘管坦言交棒後,張忠謀依然對台積電的營運很有興趣,但他更強調,他不會把人生都投入在一個興趣。包括閱讀、旅遊、打橋牌,都是張忠謀過去無法全身參與,但現在希望能多投入的。

 不過,這位工作了半個世紀的半導體大師也不會就此完全謝幕。對於台積電要做到比全球化更高一級的世界級,以及台積電未來營運的挑戰,張忠謀就火點了口中煙斗,緩緩說出他的想法……

 問:什麼是Going Global?董事長對台積電的Going Global有什麼想法與心得?

 答:Going Global,是國際化、全球化。我想,這是適應潮流、不可抵擋的,假使我們不全球化,也會被迫全球化。

 Lester Thurow(梭羅)是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管理學家,他在前幾年也曾以全球化是不可抵擋的潮流為主題,寫了一本書。(《天下雜誌》出版的《勇者致富》一書)

要當世界級的領導者

 台積電不只是要全球化,我們是一開始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就是沒有國界。市場是全球市場,人才是全球人才,資金是全球資金。技術也可以從任何地方,直接或間接取得。直接指的是跟人家聯盟之類的,間接則是雇用任何國籍的人,由他們所發展出來的技術。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19:2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市場、資金、人才、技術都要全球化,當別人都這樣,你不這樣就吃虧。這才是為什麼全球化不可抵擋的原因。

 而台積電的目標,不只是要全球化,更是要世界級。

 世界級,跟全球化是不一樣的。應該說,全球化是前提,世界級是在全球化上面,最高的一個層次。

 

世界級的意義,就是做到全球的、世界的最高標準。我舉例,比方說你在某一個行業裡,既然那個行業已經被認定是全球化的行業,那你在這個行業裡是不是領導者?

 每個行業當然不一定只有一個領導者,要看行業大小。像鋼鐵業、汽車業,是比較本地的行業,雖然是世界級的公司,但在全球可能有四、五個領導者。而有些行業比較小,就可能只有一、兩個領導者。

 假如行業小,你是領導者就是世界級。不是領導者,就還差一點。當然,這也沒有一個數量性的分界,還有點非數量性的標準。

 例如,可以從獲利率來看你是不是一個有世界級標準的好企業。像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是有標準的,這個標準通常是二%以上,才算是好的。成長率、市場佔有率,你是不是世界級的?這些都是商業上經濟回收的標準。

 可是世界級的公司,還有別的標準。到底公司的誠信如何?能不能給員工一個挑戰性的環境?員工福利好不好?公司有沒有社會責任?

社會正面的力量

 在社會責任方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公司要守法。而在守法之外,企業是不是社會的一個正面力量?是提升社會?還是沉淪社會?這就是一個公司對社會的責任。還有環境保護,這也可以歸納在公司是提升或是沉淪社會裡頭。

 誠信、守法、環境保護,都可以歸在社會責任裡頭,員工福利或許也可以歸在裡頭。對社會是不是一個正面的影響。這就是一個對「世界級」的簡單詮釋。

 而台積電的目標,就是要在這些面向做到世界級。

 還有公司治理。我覺得,這和公司的永續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公司治理的制度,也要達到世界最高的標準。現在看起來,世界最高的標準還沒有訂出來,這是我覺得我們有機會能夠領先,無論在哪一個國家的水準。

 問:「有機會領先」的意思是什麼?是因為標準還沒有訂出來嗎?

 答:我覺得,像獲利率、ROE、市場佔有率這些數字,是大家都知道的標準,都是已經訂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20:04 | 只看该作者

好了的標準。

 但哪一種公司治理才叫好?我想現在還是所有在其他各方面已符合世界級標準的公司都還在摸索的。我這裡指的「大家」,是指有心要在公司治理方面做得好的公司。老實說,有很多公司其實是沒有這個心思,也沒有這個意願的。

 但也有很多好的公司在摸索,而跟任何在公司治理方面摸索的公司比較,我們是有機會領先的。

 問:在這方面,現在有沒有好的標準或方向已經訂出來了?

 答:標準跟方向,我想都是有的。因為所謂的公司治理,是指一個公司所有利害關係人的互相平衡、制衡的制度。這是公司治理的定義: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a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akeholders of the company

 

各種利益關係的平衡

 而利害關係人有很多,我剛剛是第一層的定義,必須再狹窄化一點,才能夠做。因為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股東、經營團隊,但最主要的經營團隊跟員工是不一樣的,所以必須特別拉出來看。

 還有客戶、供應商,都是利害關係人。所以,我剛剛給的定義,其實是不管用,並不實際。

 實際上比較有用的定義,我覺得是相當簡單。有很多學者其實對公司是不了解的,所以大部份比較有知識的CEO,我相信也都會同意。簡化公司治理的意義,就是經營團隊跟董事會之間的關係。

 那麼多利害關係人,其實只要兩個對象就能代表。第一是董事會,可以代表股東,董事會也可以代表社區。剛剛漏了講社區,社區當然是利害關係人,因為你污染了社區,當然是社區要倒楣。第二,是經營團隊,代表員工和他們自己。

 公司治理的定義,可以簡化成董事會和經營團隊間的關係。我想還是利益要平衡。

 公司治理其實還有另一層重要性,就是不但利益要平衡,而且要想想經營團隊、CEO怎麼產生出來。這跟政治很不同,政治是有選舉,可是在企業裡面不是選舉,所以要有監督、更換經營團隊的機制。這也是公司治理很重要的一部份。

董事會的三個功能

 問:怎麼樣確保台積電未來可以繼續有世界級的表現?


 答:我能做的,就是把公司治理做好。當然,現在我還是做相當多教練的工作。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21:02 | 只看该作者

 我說,董事長領導董事會,董事長並不命令董事會。

 董事會有三個主要的功能。一個是監督,董事會是企業文化的衛護者,台積電的企業文化過去一直是integrity(正直)、 commitment(承諾)、innovation(創新)和partnership(伙伴關係),這是我們的價值觀。董事會要衛護這種價值,這是監督 的部份。

監督、教練與培養

 監督不只是監督經營團隊有沒有照著企業的價值做,還有很多細的地方,例如財務要透明、公司裡要清廉、不會有不道德的舉動。

 董事會的第二個功能是教練,coach。教練跟主管很不一樣,任何事情主管可以命令屬下怎麼做,但教練則是比較原則性的告訴球員。

 事實上,教練也不太可能預測會發生什麼事,但他可以盡可能地告訴球員如何打這個球。就像踢足球,教練無法預測球來的方向,還是要靠球員自己去解決,但教練可以原則性地告訴球員。

 第三個就是要培養公司的主要經營團隊。這不只是一個總經理,而是指所有副總級以上的經營團隊。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更換經營團隊。

 

 問:台積電現在的董事會成員相當世界級。擁有一個世界級的董事會,究竟對台積電的助益是什麼?

 答:我覺得,台積電的經營團隊是很高水準的團隊,而要監督、教練、培養一個高水準的經營團隊,就需要高水準的董事會。

 問:什麼是高水準的經營團隊?高水準的董事會?

 答:能把公司不斷繼續維持在世界級水準,而且還能更為精進、更為進步。這當中每一個經營團隊的成員都要有他的專業、經驗、判斷力,每個人在一起也要認同公司的價值觀及願景。這是我覺得衡量高水準經營團隊的標準。

高水準的董事會

 至於什麼是高水準的董事會?

 我覺得,在於認同公司的價值觀,他們也需要共享。在專業方面,董事會成員最好跟我們的行業有關,但也不能就在我們這個行業裡頭。因為這也會是個麻煩,因為董事們太懂了,就會想要干涉經營團隊。而且在我們這行,也有商業機密的問題。

 可是在經驗、判斷力上,董事們以前應該都有相當輝煌的成就。畢竟如何衡量一個人的水準,還是要看他過去的成績單。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3:22:24 | 只看该作者

我甚至認為董事的履歷,應該比經營團隊的履歷更高。不然,老實說經營團隊也不會太服。

 企業領導人如何不斷帶領企業Going Global?我覺得,是要有這種觀念。

 其實對台灣而言,也不要把標準設得太高。因為在台灣絕大多數人朝大陸走,這是台灣人很大的優勢。假如只把global定義為大陸,那台灣人的優勢很大。

 大陸有很大市場、很多資源,雖然說不是global,但也是「quarter of global」(四分之一的地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