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民营老板屡屡失策 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山还在半山腰。某些民营企业的经营之道就像狗熊瞎子掰玉米,一路走来一路丢,一路风光无数,到头来,手上可能只剩一个小玉米。 英雄出身虽各不相同,但成功都是一样。民营老板一般敢想、敢做,对于市场的一些成功之术很不服气,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别人能有,我为什么不能有?于是,一些短命的产品在市场上是频频出现,甚至是一些哗而取宠的促销之举也是屡见不鲜。结果是经营偏离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大量有限资金被白白浪费,还没有达到绝对优势市场份额时,就抢盘夺地,勾心斗角。 其实,企业经营专注很重要,在国内经济和市场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很多民营老板们都耐不住性子,短线产品是一拔换了一拔,就是静不下心来做一两个长线产品。还在企业实力不济的时候,就大肆自我炒作,企业的知名度是上去了,但产品质量却无法保证。 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符合自身的经营规模和资金现状,作为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是企业有良性发展和具有核心竞争力,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中博弈,反而还能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人生常云:知足者常乐!企业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枪打出头鸟——同行之间恶意拆台 具有关数据显示:占国民生产总值65%的民营企业在国家贷款政策上并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是“自学成才”,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如马拉松长跑一样,各自的经营规模和发展理念是参差不齐。 相比之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更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从小作坊起家,经历不寻常的个人创业,一步一步才有今日的成就,机遇的有利把握和老板的个人坚韧魅力缺一不可。 在一个相对宽松环境下的情况下,企业的劣根性狭隘、自私和贪婪自然就有所暴露,枪打出头鸟,同行业之间互相拆台之事时有发生,或为了产品之争,或为了经销权之争,或为了市场区域之争,或只为了各自的私利之争,总之是插上一脚,你不做我也不做此事方可罢休。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日本最大的电子市场秋叶原,原有中国商人进驻,在中国人开的商铺中,有人问价,第一家说了价格,第二家肯定是要低一点,第三家还要比第二家低一点,结果下来,最后一家的价格比第一家的价格要相差一大截,生意谁都没有做成。相比之下,有人向日本商铺问价,第一家的价格与最后一家的的价格保持一致,各商铺遵守价格同盟,反而把生意做成了。 笔者日前在对一家从事会议营销企业调研时,发现这种现象是愈演愈烈,两家企业在会场上开会时,所派外围员工从楼下排到了楼上,原因不是为了防止工商部门查处,而是为了防止同行的恶意捣乱。企业如江湖,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往粥里掺水——产品日益同质化 连西方企业都说中国市场太大了,像百安居、沃尔玛等世界巨头进入中国市场都要做好亏损的准备,现在还没有一家企业敢说统一天下,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在医药行业,仅凭仿制药的生产,一些药企每年都有上亿元的收益,市场如此大,又何必是费钱费力是去研发新药呢?何况,我们本来就跛脚前行的众多民营企业呢?产品虽然同质化,但我们手上有资金,有策划,有促销,有品牌力呀,三板斧下去,产品照样在市场上是供不应求,从粥里多掺点水,照样是混得肚皮溜圈。 的确,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很多企业需要解决生存压力,无法将大量的销售资金投入到耗时费力的研发工作上去,而市场的残酷往往是,当你的研发产品还没有“出生”,企业就已经倒闭了,就好像不少历史剧中君王英雄一世,但是太子太小,把持不住朝纲一样,结局总是乱政专权。 这是一个矛盾,企业的发展是要追求长期利益,但现实的压力又迫使企业解决眼前利益。往粥里掺水,总有水多不成粥的那一天,那怎么办?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经营中,是大家一起继续喝粥,还是分家重新买锅做饭,企业有时候更需要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