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统筹与合理

[复制链接] 0
回复
8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28 10:0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统筹与合理
                            ——统筹学和战略统筹管理的基本概念
                                       
中国双法研究会统筹分会
                                                     
刘天禄
                                              2002/12/19>>

一、释义:一般解释,合理就是合乎道理或事理。但这是通俗或表层的意思,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复杂多变、情况千差万别的需要,应按统筹学组分组合的原则从效用出发加以深究,明确如何看待和评价合理,如何对待和组织合理
     
合:合拢、符合、全(完全彻底、全心全意)、应该。现在只取符合(即合乎)之意加以使用,显然有其局限性。
  
理:道理、事理、管理、整理。应当包括相关的客观规律和指导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认识和评判透彻)。作为其延伸,还应包括理解(了解)、条理、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结论;争论、讲理)、理事(代表团体行使职权并过问和处理事情)、理想(对未来事物的合理和符合希望的想象)、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其中:
     
道:包含道理、道德(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方向、方法、道路(路途)。
  
道理:事物的规律;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办法、打算。
    
事:事情;事故;关系或责任;从事。延伸包括事实、事态、事物、事项、事业、事由。
    
事理:事情的道理。事物: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事情:人类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和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职业、工作。延伸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对待;事由(事情的原委)、事务(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事项(事情的项目)、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事态(局势、情况)、特别要延伸到事业效用体系。>>


    
二、阐述:从人要有所作为、有所收获的角度上讲,包括一切事和物及其活动(运动)在内的客观存在,在具有关联性的范畴内,只有合乎完整整体性的特征要求时才具有生命力(潜力、实力)和价值力(潜力、实力)。统筹兼顾正是这种客观存在整体性的根本体现:首先它必须是效用至上的,没有用的作为和收获不仅毫无实际意义,甚至后患无穷;其次它必须是突出重点的,因为事物及其活动的性质和在整体上的状况是由重点决定的;再次它必须是兼顾各方的,把内部的、外部的、内外之间的一切与这种健康而有意义的客观存在相关联的部分均按其本来面貌纳入其间加以通盘考虑和合乎规律的恰当对待,不仅包括显性关系,还包括隐性关系,不仅包括可控关系,还包括不可控关系。总之,要把对整体全局有影响的方方面面均要兼顾到,要兼顾得不多不少、不过分又无不足,恰倒好处。在明确上述认识之后再回过头来认识合理概念,就觉得词典中对它的解释还很肤浅,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人类实践的需要。>>


     1
、合乎道理或事理,只是合理的表层或通俗说法。这种说法还不是对合理的深层次的认识,自然也不应把它看作是合理的完整认识,。何况,道理、事理,说到底是规律的反映。而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70年版p.135)。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决不可能完全地作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错误和防止僵化(《列宁全集》32p.83~84)。所以,合乎道理或事理,就是要合乎规律、关系、本质及本质间关系,就要讲究完整性、全面性。这就同样要注意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的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 事实,而是片段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统计学和社会学《列宁全集》23p.279)。这样,我们就把合理同规律、关系的内在联系明确出来了。那种不合符规律、不合实际关系的看待和对待,我们就可以认定为不合理或缺乏合理性。这表明,合理必须是完整和全面的。>>


     2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恩格斯:《反杜林论》p.49)。规律、关系的存在也是如此。在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性的考虑、处理和判断时,必须考虑它在时空中的整体性状况,看他在时空中是否完整、全面,是否存在残缺不全情况。因为整体是有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主次、直接间接、紧密松散、可控可管的众多关系及其规律部分有机组成的。合乎规律,就是要合乎上下层次相容规律、左右周边相容规律、先后程序相容规律、作用主次相容规律以及连接和把握上的种种其他相容规律。其中还包括客观规律性与指导规律性的统一,程序规律性与实体规律性的统一,事的规律性与物的规律性的统一,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统一。这表明,完整和全面的合理是充实在时空之中的。>>


     3
、对整体的合理性状况,除按上述从组成总和及其联系中进行基础性考察之外,还要从整体综合上作前提性考察。正如列宁所言重要的是出发点。(《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p.268)。这里用得着决策的两个前提(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及社会学的两个合理性(价值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概念。就社会学所及的合理性而言,价值合理性属于理念型、事业型,具有长期一贯性,以效用内容(事业、目的)作体现;目的合理性属于感觉性、目标型,以效用形式(目标)作体现,具有近期功利性。这里要注意,按统筹观点,上述的价值合理性在本质上是事业或目的合理性,上述的目的合理性实质是目标合理性。这里只不过沿用社会学的提法罢了。同样要注意:只有社会学的价值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相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理性。这种阐述是从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角度提出的,也可以说是从用与效相结合、结果与效果相结合上提出的。没有从可能性与必要性相结合上加以阐述,因此在理解上有局限性,操作上有困难。决策把其前提区分为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正好可弥补必要与可能相结合的不足。


    
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以合理化与优化的结合为其基本保证的。决策的关键是有用造就的利益合理,以利于新设想的产生和采纳,并把好的设想变成组织财富,开创组织未来。所以,合理化是决策正确的前提,优化是基础。所谓的决策正确的前提,在本质上恰恰是合理化两个方面的体现:事实前提是客观的,要回答是什麽有什麽。它涉及外部环境的供需及其演化状况对自身发展走向、目的确立、探索范围、目标提出和方案选择的影响,具有客观的天然的重要性,反映现实可能,预期可能及远景可能,重在切实识别、区分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对事实前提及其判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合乎主观实际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现实实际。对事实前提(环境),不是去被动迎合、主动适应,就是要在可能条件下步步改变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因此,事实前提对决策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决定成就大小的可控、不可控力量之间的关系。决策效果的期待属于事实前提。总之,事实前提及其判断,反映决策在环境中的实现可能性,反映决策者对其最终实现在目标和效果上的可能性选择。事实前提及其判断不切实,不仅效果不如意,而且作为整体效用体现的结果也会落空。事实前提及其判断在实践中往往只集注于干好既定事情(事实)上,即集注于正确地做事和有效上;价值前提体现主观能动原理和志向,要明确回答组织的成就应是什麽,价值前提对决策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决定成就的社会性状况。决策结果的预期属于价值前提,它与人们对实践结果的期望有关。其原意只涉及狭义的效用(多半指成果本身的效用,未涉及效用协调匹配)和公平。然而合理性恰恰集中体现在价值中的有用方面,反映在价值可真正转化为利益的前提或有用的关键上,它主要通过协调结合的成分完整和关系匹配来实现。这样,决策的价值前提同统筹学的效用(成功、优化、 良性循环相统一)观近乎相同。价值前提及其判断,反映决策在环境中的实现必要性,反映决策者对其最终实现在目的上的必要性选择。合理对价值前提及其判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合乎主观意愿和客观趋势相吻合的效用趋定。做正确的事,即干事的最终目的是什麽?干这种事究竟是为了什麽?能否真正达到、是否真正值得?要获得的效用是否最值、最少后患?这属于价值前提问题。没有价值前提,没有好的价值判断,其结果将使整体效用不能成为实际的必然。在价值前提及其判断中,经常会遇到思路问题。是更多地在攻、硬、实、显、正、大的方面下功夫,还是更多地在作为其对应存在的防、软、虚、隐、负、小的方面下功夫。这是一个价值前提的齐备及其促成问题。总之,只有把价值前提及其判断和事实前提及其判断、把目的必要性选择和目标可能性选择结合起来,决策的合理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价值目的和事实目标的确立,是上述两个前提、两个判断综合的结果,体现的是合理性确定(我们称之为的组织合理化)。统筹在组成上的相容性(涉及可以正确地做事),就是事实前提问题;而事业取向(涉及可以正确地确立事),就是价值前提问题。因此,组织合理化,体现的正是组成上的相容性与事业取向的统一。组织合理化确立必须先行,而后才是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程序、条件),以提高合理化程度。这样,合理化才能落到实处。


     4
、由于现实整体中不仅存在确定的、实的、正式的、物的、内在的关系,还存在不确定的、虚拟的、非正式的、人的、社会的关系。所以,完整的合理应当是合乎道理、事理、情理、法理及对这四理的整体综合管理。以防止合理性实现上的残缺不全或冲突内耗,以造就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局部与环境之间协调一致的整体合力和整体价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合理必须是有利于管理的,有利于合拢的,并且在应当拥有的方面必须是完整全面的。不能管理或无法实现有用有效管理者,不能视为合理。所以,合理是属于管理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5
、鉴于合理本身具有层次性并且各层合理的性质和作用有别,对于合理的筹划、实施和评价要遵从大道理管小道理、大道理容纳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原则来看待和对待。即上层的合理状况制约着下层合理的价值作用。决定该干什麽事是属于组织范畴的事,其合理性是价值的有用发挥问题;决定该如何干事是属于计划范畴的事,其合理性是价值的有效实现问题。结果与组织有关,效果与计划有关。古代著名的工程恰恰著名在结果上,而其效果和效率均不理想(是当时生产和经济水平所制)。从统筹上讲,组织涉及统筹规划(与相容性与事业取向统一要则相匹配),计划只涉及统筹安排(有进度性)并且必须在统筹规划之下来进行安排。这样,组织自然包含计划,但不能取代计划,因为组织不涉及安排问题。所以,组织合理性是大道理,计划优化(计划合理性)是小道理。计划合理性当然要服从组织合理性。


     6
、战略合理性,除上述一般要求外,特别要注意:要合乎所要成就的事业及其基本矛盾和远景展望,体现战略的着眼点和长期性需求,使战略实施不偏离自身长期坚持的大方向。也是自身有别于他人的根源和根本不同点;要协调和合拢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把着眼点与着力点真正统一起来而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为了眼前利益放弃长远的追求,也不能为了长远的追求放松眼前的努力;应该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和战略目的的实现,体现战略的着力点和近期性努力,也是调节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准绳和统一的基石;有利于对战略实施管理,推进战略的实践到位;合乎社会、环境、经济、自身相统一的前提性大道理(客观规律或指导规律),合用合情合理合乎实际,总之,要合乎组织规律和规则、规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