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零售业] [转帖]眼镜零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复制链接] 1
回复
14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20 16: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眼镜牢售市场到底有多欠?
 
    200亿?250亿?还是300亿?

    相信目前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一十准确的数字!

    其实理由很简单,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单位能对全国眼镜零售进行准确的销售统计!而且,相当多的一部分太阳镜和劳保镜并不是在传统的验配眼镜店里销售出去的,这就增加了业界评估的准确性。

    中国眼镜零售业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成本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钱越来越难赚?还是竞争无序人才缺乏……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群雌争霸现实,中国眼镜零售业的未来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不仅我国眼镜制造业实现了从小到全球眼镜制造基地的跨越,而且,我国眼镜零售业也取得了从弱到强的骄人业绩,并正在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眼镜消费市场。

    然而,面对我国眼镜零售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众多眼镜零售企业看到的并不是做大做强的希望,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竞争激烈的无奈和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在此时对我国眼镜零售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无疑对整个行业和对相关企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状一:在混乱与迷茫中洗牌

    无论是我国眼镜零售市场还是供应市场,目前都是怎一个“乱”字了得!不仅零售市场竞争乱,而且众多供应企业的运作也是五花八门。

    虽然乱中好取胜,浑水好摸鱼,大多市场参与者都希望于“乱中发财”、“乱中取胜”。谁知事与愿违,大多参与者却在乱中乱成一团麻,陷入一片迷茫的发展困境……

    混乱、迷茫的背后就是残酷饿行业洗牌,从零售到供应,整个行业进入洗牌的冲刺阶段,在行业加速洗牌的今天,如果还有人指望开家眼镜店等着赚钱或搞个公司就轻易加入眼镜产品的供应行列,显然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同时,身处乱境中的眼镜店或供应商,也结束了凭勇气和豪情拍脑袋决策的意气风发的日子,面对洗牌的迷茫和困局,必须依靠客观真实的依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决策,才有可能避免不被这轮行业洗牌洗掉,并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对于众多乱局中的迷茫者而言,了解并认清市场现状显的越来越急迫和重要。只有真实的额了解和认识中国眼镜零售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和正确行动的企业,才能越走越远。

    现状二:三大误区影响眼镜零售业健康发展

   误区一:十倍毛利一个自欺欺人的零售谎言

    “二十元进货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给你是讲交情,400元卖给你是讲行情。”大群媒体不了解内情,暴炒“眼镜暴利”说眼镜零售的毛利高大十倍还可以勉强理解,但是许多供应和零售人事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眼镜零售毛利高达十倍,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零售谎言。

    从现实来看,眼镜店销售的产品不外乎四类:一是成镜(老视镜和太阳镜),如果这类产品有平均十倍毛利,做眼镜零售的全成富豪了;二类是隐形眼镜和护理液,这类产品的毛利空间更小,甚至连80%毛利的都难达到;三类是镜架,这类产品毛利空间高低不一,少数国际大牌甚至只有35%的毛利,一些无牌产品采取以次充好或是杀猪宰客的做法也许有十倍毛利,但是,所有镜架销售的平均毛利要达到十倍显然有些不现实;四类产品是镜片,这类产品与镜架相似,只是国际大牌给零售店的毛利空间相对高一些,但是,所有镜片销售的平均毛利要达到十倍同样有些不现实。

    眼镜店的销售额的构成要素则决定其平均销售毛利的高低。一般而言,成镜(老视镜和太阳镜)的销售额会占到一个眼镜店总销售额的5%——10%左右,乡镇内地县城所占的比例虽然要低,但其镜架、镜片产品的销售毛利远比沿海低;二类产品隐形眼镜和护理液的销售额会约占一个眼镜店总销售额的20%——25%左右;三类产品镜架的销售额则会占一个眼镜店总销售额的30%多一点;四类产品镜片的销售额约占一个眼镜店总销售额的40%少一点。从各类产品的毛利空间和其在眼镜店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我们不难估计出眼镜店的平均毛利空间约在5倍左右。

    误区二:专业与商业一个争论不休的伪问题

    商业和专业一直是眼镜零售业争论不休的伪问题,甚至出现了“眼镜验光该不该收费”的高峰论坛,除了反映眼镜零售业的无知和愚蠢外,这样无休止的争论对眼镜业的健康发展不会有任何好处,当然喜欢争论不休者如不在争论不休中反省就将在争论不休中淘汰。

    眼镜零售业与医院行业十分相似,要真正做强做大做长久,必须是专业和商业最佳结合,即既要雄厚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具备极高的商业赢利能力,只有前者容易陷入“酒香无奈巷子深”的困境,只有后者则会变的忽悠,能得一时不能忽悠一世。这一点不仅从消费者的配镜行为及变化的微观层面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同时国家政策走向的宏观层面也决定了眼镜零售业的发展必须是专业的和谐发展。

    误区三:争夺蛋糕还是做大蛋糕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眼镜零售行业的竞争行为,这就是“争夺蛋糕而不是做大蛋糕”。由于成本压力加大和目光短视、以及行销能力的滞后,导致眼镜零售企业的整体做法是争夺蛋糕,而不是一起做大蛋糕——引导消费者。

    由于蛋糕有限,争夺的人多了,于是杀价、吵架、忽悠成了最热闹的现象。平价和传统连锁店,本是两个不同的消费群定位,眼镜业又缺乏可比性强的消费品牌,应该说是典型的差异化竞争。偏偏有人喜欢以行业卫道者的面孔搅和搅和,从2005年吵到2007年,还断断续续,吵架伴随的是杀价,甚至有的传统连锁店表面反对评价,暗中却两条腿走路,换个名字开平价眼镜超市。

    平价和传统连锁店难以融洽相处。传统连锁店和学院店也是暗中叫劲,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眼镜零售业的心态和发展襟怀,争夺蛋糕解决不了发展问题,只有共同做大蛋糕,相应的企业才能持续做大做强做长久。

    因此开放胸怀、开阔视眼,长谋远虑眼前,长远兼顾是眼镜零售业任重道远的关键。

    现状三:中国眼镜零售市场有多大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80”后出生的青少年超过2亿,中、青年人口超9亿。拥有如此庞大消费群体中国市场,每年对眼镜产品的寻求到底有多大,相信目前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其实理由很简单,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单位能对全国眼镜零售进行准确的销售统计!而且,相当多的一部分太阳镜和劳保镜并不是在传统的验配眼镜店里销售出去的,这就增加了业界评估的准确性。

    虽然,我们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数字,但是通过对消费群人口的进行年龄结构的划分,并结合行业及产品特性,还是能分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数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发表于 2014-9-26 11:45:24 | 只看该作者
,只是没有最新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