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问”两字,是这样理解的:学而求知,过程中必有问题产生,所以要问——立己;(君子)有问必答——立人。在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也生问题,于是...。看来求学问是“说”的过程,且立人与立己之间的关系是分不清的,所谓“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啊 呵呵,如此理解也可以,不过这个过程还是以分享讨论为好,立人就有种在上的感觉,很容易导致傲慢自大,不利于自己求学...... 只是讨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他不听,你的心里当然难过”是否有些矛盾? 这句话的意思要看谁翻译的了,咱们才能讨论.......你所认同的意思与我所认同的意思好象有出入.... 南怀瑾: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9 20:16: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