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汽车业] [转帖]中国客车离“德国品质”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0
回复
7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8-30 11: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世界客车联盟秘书长Luc的一句“中国客车已经越来越接近世界客车发达水平”,很是鼓舞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客车行业。随着近几年中国客车的大量出口,中国客车在世界客车市场中显示的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成长性优势越发凸显,中国客车的地位在世界客车市场显得越发重要。

众所周知,目前代表先进客车品质的2大主流为欧美系和日韩系,而作为欧美系中最具典范的“德国制造”,更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工艺理念一直屹立在世界客车制造业的颠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德国客车所代表的产品品质,也已成为世界客车最高水平的代表。中国客车业的成长虽然近年一直受到外界的肯定,但离代表世界客车最高水平的德国品质,究竟还有多少差距,距离又有多远呢?

    “德国品质”的内涵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的产品广告里曾经出现过一句非常经典的广告词。虽然那家企业最终因某些原因而出现问题,但“真的很德国”这句广告词却依旧深入人心。在多数世人的心中,“德国品质”更多包含了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延伸到其工业产品中,象征着领先,和精益求精。

SETRA,这家拥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专业客车生产企业,是德国最具领袖气质的客车专业生产企业之一,在世界客车领域具有超凡卓越的地位。1993年,SETRA开始在中国与原淝河汽车制造厂合作,成立了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合作的10余年时间里,安凯向德国派出了大量技术工人赴Evobus学习,感受其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工艺及产品理念。作为多次赴德国学习的技术尖子,安凯客车的电器专家薛德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德国品质”给予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诠释。

(1)产品精益求精。 德国人给世人的特点有些古板,而这些古板体现在其客车产品中,则表为其产品的精益求精。薛德宝回忆,“德国人是极少说‘差不多’这个词语的,甚至在他们的理念中,‘差不多’这样的词汇几乎不存在。”

在德国,其产品制造的精细化程度远比国内要高。以客车的总装车间为例,一般国内总装车间的工人大概为300~400人左右,工位在20个左右不等,但在SETRA,其车间工人在800人左右,工位数几乎达到国内的2倍,甚至细分到前后大灯这种单项产品的安装,这种专项技能的工位设置保证了其产品的安装效率和工艺质量,精细化程度大大提高。

另外,在产品的设计初期,德国人的设计图纸几乎精细到一个小螺钉的布局位置,和铁皮开孔的距离,这种精细的做法,不仅是国内罕见,在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是比较少有的。

(2) 严谨的工艺态度。 在对薛德宝的采访中,他多次提到德国人对工艺的严谨,这种严谨几乎是从骨子里就定性的,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意识。“德国人崇尚的是工段负责制,对于上下工段的衔接,他们自己会有一种严谨的工艺态度。如果说产品制造过程中有那些地方在没有完全达到工艺要求或者是他们自己觉得还不够好,这些工人会自觉返工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看德国人干活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薛德宝举例,在国内车辆检测过程中,假如发现某一个转向灯不亮了,往往是先看灯泡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再检查线路,但德国人的检测工艺则完全相反。这种问题如果让德国人来检测,他们首先是看灯泡的开关是否出现问题,然后检测配电板、继电器、灯座,最后才是对灯泡的检测,这种倒过来的检测看起来花费了更多时间,但其实等于在检测的过程中将几乎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流程进行了再一次的梳理,大大保证了隐性故障的排除,对其产品品质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科学的管理理念。 在德国,每周五下午的质量例会已成为员工的习惯,在这个会议上,任何人都能对产品的质量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管理,更多是一种自动自发。另外,在SETRA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单独的质检部门,在SETRA的每个工位上,都能看到一张工艺完成卡片,只要员工在上面签字,就代表其产品在该工位已经完成。与中国客车企业不同的是,德国客车企业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意义的罚款,最多只是警告,但这种警告累积3次的话,员工将被自动解退。所以,在德国,员工的被警告是一种耻辱,这种人性化管理促使了员工自身的?理方面,同样赴德国学习过的安凯市场部部长助理戴庆生向记者举例,每个SETRA员工每天上班时,只要在公司的计算机上输入自己的工作号,都能打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安排和生产计划,这种管理方式,使得每个员工的工作安排显得更为科学,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大大提升。

SETRA客车制造公司总经理朗特曼先生在2006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有一句话能很好地体现客车“德国品质”的内涵,他说:“我们生产客车的目标,不仅仅是在打造一款性能优越的产品,而是在用更多的专业和严谨去打造一款能属于乘坐者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品不仅仅将满足乘客最基本的乘坐需求,还要能令其达到一种更为舒适、愉悦的旅途感受。”这或许也是“德国品质”为什么能世界客车制造业的颠峰的原因。

中国客车离“德国品质”还有多远?

回顾中国客车近2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之前德国前50年的发展缩影。在这20年的时间里,中国客车从卡车底盘的挪用走向了客车专业底盘的大规模发展,从简单完成运输使命到更多考虑乘员安全性、舒适性的车辆人性化多元发展,从CKD、全进口走向了自主研发、消化吸收海外客车技术的再创新……中国客车的进步是世人瞩目的,而这种进步,一方面要感谢国内客车企业对市场大量的研发投入,一方面也要感谢中国客车行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的“拿来主义”。

国内最早购买安凯凯斯鲍尔使用于成渝高速客运的重庆心族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对安凯客车作出这样的评价:“成渝高速客运的爆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安凯点燃的,当时这种源自德国品质的客车产品的出现完全突破了国人的想象,之后,高速客运一定要上高档客车的理念迅速被国人所接受,中国客车制造业的发展开始提速……”

诚然,在此之后,中国客车开始因为客运市场的爆发而走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客车开始越来越与世界接近。ABS、缓速器、前盘后毂开始逐渐成为高档客车的标配,而中国客车的造型水平和工艺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国客车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与肯定。

曾在赴德国学习期间,被德国专家高度肯定的现安凯质量管理部副部长胡俊认为,国内目前最需要的,是一批能真正理解德国品质的客车专业生产人员。他表示:“目前国内客车企业的设计能力已基本与国外接轨,甚至在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上,中国客车业要优于国外的客车企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客车消费能力和市场环境。中国目前缺少的是一代能完成客车高品质生产的人,人是最任何企业最关键的财富。”

正是因为很早就考虑到这些因素,安凯客车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将自己的员工派赴德国学习,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安凯已经拥有近400人次在德国受训过的精英管理和生产团队,这也在很大程度保证了其产品的技术领先和质量可靠,成为其独特于其他企业的差异化和区分度。

“正是因为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我们与德国SETRA之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所以才让我们拥有了一笔非常丰厚的技术积累和人力财富,这也使得我们能很好地接近或达到德国要求的品质和产品工艺。”同样曾赴德国学习的安凯客车总经理童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所服务的企业充满了自豪,这种自豪来源于对安凯独特产品品质的肯定。“在1997年的时候,我们去德国的员工回来说,我们可能需要10~20年的努力才能跟得上世界的脚步;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的员工不但在不停地往外派出去,而且德国的专家也陆续地为了中国走进来。”据了解,近几年德国SETRA几乎每年都有数批专家到中国来对安凯进行针对性指导,不但在产品制造方面给予了较大支持,在产品设计上也有了长足的突破,最近安凯推出的“尊驾380”,就是与德国合作并取得成功的杰出代表。童勇说:“与SETRA的合作,使我们的员工从德国人身上感受到的严谨,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所有员工,德国专家的指导,也令安凯无论从管理还是生产上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如果你需要问我,中国客车离德国品质还有多远,我想,这个距离只剩下了实践。”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