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识人的七种谬误
本段直接指出识人常犯的七种种谬误:
①察誉有偏颇之谬
②接物有爱恶之惑
③度心有小大之误
④品质有早晚之疑
⑤变类有同体之嫌
⑥论材有申压之诡
⑦观奇有二尤之失
上述七种谬误,与前面讲的八观一样,言简意赅,其各别的涵意,将在下列七段之中,有详细的解说。
1、被传闻的声誉所误导
识人,容易被传闻的声誉所误导,产生与事实不符的偏差,这是识人常见的第一个谬误,也就是所谓“察誉有偏颇之谬”。
通常我们相认识一个陌生人,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四处打听。此种打听得来的情报,只能参考,不能够百分百采信,因为大家说他好,他不一定真好,可能是他善于交际、性格圆滑的结果;大家说他坏,他不一定真坏,可能此人特立独行,守正不阿,只是人缘较差罢了。所以说“众人皆誉,或众附阿党;众人皆毁,或独立不群,未可为正也”。
人的耳朵是相当软的,当有人说他好,我们就认定他是好人,当有人说他坏,我们就认定他是坏人,就如刘昺所注:“信人毁誉,故向之所是,化而为非。”
更妙的是,当我们听到有人称赞或批评某人,表面上自己觉得丝毫不受影响,其实内心已经逐渐受其左右,这就是所谓“虽无所嫌,意若不疑”。
一方面受传闻影响,另一方面加上自己主观的爱憎,识人势必产生偏差。为了避免以耳败目,就得在“察”与“试”两方面多下功夫。
“察”是查证,当我们听到若干情报之后,必须去查证,以确定其真假。
孔子说:“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他又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行就是查证的功夫)
孟子也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孔子与孟子的话都在告诉我们传闻不可信,必须经过查证之后,才能相信。
“试”就是测试、试用。
孔子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圣人对众人所赞誉的人,必有所试,以避免看走了眼,所举非人。
目前各机构在用人时,普遍采行试用制度。试用是识人的好方法,任何人在做事时,其能力、品德、态度都将一一显露而无法掩饰。因此,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丢一件事给他做,试用看看。
2、被主观的好恶所迷惑
不论贤人或愚人,喜爱善良的人,讨厌邪恶的人,乃人情之常,可是由于人性好恶的作崇,往往发生善待邪恶的人,疏远善良的人的反常现象,这就是所谓“接物有爱恶之惑”。
⑴为什么会善待邪恶的人呢?
邪恶的人纵使有百恶,必有一善,只要这一善刚好与我们的长处相通,对了脾胃,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忘掉他的百恶,而对恶人产生好感而情通意亲。
⑵为什么会疏远善良的人呢?
善良之人纵使有百善,必有一短。只人这一短处刚好与我们的长处相违,倒了味口,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忘掉他的百善,甚至拿其长处鄙视我们的短处,于是就对善人产生反感而疏远他。
人类的心理相当微妙,内心的理智与感情永远处在斗争的状态。虽然我们明知“理智”是对的,而“感情”是错的,可是我们仍然纵容“感情”泛滥,故意让“感情“去犯错,造成了识人的谬误。
3、衡量心志有大小之谬误
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志向与修养时,经常会产生以大为小,或以小为大的偏差,这就是本段所要讨论的“度心有小大之误”。
一个人要成大事,必须具备下列四要件:
⑴智谋要精微。智谋精微的话,才能神机妙算。
⑵德行要厚重。德行厚重的话,才能受人尊崇。
⑶志向要远大。志向远大的话,才能担当重任。
⑷修养要谦虚内敛。谦虚内敛的人,才能避开灾祸。
识人,从“志”与“心”的大小去观察,可区分为下列四种人:
⑴志向远大而谦虚内敛者,圣贤之人。(心小志大)
⑵志向远大而锋芒毕露者,豪杰之人。(心大志大)
⑶志向微小而桀骜不驯者,傲荡之人。(心大志小)
⑷志向微小而唯唯诺诺者,拘懦之人(心小志小)
我们看见刘邦烧绝栈道,就说他不能定天下,这是由于他的心小而作出的错误判断;看见项羽号称强楚,就说他足以匡诸侯,这是叹服于他的壮志而导致判断失误。这都是度心常误于大小,所造成的偏差。
用沉潜内敛之心来培养远大的志向,这是本段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4、成功有早晚之差别
一个人成功的早晚,与其智慧的圆熟有密切的关系,有的人早智而速成,有的人晚智而晚成,假如我们以早成而疑其晚智(认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或以晚成而疑其早智(认为长大之后有成就者,小时必定平平),都会产生识人的谬误,也就是所谓“品质有早晚之疑”。
每个人因材质不同,就成功的早晚而论,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⑴早智而速成者:这种人从小就聪明绝顶,年纪轻轻就头角峥嵘,可惜常因年小得志而骄傲自满,故成就有限。
⑵晚智而晚成者:这种人小时候平平凡凡,智慧成长缓慢,一直到了中年才显露才华,但因沉稳内敛而成就非凡。
⑶智而终无所成者:这种人从小到老,庸庸碌碌,一生困顿,毫无成就可言。
⑷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这种人跟早智者一样,从小聪明过人,幼而通理,但在严师调教之下,不敢自大自满,懂得谦虚收敛,精益求精,因此才智出众,一生平顺通达,功成名就。
对早智者而言,以小可以看大。换言之,从年少时的若干举动,可看出年长之后的表现。譬如:
⑴年幼时常接触文辞者,长大后文章必定写得好。
⑵年幼时言语便捷者,长大后必定擅长辩论。
⑶年幼时慈悲体恤者,长大后必定伶悯贫病之人。
⑷年幼时慷慨给予者,长大后必定乐善好施。
⑸年幼时胆小畏惧者,长大后必定小心谨慎。
⑹年幼时一文不取者,长大后必定廉洁清正。
上述六点可当做识人之参考。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人不贵在早智,而贵在晚成。还有,早智易识,而晚成难知,这也是识人容易发生早晚之疑的缘故所在。
5、质性相同仍有矛盾
偏材之人只赏识跟他们材质一样的同类之人,然而同类之人并非就相安无事,他们彼此仍有矛盾存在。当彼此实力悬殊时,会互相依赖,共存共荣;当彼此实力相当时,则视同水火,斗争不已。这跟我们认为同类之人会和平相处,有很大的出入,此种情况就是所谓“变类有同类之嫌”。
由于自私心理作崇,人类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人与事,都会赞成;对于有害于自己的人与事,都会反对。从有利于己与有害于己的观点去分析,人际交往大约可分为下列三个类型:
⑴跟自己利害一致的同类之人,赞成而赞美之。
⑵跟自己利害相反的异类之人,反对而攻击之。
⑶跟自己无利害关系的杂体之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根本不予理会。
同类之人利害一致,理论上应该能够和平相处,可是一方面因私心之故,相誉常失其实;另一方面因好胜之故,相争常不能忍让。于是会发生下列的状况:
⑴正直之人,性情愤激,见人正直,内心喜好而激赏,可是却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
⑵忠贞之人,真情流露,见人尽忠,内心喜好而激赏,可是却不能接纳别人的忠告。
⑶好名之人,看见别人进步超前,内心喜好而激赏,可是那人若超越自己,则会忿而不服。
因此,同类之人彼此实力悬殊时,会相互援助扶持,依赖共存:当彼此实力相当时,妒彼胜己,会互相竞争而彼此妒害。这就是同类之间的变化。
当人直过于己直,则非毁之心生,这时助直反而成为毁直;当人明过于己明,则妨害之心动,这时与明反而成为毁明,自私的可怕,由此可见。
6、论材必须考虑客观情势
笔者曾说:“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可是努力也不一定会成功。”为什么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呢?因为要成功,除了努力与聪明才智之外,还有环境、机运等客观的因素,因此识人若单以成功来论英雄,那就陷入本段所要谈的谬误——“申压之诡”之中了。
上材之人不受情势好坏的影响,在显达时能够勤谨谦虚,在穷困时能够怡然自得。然而,一般人深受情势的影响,随势浮沉。
当处在伸展的富贵之境时,有财又有势,借着财与势,可恣意周济,建立关系,乃至无善而行成,无智而名立;当处在受屈的贫贱之境时,无财可施与,无势可援助,既不能体恤亲人,也不能接济友人,乃至无怨尤而生毁谤,无罪恶而见废弃。
总之,对大多数的中下之材而言,情势比人强,处于顺境,有人照顾提拔时,容易扬名立万;处于逆境,非但无人照顾,反而有人打击时,再努力也是枉然。
客观的环境既然影响一个人如此之大,因此我们观人察质,仅以成败来论的话,谓发达者为材能,而贫贱者为愚短,这就不正确,必须从质性、情势、机运等主客观因素去衡量评估,才算公允。
还有,上材之人进退有节,处富贵则劳而不夸,处贫贱则淡然处之。不材之人进退无节,处富贵则得意忘形,处贫贱则为非作歹。
7、奇特之人难以鉴识
一般而论,识人都是由外在而知内心,亦即从外在的声音、形貌、举动等来研判内在的质性与情欲。可是这一套原则用在尤妙与尤虚两种特殊的人身上,就不管用了,这就是本段所要探讨的“观奇有二尤之失”。
二尤之人,与常人大不相同。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内在的质性。尤妙之人,有真才实学,大智若愚,外表看起来平平常常,毫不出色;尤虚之人,一表人材,能言善道,可是一肚子草包,标准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通常我们观察尤妙之人,会因其形貌丑恶,而疑其浅陋;也会因其率直表露,而疑其厚实。因此而造成遗漏贤才,恨不早早提拔;或是一意孤行,误用蠢才,悔不听信忠言的结果。
至于观察尤虚之人,会因其形貌美丽,而信其巨伟;也会因其巧言令色,而信其真实。因而造成不能预先识别,乃选择错误;或是因一己之成见,乃误用人才。
总之,若智有不及,征质不明,不能识奇,那么不论早拔(破格用人)或顺次(按部就班)都得不到人材。良马奔驰后,众人才醒悟看走了眼;韩信立下战功,威名乃大震,尤妙之人实在不是平常人所能了解的。
世上只有伯乐才能识千里马,也只有英雄才能识英雄,就如同体弱而智高的张良,色平而神勇的荆轲,他们都是难得的尤妙之人,只有刘邦才能看出张良为众智之隽,也只有燕太子丹才能看出荆轲为众勇之杰。
张良与荆轲乃隽杰之士,为众人之尤。超过他们的人,就成为众尤之尤的对贤。圣贤之人,其尤弥出,其道弥远,若不是天下之杰出的人,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识人的层次,因聪明才智的高低而有深浅之分。一般大众只能了智谋胜过自己的普通人才,而普通人才只能了解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才能识尤妙之人,而尤妙之人才能识贤之人。一般大众对胜己的人才,非常佩服,然而对更上一层的第目之度、出尤之良、圣人之教等则无能力识别。
圣人之堂奥←圣人之教←出尤之良←第目之度←辈士之数←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