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远望沈从文先生

[复制链接] 2
回复
70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11 12: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先生离我很远,远到印象极其模糊乃至于虚无。先生本该和巴金老舍他们一起出现在我面前时,却被遗忘,让我懵然无知。在先生的庐山面目渐渐暴露时,我曾有幸离他的文字近了一点,识字渐多时,沈先生的故事悄然无息渗入我的记忆。近日论坛上一些喜爱先生为人为文的朋友,勾起那些琐碎的记忆,整理一下,再次从远处仰望沈先生。



在早年的基础教育中,没有沈先生的一席之地,在高等教育中,往往也只是惊鸿一瞥,轻轻一点。这使一个文学爱好者对于这位文学巨匠近乎无知。直到命运安排我与一位岳麓山下的准湘妹共同生活一段时期时,才有所了解。饮长沙水的那几年,她染上了湘女情结,对沈先生的文字备极喜爱。在与我一起走过的岁月中,常常拿着先生的文集,感染我也去读一点优美的文字,淡淡的愁绪,从中了解先生从声名显赫到寂寂无闻一生。



最初,先生让人惊讶的是不仅仅是他的文字,更多是只上过小学却做过很多大学的讲师乃至成为北大的教授。以小学文凭跻身于诸多国学大师之间,恐怕,也只有先生一人了。先生又是一位很纯粹的作家,自称无任何学位,无任何党派,无任何信仰,只是写作。先生崇尚“自由主义的文学创作”(唐詜语),这使他被迫和朱光潜乃至梁实秋成为一派人物,对左派毫无贡献,乃至对政治亦无贡献。先生纯净而温和的笔触,只能抛却功利以后来读,才呈现了一颗淳朴宽厚的心灵,才使人们从那些精致的修辞中感受湘西的风景湘人的质朴。



先生又是明智的。搁笔行为,以我这样的后辈小子远望揣测,“自由主义”的创作方式在新时代来临以后,已无用武之地,而且,极易被再次误读,乃至成为口实。面对更大的社会变动,历经那个动荡时代的,历经丁玲胡也频被捕的沈先生,清晰的认识到,在变革的大潮中,避开风雨飘摇的必要。“我和这个现实社会要求脱了节的工作,自然难以为继,于是暂时停顿下来。”先生托词如此,这一停顿就是几十年,而且是永远的停顿了。这样的隐退需要极其淡漠的名利之心,需要当机立断的舍得之心。一位当时的文坛宿将,舍弃名望地位,甘做一名展览室博物馆的管理员。自此先生在文坛消声匿迹,隐遁于坛坛罐罐之间,埋头于绢布织锦之中。



先生还是“贪婪”的。中华历史博大精深,文物浩繁如海,常人大量接触顶级文物的机会很少,而先生本来就对丝绸器皿等非常感兴趣,几十年的博物馆工作,使先生“富甲天下”。比如犀角杯,常人能在博物馆里看见一两只已经不错了,而先生却见过三四百只,如此豪富,如此幸运。在人人自危的年代,先生不但成功避祸,而且还能获得这样的“财富”。我真的很愿意替那些屡遭迫害的老作家们羡慕先生。



“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先生如是说。老去的读者自当老去,新一辈的读者还会跟上。喜爱先生文字的人,由文字及人,再由人及文字,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先生的曾经多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提名,他们希望能恢复先生晨星中的一席之地。然而,对于老年的沈先生,潜心于文物研究,已经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独轮车虽小,不倒勇向前。”希望先生的为人和先生的文字,由远及近,一起渗入人心。

沙发
发表于 2007-6-11 14:50:43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在远处偷望,未曾亲近,亦未远离,总感觉,机缘就在未来的正前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1 14:52:03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7-6-13 22:41:3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解读一下“沈从文”三个字的含义,期望能见到更好的解读?

我理解的“沈”字:右边是骄傲的“人”格上肩负着责任,交汇之处为思维的核心,也是思维导图的出发原点,左边不同三点是围绕右边核心价值展开的成果,散落在人们心目中的记忆。

我理解的“从”字:代表与人平等和谐相处而又独立的人格。

我理解的“文”字:以文示意其思想灵魂的理解。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