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读过一篇小小说,写了两个小孩的成长故事。这两个小孩都拥有出色的绘画天赋,但父母教导的理念不一样,两小孩的命运从此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一个小孩的父亲给他一瓶胶水,要他把完成的画贴在墙上。从此,只要人们到小孩的家,就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作品。大家都纷纷夸小孩聪明,有出息。小孩也因此而参加了许多学校和市里举办的绘画大赛,并且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这给小孩带来了无限的荣誉和巨大的光环,不久就远近闻名。然而,30年后,小孩长大了,成为当地学校的语文老师。
另一个小孩的父亲给他一个垃圾筐,让他不满意的画扔到里面。因此,人们最多只能在桌面上看到墨迹未干的半幅画。同样是30年后,小孩也长大了,出人意料的是成了斐誉中外的绘画大家。
尽管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小说的场景依然还牢牢印在我的心中,因为我也一直想不透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同样的起点,同样的教育,结局会差别如此之大呢?随着岁月的累积和阅历的丰富,我似乎有些开窍了。
对第一个小孩来说,他人的认同是前进的动力,也是成长的天花板。这样,他就囚禁了自我,为荣誉而活。一旦丧失了认同感,或者认同感达不到高度,他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失去开辟未来的动力。
对第二个小孩来说,自我的认同是前进的动力。这样,他就解放了自我,为自由而活。只要思想有多深远,舞台就会有多宽广。处处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就是他自由驰骋的天地。
类似的故事,在王安石的《伤仲永》里也可以读到,我们身边的案例也不少。这里面会有很多解释,我的理解是能为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为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