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ocq1208在2007-2-7 23:46:09的发言:
2、思想的产生和演变。我们喜欢安定、和谐,但只有冲突、危机、动荡才能激发人类深层思考,这就是为什么乱世能更多的出思想家、哲学家的原因。这真是人类的一个矛盾,本身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哲学问题,乱世出思想家、哲学家,盛世出经济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拯救人类的人;经济学家、科学家却可能是毁灭人类的人。不过,对于个人成长来讲,经历一些危机和挫折,确实是让一个人成熟和进步的有效手段。
飞猫回复:
磨剑兄的这个论点说得非常好,这就是“乱世出英雄,乱世出哲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今天这个世界所谓的英雄,主要是指他在社会中立了多少言、多少德、多少功而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英雄吗?!
圣人大过,贤人小过,庸人无过。人们除非历经了许多大错和教训,否则无人能够变得伟大或更优秀。(案例:毛主席称不上圣人,但其一生英明神武,富于远见卓识,可惜晚年依然犯下大错)。
英雄只有在乱世之中,才能有较多的机会、足够大的平台展示他“立言、立德、立功”的智慧、道德和才能,而不会像在盛世里受到什么过多的发展限制。例如古代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六国的时期,优秀的英雄们、哲学家们,层出不穷。历史,往往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 古有云:“不知古,焉知今?” 我们也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正确的认识今天;我们也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
每个人对历史、对管理之道的不同见解,将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形成千万种不同的行为结果。
历史,是今天的过去;今天,是历史真实未来的展现。 历史,是真理的母亲,是生活的镜子,是社会进步的阶梯。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尤其酷爱古今史书,并对许多古书作了不少点评。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历史知识,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我们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这三点对伟人毛泽东的成长和中国革命的影响力之大!
人们学习历史,学习思想理论,是为了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启迪思维、加宽思路、增长智慧,从而在人们的心中起到“劝善明恶、记功司过、察往知来、激浊扬清”的良好作用,使每一个人能在错误、失败、选择和机遇中成长起来,在博奕交锋之中成长起来。 比如:我们要修一座水坝,就必须了解该河段洪水的历史记录,这样才能确定水坝的各种参数。现在经常提到的建造可以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大坝,有人会想为什么不能设计成能抵御千年一遇的洪水呢?但是设计提高一个级别,成本就要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在成本和标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设计者凭什么来确定这些标准呢?那就要依靠历史。
然,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明原有的巨大影响力正在日益失落和被抛弃,西方文化正在日益侵蚀、占据中国人的大脑、思想阵地和行为生活(例如肯德鸡、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圣诞节等),中华五千年文明难敌好莱坞。中华文明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昨日之黄花,实值得大多数人深思与警惕。 观今日,关系中美未来命运发展格局的世纪金融之战已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不可避免之。让人不由感慨:“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知识爆炸、人才至上的21世纪,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以全球为舞台的逐鹿天下的大竞争时代!
对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人们需要有一个起码的了解、研究,需要有更多的人将其正本清源,需要有更多关心、研究中华文明的学者专家、官员首长、人民爱好者,中国人才能谈得上进一步承传和光复中华文明。毕竟,中华文明经历了怎么样的起源、演绎、进化、升华……的具体过程,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知之甚少,又从何高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播华夏之文明,开万世之太平”这样伟大的高调呢?又凭什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呢? 相反,今天的中国,不少政府官员、学者专家媒体们《中国·大国崛起》的论调已高唱入云,其实这恰恰是对他们自己、对当权者一种可悲的绝妙嘲讽!唐太宗的历史故事,会在今天的中国重演吗?或者说两者虽有雷同之处,但其发展结果却大大不同呢? 对此,飞猫不由浮想起阿里巴巴CEO马云曾经说过的话:“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完善奖励制度,勇往直前,正确面对竞争,能够实现任何企业的增长……,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靠的不是一个Leader,而是每一个员工。我不承诺你们一定能发财、升官,我只能说———你们将在这个公司里遭受很多磨难、委屈,但在经历这一切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成长,以及怎样才可以打造伟大、坚强、勇敢的公司。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要用胸怀去对付。男人需要胸怀,女人也需要胸怀,男人的胸怀是被气出来的,是冤枉出来的。” …………
盛世里的人们往往贪图安逸享乐,畏惧风险与失败,不愿创新尝试新事物,讲究森严的等级秩序,按步就班、循序渐进的发展,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生活与工作,有点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一样。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与诸多正反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天性中有二大弱点——“畏惧与懒惰”,在不断的重复着。历史,往往会惊人的不断重复着。
古今豪雄,善始者繁,克终者寡。英雄,多半出现在乱世,也只有在乱世中才是真金不怕火炼的英雄。毛主席有一句话说得好:“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闯王李自成贪图安逸享乐的下场、没有穷将剩勇追穷寇沽名钓誉的西楚霸王项羽、荒唐执政的秦二世胡亥的短命王朝……,就是“高贵者最愚蠢”的历史见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苏秦悬梁刺股、陈胜吴广起义、毛主席的英明远见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火……的故事,就是卑贱者最聪明的历史见证!正所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成败在谋,安危在德。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乱世变数大、不确定因素多,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机遇和挑战并存。所以有智、有德、有才之人容易崭露头角,获得明君伯乐们的青睐;盛世则不同,因为和平安逸,社会等级秩序森严,按步就班,循序渐进,英雄们要想脱颖而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会受到诸如资历、学历、裙带关系、道德品质、自身某些条件不合于世……等等的限制,因为就算缺了你这个英雄,人家还是活得滋润,国家企业照样转嘛。乱世出英雄,时势(这个时势主要指天下百姓)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例如周文王讨伐纣王……等故事),正反相生,矛盾统一。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唯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嘛!
毛主席称古之曹操是一位真英雄。但是他在当时被认为是窃国大贼、一代奸雄,为许多人所否定。事实上,他是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社会的进步、天下百姓的生存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有效保障。他是被奸雄化了的“乱世英雄”,这是当时世人庸俗思想的偏见。
古有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如其时不遇,则没身而矣,田园养老罢了;若能乘时乘势而起,则能创大的功德矣。
昔日三国的曹操,能崛起于孙权、刘备等诸英雄之上,皆源于他能得“天时、人和”之利也。天时,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和,指曹操求才若渴,几次在全国范围内颁布《求贤令》征集人才。所以,曹操能建立如许的大功业,非偶然之因素也。但如果当时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客观环境,没有周天子弱、诸侯强的势力格局,曹操焉能成为一代历史英雄乎?恐怕也多是田园养老的命运格局。
…………
李广是陇丁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他家世世代代擅长射箭,李广也以善射出名。汉文帝的时候,李广在一次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了战功,被提拔为皇帝的持卫官。李广经常陪著汉文帝出去打猎,他那百发百中的箭法,每次都使汉文帝满载而归。汉文帝很高兴,他曾经对李广说:“可惜你生在今天,只能陪著我打打猎,要是你生在高祖那个时候,封个万户候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故事深刻的折射出乱世和盛世的环境格局,导致英雄们的命运也是大为悬殊的。盛世时期的各朝各代都有能人高手,例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一生任侠,深得皇上之器重,却常常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只能在盛世做个大诗人。谋定天下的张良,其师黄石公也只是田园归老,没身而矣。太多的事例,枚不胜举。
一般而言,乱世里的英雄多以“客观实际、任人为能”为检验标准,而盛世的英雄大多是以个人喜好、任人唯亲为检验标准。当然,凡事有例行也有例外,这里只要指概率而言。英雄在乱世有更有机会展示自己,明君伯乐也倾向于大力选拔人才,只要你有智、有德、有才就行,能为自己和周围人带来更多利益和光明前途。而盛世则掺杂了较多的人为及社会环境因素,若有幸能遇到明君伯乐,英雄还有机会发挥自己。否则,其命运格局要么田园养老、没身而矣,要么被枪打出头鸟……。枪打出头鸟……这一点,古代的韩非子在《韩非子·说难第十二》中说得很好。 在此,飞猫不由想到了古代李斯“粮仓硕鼠”选择积极环境的优秀哲学思想。可惜的是,李斯大人忽视了“选择良师益友”的优秀思想,也是同等的重要、同等的明智。飞猫浅以为:一个人若能真正知道并选择积极的环境、选择自己的良师益友,则其人生多能获得成功矣。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成败在谋,安危在德。说之易,行之难。
…………
圣人大过,贤人小过,庸人无过。
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称之为“学园之灵”,恩格斯称之为“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被西方人奉若神明,他本人也被奉为绝对权威,他凭着“自信的直觉”,做出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这种观点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
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数学教授伽利略,邀请比萨的一些学者和大学生来到斜塔下面,他和他的助手登上斜塔,让一个重一百磅和一个重一磅的铁球,同时由塔上自由下落,轻的和重的几乎同时落地。伽利略把实验重复一次,结果仍然相同。伽利略的实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臆断,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伽利略发现了真理,但却触怒了比萨大学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他们攻击伽利略胆敢怀疑亚里士多德,必定是圣教的叛徒。伽利略被赶出了比萨大学,但他由于这个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当时他刚26岁,是他当教授的第二年。伽利略,1564年,出生于意大利比萨市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581年考入比萨大学,遵从父命学医。在大学里,伽利略深深地爱上了数学,在宫庭数学家里奇的悉心辅导下,他把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结合起来,获得了精密的测量方法,发明了用以测定合金成分的“液体静力天平”,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1589年夏天,他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年仅25岁。
21世纪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对亚里士多德“自信的直觉”奉若神明呢?!正如亚里士多德自己说过的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1 13:54:3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