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面向21世纪的生产模式

[复制链接] 0
回复
98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5-9 09: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向21世纪的生产模式

1.计算机集成制造( CIM)

80年代以来,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缩写为 CIM)的研究与应用成了生产领域的热门课题。 CIM的目标是要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即集这些职能于统一的、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中。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导致生产活动从技术到组织管理的重大变革。

2. 精良生产 (lean production)

该模式是对日本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生产系统的总结,它具有以下特点:

( l)生产的主要任务和责任下放到具有多种技能和相互协作的工人组成的工作小组,组织管理层次和手续大为简化。

(2)采用准时生产制(just-in-time,简记为 JIT),实现了高效率;低库存的多品种混合生产。即上道工序只在下道工序需要时生产和准时提供制品。

(3)团队工作( team work)和并行开发是产品开发的主要形式与工作方式,大大缩短开

发周期和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可销售性。

(4)与用户保持长期的密切联系,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精良生产系统与大规模生产系统相比,大大提高了生产系统适应环境变化和需求变更的能力。

精良生产系统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的转折时期,是从传统的大规模生产系统到个性化大量生产系统的过渡模式。

3.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

该模式是1991年美国国防部投资的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一种在工业先进国家已崭露头角的新的生产模式。这是一种直接面向用户的不断变更的个性化需求、完全按定单生产的可重新编程、重新组合、连续更换的新的、信息密集的制造系统。这种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变更有敏捷的响应能力。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使用户满意。生产系统的敏捷性是通过技术、管理和人这三种资源集成为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实现的。敏捷制造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 l)以强大的信息交换能力为基础的虚拟公司( virtual corporation)成为经营实体的主要组织形式。

(2)模块化的插件式、兼容式的组织机构和生产设施使得企业在组织和技术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以根据需求的变更进行重新组合。

(3)以紧密合作为特征的供应者、生产者与买主之间的联合网络。

(4)销售信息和用户使用信息可通过信息网络直接反馈到生产决策过程中去。

(5)并行工程和多功能项目组是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与组织形式。

(6)有知识的人是敏捷制造系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该系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并且强调不断对人进行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4.企业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缩写为 BPR)

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企业流程再造( BPR)是企业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的重大变革,可以称为走向信息化时代的企业革命。 BPR对工业化时代关于生产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根本变革,是信息化时代生产模式变革与发展的推动力量。 BPR不单是针对工业企业的, BPR的原则和方法适应于各类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按照美国学者哈默( M. Hammer)的论述, BPR是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并剧烈地改造企业流程,以求在企业效绩上,例如成本、质量、效率与服务等达到极大的改进”。 BPR的工作内容主要有:

( l)打破职能分割,按企业流程改造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由分工论转向集成论;

(2)减少管理层次,下放权力,组织扁平化,按项目确定流程,实现劳动力的动态组合,在企业活动中领导是教练,职工参与管理;

(3)团队组织和并行工作是企业劳动组织的主要形式;

(4)重视人的素质而不单是技能,由重技能培训转向重教育;

(5)工作业绩考核重结果而不重工作量;

(6)信息系统是 BPR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应保证企业各部分之间和企业与用户、企业与合作者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工作高效率。

根据西方1994年统计,69%的美国企业与75%的欧洲企业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 BPR。虽然目前对 BPR的内容与效果评价不一,但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企业要进行彻底改革这一点已无可辩驳。由 BPR推动的企业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的变革,将为信息化时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开辟新的道路。

5.分形工厂( fractal factory)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复杂多变,企业静态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分形工厂由具有自相似、自组织、可相对独立运转的单元“分形”( fractals)组成。其结构是动态的和开放的,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和自我发展能力。’分形工厂的动态组织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团队组织形成的面向流程的人的网络十支持项目组的快速响应的信息网络。

6.仿生制造系统( biological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 BMS)

该模式模拟生物器官的自组织、自愈、自增长与自进化等功能,以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并保护自然环境。

7.自主分布制造系统 (autonomous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 AOMS)

该模式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具有智能,各模块独立运行并通过信息网相互合作,形成虚拟的制造系统。

上述各种生产模式从不同侧面与层次描述生产系统的特点。图示的模型是综合反映多种生产模式的内容与特点的未来制造类企业的模型。

本站创建于2000年11月15日,由东大305工作室设计与维护 Copyright © 一线天 All Rights Reserved 2000/11/25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