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资本管理] 关于全球化的预测总是不可靠

[复制链接] 0
回复
6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17 15:1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是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与哈佛商学院商业史讲座教授杰佛瑞·琼斯(Geoffrey Jones)的一次访谈。访谈主题,一面眺望未来,一面回顾过去,观察全球商务。琼斯质疑“世界是平的”这一说法,他设想从100年后来看世界,仍对我们身处的现状抱持着希望。谈话摘要如下:

《哈佛商业评论》问(以下简称问):我们可以从近代商业史,看出全球化的趋势未来会怎么发展吗?

杰佛瑞·琼斯答(以下简称答):首先务必记住,关于全球化的预测总是不太可靠。19世纪时,每个人都认为,全球化会让更多地方都创造财富。即使是马克思(Karl Marx)也抱持这种看法,他对英国将印度纳为殖民地带来的好处,雀跃万分。结果并非如此。

许多人认为,现阶段的全球化将为人类带来很好的结果,因为在现代,知识和资本正跨越国界流动,所以这一次,全球化更会散播财富。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断定真是如此,除了印度和中国等地的确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说也奇怪,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应该能使知识快速散播开来,实际结果却正好相反。知识和财富不只在地域上集中,也似乎会比1914年以前的世界更集中。而且现今的世界远不如1914年以前的世界那么“扁平”。

问:为什么资讯的散播越来越容易,知识却反而集中在某些地方?

答:不管资讯科技的功能变得有多强,知识和财富的散播和应用方式,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的邻近程度。聪明人总是喜欢和其他的聪明人在一起。而且,他们希望有某种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机制与文化环境。

李察·佛罗里达在他著作中谈创意人才群众的方式,就探讨了这个观念。约翰·史立·布朗和保罗·杜奎德合写的《资讯革命了什么?》(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一书也一样。财富和知识会留在某些种类的人和机构达到关键数量(critical mass)的地方。以金融服务为例,数十年来的发展显示,如果你想要参与这一行,最好待在伦敦或纽约,这两个城市在金融业的重要性显然有增无减。

问:但是从经济面来说,国界不是比以前更容易穿透吗?

答:绝对不是,和19世纪的全球经济比起来,根本不是这样。人们对原产地的观感,也大大抑制财富的扩散。

即使你有很棒的新品牌或服务,却在“错误的”地方生产或设立总公司,也会面临很大的障碍。我正在研究化妆品业,有一点很清楚:任何人如果想在巴黎或纽约(也许还包括另外少数几个有利的地点)以外的地方设立化妆品公司,一定会面临很大的信誉问题。

当然,人们对一个国家拥有什么能力的看法,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例如,战后人们对日本制造能力的看法和今天的看法就有很大的不同,但这得花上几十年的光阴。大部分创业家没办法耗上五十年,等待人们的态度改变。

问:你认为100年后的历史学家,会认为今天的环境对未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

答:我想,许多人会说,此时是中国与印度拉平与西方文明巨大落差的时刻。回顾1700年,西欧与印度、中国部分地区的生活水准、科技、所得,可能大致上相近。

姑且不论确切的起始点是什么时候,总之,在工业革命之后,东西方的经济开始出现鸿沟。结果出现了19世纪西方的帝国主义,后来更因为“美国世纪”的科技成就,进一步扩大西方的领先差距。印度和中国显然正在崛起,成为制造和科技领域的强大力量。纵使它们的兴起掀起一片热潮,但财富的差距不会很快拉近,甚至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拉近差距。但100年后呢?我们将看到,西方称霸世界的时刻,只是历史上闪烁的一个亮点,虽然重要,却也短暂。

我想,未来的历史学家也会说,我们这时终于了解:我们经营企业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冲击、资源分配不公平、未能保障和丰富人的生命,以及我们的所作所为,大都是琐碎小事等方面来看,都无法永续发展。我们希望100年后人们回顾现在的时候,会说:“那时候,他们终于懂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