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边城旧忆——乞讨者

[复制链接] 6
回复
89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12-9 15:5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边城旧忆——乞讨者

在乌鲁木齐这座北方城市已经生活三年了。回想起这三年的生活经历,我觉得自己象是一个乞讨者,一个向生活乞讨的人。打工,挣钱,努力地让自己活下去,走向未知的明天;我又觉得自己活得很自在,我走遍了中国西北最大的省区,中国最边远的的省区。我时常在想,我为什么到中国的最边缘地带来?难道我自己已经被边缘化了么?我很难于找到答案,我也无法为此得到什么答案,因为我的生活我感觉一直以来都是在十分茫然中继续。

我不愿提及大学时代。大学时代带给我的,除了年少轻狂,没剩下什么东西。带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我到了上海,进入了西门子公司,但除了高工资,我还是没有得到什么;上海是一座十分繁忙的城市,让我活得十分紧张,我必须时刻担心我的职位是否被别人代替。但乌鲁木齐却又十分清闲,懒散,我又感到一种百无聊赖,一种无奈。但是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我必须工作;在我对这座城市终于有了一知半解时,我成了这座城市中第三大广告公司的策划总监。

我想不起来我是怎么进入这家我一直期望进入的广告公司的。只记得那个总经理带着一种看似和善的微笑——但眼镜片后明明白白的有一种鄙夷的目光——询问我有关创意、媒体的一些知识,打听有关上海的广告业发展状况——看来他对我的来历仍有一点尊重——我的起始月薪是1500元,达到了这时期乌鲁木齐的高薪水平。

坐在我宽大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我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我召集策划部的7名员工开会,安排布置一周的工作,商议给客户报送的促销活动方案和广告片的文字稿件。另外,我对几家长期合作客户的方案我亲自创作。

打开窗户,面对车水马龙的市景,看着忙忙碌碌的行人,我长长出了一口气。哦,又该下班了。

拿上我的公文包,看了一下还在加班的其他同事,我照往常一样,准时离开办公室。我一般不去管总经理下班没有,而我总是准时上下班,保持我在外企的习惯。

走在中山路上,我没有任何思绪。我仿佛听不到周围喧嚣的车声、叫卖声。我习惯性地在十字路口停下,在报亭买了一份晚报。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传进我的耳畔:

“行行好吧,给一毛钱吧,给您磕头了……”

寻着声音看去,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坐在地上——准确地说,是坐在一条麻袋上——那个麻袋套在他的下半身。可能他是残疾。

看他的相貌、眼神,我直觉他不是那些以乞讨为业的专业乞讨者,而是一个生活无着的赤贫者。他应该得到帮助,但是这个世界仿佛把他抛弃了,他的存在与否,或者说他的死活,对这个世界都无关痛痒。周围的所有人,警察、商人、职员、干部,等等等等,都无视他的存在——谁去关心一个讨饭的呢?跟自己有一毛钱的利益关系吗?

我走上前去,掏出刚才买报纸找的零钱,放在他面前的破碗里。碗里有零零碎碎一些毛票。那个碗破了一个很大的口。

我趁他还没来得及磕头时迅速转身离去。我不想接受他的跪拜。我觉得我难以承受。以我的年龄和他相比,我觉得我比他的儿子还小。

回到我的房间里,我疲惫地躺在床上,拿枕头将自己捂上。我不愿想自己,更不愿想到那个乞讨的老者。

我养成了这么个很奇怪的习惯,每天都要在下班的路上在乞讨老者那里停一下,放下五角或一元钱,迅速转身离去。虽然我明明听到他的什么说话声音,无非是好人一生平安之类。我宁愿我听不到。

夏天很快就过去了。飒飒的秋风无情的扫着地上的枯枝败叶,哦,我该加衣服了。我到商店买回一件毛衣、一件大衣,十分合身,穿着它上班,我确实感觉好多了。

我象往常一样,还是在街角的报亭买报纸,然后到那老者那儿,放下钱,迅速转身离开。

忽然间,我一下子觉得仿佛少做了一件什么事。但我百思不得其解,我不知道我忘了什么。

一天一天就这么过去,我习惯的在我的日常生活里加入乞讨老者这么个生活内容。我总是在买完报纸后,丢下五毛或一元钱,转身离去;而老者总是在我买报纸时,就已经坐直身子,停止跪拜;我们之间似乎建立了一种什么默契一样;我有时候在买报纸时都觉得十分可笑这种默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啊,我有时候自己都十分糊涂自己的作为,我是不是应该去民政部门,为老汉找一个生活有着落的地方。

又下雪了,寒冷漫长的冬季又来临了。人们都穿上羽绒服、风衣,以及各种各样的保暖的衣装。有谁会管那些仍在寒风中郁郁独行的乞讨者呢?

每天我都听到,今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多少多少亿,今年解决了多少下岗再就业,多少人达到了小康……可有谁告诉我,今年又有多少人从农民、手工业者沦为乞讨者?又有多少城市居民从工人转眼变成无业游民、甚至铤而走险呢?

我找不到答案,相信很多人也和我同样找不到答案。

又是一天工作结束了。下班。出门。出写字楼。上街。雪很大。我习惯性的买好报纸,掏出五角钱,走向老者常呆的位置。

我楞住了。地上除了麻袋、破碗还在,没有人。奇怪的是,还有一只鞋。已经覆盖上一层薄薄的雪。

我茫然。拿着钱的手在冰冷的空气中快要冻僵了。我才意识到我应该回家,应该忘掉这件事。因为老者已经不存在了。他的死活没人知道。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慢慢习惯于没有老者的存在,我依然在那家报亭买报纸,回家,做手头未完的工作。我依然在工作中重复自己机械的生活,一天又一天。

十天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本报讯:今天在本市光明路地下通道,市政管理人员发现一乞讨者,无证件,由于天气寒冷已被冻死。目前死者已被送往市殡仪馆,希望市民有知其家属者速与本报联系。联系电话是:0991580143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4-12-9 16:01:5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的一则消息是:

本报讯:昨在本市扬子江路某酒店,市民张某及其好友一行共七人聚餐,因暴食暴饮导致张胃部贲张出血,幸送医院及时未导致后果。本报提醒市民圣诞节期间聚餐应注意饮食,不应过量饮酒。

2002/12/26 于乌鲁木齐

板凳
发表于 2004-12-9 19:31:2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帮助没有依靠的人的,政府应该有这样的福利机构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食宿,我们的税收哪里去了。

4
发表于 2004-12-9 20:43: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保重。。。

5
发表于 2004-12-11 10:17:56 | 只看该作者
每当看到一些有感动的故事都不想去回复,因为有同感,但回复不出什么。
6
发表于 2004-12-11 10:47:41 | 只看该作者

政府还有点作用嘛,通知认尸!

可卑的体制!

7
发表于 2004-12-12 11:06:3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ohome在2004-12-11 10:17:56的发言: 每当看到一些有感动的故事都不想去回复,因为有同感,但回复不出什么。

亦有同感,每每看到这样的故事,才发现个人力量的渺小,我们能有的除了感动还能有什么呢?

很无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