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民营企业的能量损耗问题[原创]

[复制链接] 7
回复
12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3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民营企业的能量损耗问题,最先是起源于一种强烈的感觉

大凡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都感到比较累。最累的是老板,其次是管理层,再次是基层员工。如果老板不是被强烈的创业心所驱策,职业经理人不是因为选择空间太小,员工不是因为生计艰难,大家恐怕都会骂道“做这个劳什子为什么?”!

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即民营企业都有机制上的优势,人家搞社会主义,它搞资本主义,甚至是早期的资本主义;民营企业还有资源上的优势,很多能在江湖上行走的人士多半是有两把刷子的;其次,民营企业还有契约上的优势,这种契约上的优势直接带来的是大量的无偿加班,较低的劳动补偿等等。

但是反观民营企业的产出,我们觉得并不是期望的那么高(不能简单地和国企比,国企不算企业)。尤其是规模上升之后,民营的效率损耗是十分惊人的,在某些方面甚至不亚于国营企业。除了成长的沉重之外,死亡率畸高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

高投入没有带来高产出。这个现象是否说明了民营企业由于其形式和机制的问题而导致了能量和效率的损耗呢?

以上问题我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在此略加陈述,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同探讨。

第一,由于企业过于人格化,难以完成从感性思考向理性思考的转变。

民营企业始于单个或数个创业者的艰辛努力或妙手偶得。这种初创和运营都深深地依赖于创业者的经验。而企业只要正常成长,一般会快于创业者知识成长的速度。譬如老子和儿子,儿子的学识最终会超过老子,这在青春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社会规则会对这些矛盾加以调和,最终使二者达成均衡。在企业中就不存在这样的机制。因此企业的成长会使企业家感到焦虑痛苦。

第二,以控制为主导的管理宗旨损害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有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说明了控制和防范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这种社会意识当然也会严重地影响到企业内部。在流程设计、权力分配等方面过分强调控制,如单纯从事控制的部门,着眼于控制的职能和环节设置等,甚至还有对控制人员的控制等等。这些职能都不直接创造价值,相反,还对价值的创造过程有一定的干扰。我们曾经考察国际性公司的控制体系,发现大而化之的情况较多,其严密细致远不如民营企业。

第三,对权力(信任)的爱惜基于对金钱的爱惜

我们把权力稍加抽象,看作是信任的一种形式。
倘若我们把权力+金钱看作一个人总体欲望,则权力多给一点,金钱就可以少给一点,反之,权力给得少,金钱就必须给得多。
权力的另一面是信任,与信任有关的合作的长度、深度、达成合作契约的成本等等。透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表面上的契约优势背后,是巨大的契约劣势。由于不能建立高度的信任,老板和员工都要花费大量成本建立危机控制机制。

第四,对创业情结的迷恋

我接触过一些民营企业,不少已有相当规模,但在心智模式上大都没有走创业期阶段。尤其在文化方面有明显的体现。比如:
A、没有连自己也相信的信条;
B、没有共同遵守的规则;
C、职业人员很难进入权力的“核心”;
D、有那么几个人很牛逼;
E、一般都要求别人“奉献”。
等等。

第五,对过错比较敏感,对价值不敏感。

由于过错比较容易识别,因此对过错的纠察十分重视,而价值由于其隐秘性和滞后性,常被忽略。由此造成的情形是企业中的惩罚机制多于奖励机制。大多数人都挨过鞭子,有过“屈辱”,因此不犯错误是最高的戒条。当然,我们清楚,仅仅不犯错误,并不能创造价值。

其它的因素还有一些,时间关系,不再赘述。

以上因素,使得经营民营企业或在民营企业中工作都觉得很累,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能量损耗。

诸位从事咨询工作的朋友,如果在作企业诊断时候把这几条加进去,多半错不了。

[em0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6-3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
“第三,对权力(信任)的爱惜基于对金钱的爱惜”中“基”为“甚”之误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