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在于创造了制衡权力、控制垄断,给个人机会的机制。制宪会议的过程,虽然存在诸多偶然性,在大多数时候反映的是利益之争而非对大义的追求。但允许各方充分发表意见,允许思想的碰撞与磨合,允许基于原则的妥协,创造了这部有活力的开山之作。
辩论过程中自然流淌的智慧、勇气、责任令人神往,穿插其间的尖刻、愤怒、固执也颇有意趣。具体到操作层面的体会主要有四个:
1、可以因为认同理念而否定自己,但不为了保全面子而见风使舵(这在中国好象特别难);
2、为了最终的目标,有策略的妥协是艺术;
3、决策前的讨论应坚持已见,决策后的执行须口径一致;
4、让思想为公众接受,需要有力的宣导。如果没有权力支持,的确很考验个人的魅力。
P19 作为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甚至还有点平庸的人。……历史和人民选中了他,主要因于他的人品。他的诚信无懈可击,他的公正自始至终,他的良心使他的决策丝毫不受个人利害、亲缘、好恶等因素的影响,何况他还有与诚信、公正和良心密切相连的另一种美德----审慎。
P108 为了控制立法部门,你得把立法部门分解;为了控制行政部门,你得把它合一。
P109 至于设立参议院的目的,则有两个:一是保护人民不受治理者的压迫,二是保护人民不受转瞬即逝的思想的诱惑。
P113 联邦议员不得担任任期内设置或加薪的联邦文官职务,联邦官司员在任期内不得担任议员。
P114 行政官有权否定立法,但参众两院可以分别以2/3多数再否决。
P117 防官如防贼,防权如防火,防权力的滥用如防洪。
P124 我们知道,9月12日提出的宪法成稿,是一个妥协的产物……麦迪逊在会议过程中不断调整态度,转变立场,以求适应事情的变化。这种做法你可以说从善如流,也可以说是见风使舵,还可以说是放弃原则,但非如此不能达成政治妥协,而如果没有妥协,也就没有政治。
P127 年纪越大,越倾向于怀疑自己的判断,更尊重别人的意见。
P128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在外面窃窃私语。我的话语在此四壁之内诞生,也将在此消失。我不希望每个回到选民当中去的人,都向他们报告自己的反对意见。在世界各国和我们人民中间产生高尚效果和巨大好处的,只能是我们的全体一致,不管这种一致是真实的还是表面的。
P149 立法机关作为“人民代表”,完全有可能以人民的名义侵犯和剥夺公民个人的权利。
P158 这些“国父”在我看来一点也不像领袖的,就像他们的会场一点都不庄严神圣。他们没有撰写过《建国方略》之类的伟大著作,也提不出什么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除了多少还能使用诸如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公民权利等有限的几个词汇,他们好象也没什么政治理论、远大理想、主义主张,更谈不上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他们的自我感觉并不良好,对制宪会议能不能成事底气不足,还有人干脆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管投票,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也主要是在讨价还价。这样一伙人,居然能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制定出来以后还能维持二百多年不变,这真是个奇迹。
现在看来,事情可能好就好在这些领袖们当时都没有什么宏伟理想和绝对主张。理想是有的,但不宏伟;主张也是有的,但不绝对。不宏伟,就能务实;不绝对,就好商量。《联邦宪法》就是“有话好好说”商量出来的结果。能够商量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家都不指望完美。这些简单、朴素、实在的人都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能做到最不坏,就是最好。
P159 妥协并不等于放弃原则,更不等于没有责任感……他宁愿把自己这把老骨头埋在这个城市里,也不愿意看见制宪会议就这样如鸟兽散,陷他的国家于不堪。
P160 妥协与原则共存。王希《原则与妥协》(北京大学2000年版)
推荐看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