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木人兄的《多少事与愿违》,感触良多,历史如此,大环境如此,周遭很多事也大致如此。
为什么有好的出发点,却总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呢? 为什么无法对行事的过程做有效的控制呢?我想,就个体而言,我们能否一起把这件事情弄个明白?
首先,确立行事的几个要素:
1、目标
2、限制条件
3、合适的操作方法
4、反馈
5、精力
再对这几个要素的内涵进行分析:
1、目标:确定一个或几个目标。要求定义清晰、可测量;
2、限制条件:达成目标所必须遵守的一些条条框框,如时限、费用、可利用的资源数量等。要求明确、具体,最好量化;
3、合适的操作方法:包括完善的计划、侧重点、顺序的安排、时机、切入点、资源的搭配方式、节奏的控制、控制的手段、因果关系的平衡等。要求可选方案最优化;
4、反馈:对行事过程的真实情况反馈。要求客观、原始、实时、多角度。
5、精力:指对此事所投入的有效时间的总和(所有我用“精力“而不是”时间“)。要求:当然是越多越好。为什么加这么一条,因为个人感觉这是五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条,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投入最大精力,绝对是成事的一大要诀!
接下来好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
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这也符合墨菲法则。所以,首先在于一种平常心。
有了平常心之后就可以比较好地面对得失成败。
然后有策略地趋利避害,尽可能地功德圆满。所以,对我来说不存在几率这样的事情;只要用心努力就好了。
对KIMI兄的霍达很是佩服。
在商言商,社会需要进步,企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进取,如何才能有策略的趋利避害,也正是发起本次讨论的目的
惭愧。只是个人取向而已。不过,如何“尽可能地功德圆满”才是我的重点。
天呢,虽然出现状况时经常捉摸那种解决方式是最佳的,但是,用公式计算,还从来没有试过,不过说实话,事情一旦发生,那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计算呢
天呢,虽然出现状况时经常捉摸那种解决方式是最佳的,但是,用公式计算,还从来没有试过,不过说实话,事情一旦发生,那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慢慢计算呢
这种公式是拿来做模糊计算的,可以查看你做事方式的优缺点,有无明显缺限等
为何总是“事与愿违”?
这个题目太大了,大得不着边际。小到买件衣服,大到建立和谐社会,内到研究地球内核物质,外到探索外星文明,微到研究个人内心世界,宏到处理国际关系,凡此总总。
往大处讲,我们人类做的所有一切事情和活动,都是为了事与愿同,让结果和我们的目标达成一致。
其实主要涉及几个因素:
1.目标:
目标的制定和目标分解。
制定好目标并把它分解成一个一个活动,这个可以参考项目管理领域关于WBS(工作结构分解)的书籍。目标细化成可以一步一步去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可以去控制的活动。
我们之所以事与愿违,往往因为我们不知道要完成哪些努力,做完哪些活动之后才能达成目标。我们的目标没有分解到可控的地步。要么遗漏了很多内容,要么分解的结果还是一块大骨头,啃不动。
比如:我要登上月球。这个大得不着边际的目标,最后还是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搞了无数的目标分解,把它分解成造螺丝钉、准备氧气瓶等等这样数以百万计的超级小目标之后,结果实现了。
关键词:目标分解成动作,WBS(工作结构分解)
2.手段:
手段,就是工具和方法,思维方式等等,不多说。
3.资源:
人力资源和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质、精神资源,社会资源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获取这些资源,来实现目标。
4.环境:
实现目标过程的环境是怎样的?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哪些是已经因素,哪些是未知因素。都一一分析。
写到这里,好像把目标实现过程写成了项目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方法了。
看来这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相同的,这样符合现代项目管理思维——一切皆是项目。
嘿嘿,阿懒计划把日常行为变成一个由各种小模块组成的项目来做技术处理,执行成本会不会太高?[em07]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