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油炸科龙董事长MBA培训班 [打印本页]

作者: 寒山    时间: 2006-10-8 23:11
标题: 油炸科龙董事长MBA培训班

油炸科龙董事长MBA培训班fficeffice" />

《科龙MBA“英雄”谱》开了头才发现接下来的文字如此难以继续,所以我在一方面继续欣赏大富先生的大作《真实的科龙》时,生出该用同样记录事实的笔触描写才是更可取的思路的念头,在这一念头冒出的时候,同时意识到自己其实缺乏素材,无论是记录细节还是描述个人的成长,在记忆中可成型的文字属实寥寥。

而又因为要记录这一群体,在自觉不自觉的过程中把自己拉回对科龙MBA培训班的艰难回忆,同样是大富先生的网文《大话顾雏军科龙MBA培训班》虽因与自己的探讨中产生,却在更大程度上将自己拉入MBA这一培训体制合理性的思索上。而读者诸君,更应该了解这一培训班的运作始末,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关注这一“英雄”榜单的人物。

简单的讲,该培训的模式是在请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各校MBA经历一个类似实际操作性质的培训之后再任命具体职位,比如营销培训班是先在一个小的环境如县城操作一个小的市场,而在三到五个月后,经历一次述职或者说是董事长的指点后再操作一个更大的市场,如一个地区或几个县,再经过述职后由董事长决定分配具体职位。

时至今日,我作为已经远离这个团队的一员,显然应该比当初更有勇气和理由来承认这个培训班运作模式的失败。但事实是当初在体制内时,反而与大富先生今日的观点更加一致,而在又经历了几家公司之后,在不断反思后却发现仍是一个并无绝对正确解的事实后反使自己更感疑惑,反而逐渐失去了承认当时失败的勇气。

To be or not to be,个人在生命过程中碰到的疑惑在企业管理中仍会碰到,经营策略、培训策略的选择上固然会有高下,但具体到个别的企业,却无法立分好坏。

而非常欣赏的思想者王怡曾经在一篇文字中的话语“生在牛粪上,也可以开出鲜花来”的论述更让我觉得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能否开出鲜花仍全在自己的努力,温室中亦有残枝。当然不是准备替这个培训模式辩解什么,而这样的探讨又把文字的方向拉向了个人的成长。而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我的理解,培训只是个人成长的外力,只能对个人成长负很小的责任,无论是否企业的培训,所谓个人成长必由个人自己决定。而且相对来说这是个更大的问题,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便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即便西方的高等教育体制所受到的争议更多。

   我所想油炸的内容是这个培训班的“阴谋”:从企业的立场来考虑同样的事情,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对比较轻松,即便是非赢利组织的目标也同样会把选拔人放在第一位置,培养的目标仍在于选拔。那么如果培训班更名为选拔班可能会更加名副其实,摊白了讲,培训为名,选拔为实。回避了对这一事实的正视,则容易将培训班的培养模式的探讨从理性走到感性。

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的探讨是,如果可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所用,岂不是更为双赢的模式?

两个方面的理由,使得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显得较为艰难:一是以当时顾的“伟略”蓝图对人才的需求速度确实很快,二是作为培训的组织部门,唯一的目标即应该提供更多更合格的人才为企业所用,更不应该以这样的理由来搪塞自己并不算优异的成绩。

但事实上是顾现实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显然没有达到培训班输送的速度,于是问题转了一圈又折反回来,作为培训部门显然要对质量负责,但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的一部分,培训班的质量至少不再是唯一的问题,而变成了另一场阴谋:培训为名,选拔为实。

我这样论述可能会让读者觉得科龙的这个培训班的培训质量非常糟糕,而自己仅仅作为培训项目的组织者之一,并不应该抹杀其他人的辛勤工作,因此还是想要罗嗦两句,如果确实糟糕,可能这个英雄谱就更没有必要继续谱下去了,可见的事实是很多人都从这个培训班中得到了很多,包括我本人。

从企业的立场来考虑同样的事情,碰到的第二个问题仍然是选拔人还是培养人?而我在这里的探讨又将对MBA培训班的反思拉的更远,因为这涉及到人力资源操作的一个现实理念:中高级人才是培养出来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对在教科书或者人力资源专家的嘴中讲出来的时候依然比较容易回答,但现实中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操作,确会将这个培养中高级人才的这个人力资源的理想击的粉碎。

反思这样的问题,就要重新回到人力资源理念对人的基本看法的意见上:经典的论述是只有放错地方的人才,而培训组织者的思维理念构建中更是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人才,只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但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论述是多么的不值一驳,企业花费巨大的招聘成本来选拔人的事实无疑已经在默认人的资质和价值并不相同,而把所有人当作人才来培养无非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更多的已经在企业普通岗位上的员工安心的工作。

第二个视角就是我前文所说的观点,个人的成长必由个人自己所决定。逻辑很简单,你没有办法把一个不想做总经理的人培养成总经理,但一个立志成为总经理的人自己会想尽办法来学习修炼朝这个方向所努力。

第三个观点更残酷,却恐怕更是事实,即人的天赋资质并不相同。爱迪生的励志名言:成功=99%的汗水+1%的天分,曾经鼓舞了很多年轻学子的进取精神,但爱迪生本人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个补充被好事者故意忽略了,大意是那1%的天分却更加关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过同样意思的表述,有兴趣的人可以再来琢磨。

综合起来的结论就是,企业的培训部门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对企业流程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宣灌以及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才是这个部门存在的更真实的理由,而绝不是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高级人才。至多,企业的培训部门可以提供一个更方便的成长路径而已,但也仅此而已。

最后回过头来,关注我所探讨的MBA班,作为培养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一种模式,我认为,就提供路径的目标而言其实已经做到;而对于培养经理人的目标来讲,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探索来完成。

跟着我的MBA“英雄”谱的人物,也全都是自我决定个人成长的典范,若以其它眼光来看同样的这批人群,可能离成功的距离尚远,更别说“英雄”,提到前面,免得有异议者怪我不够厚道,呵呵。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