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原创)赢家通吃与中国多元化企业消亡 [打印本页]

作者: yongwei200    时间: 2006-9-13 23:01
标题: (原创)赢家通吃与中国多元化企业消亡

“赢家通吃”局面的形成。 当一个行业的利润丰厚时,必然会吸引更多的竞争者介入,意味着激烈竞争的开始。  在激烈竞争过程中,行业利润会急遽下降,导致行业整体亏损,甚至全面亏损。   随着一个个亏损者被淘汰出局,行业整合加剧,直到市场中剩下少数几个――有时只有一个――“剩者”。  而专业化的企业往往能够坚持到最后。  

在中国,“赢家通吃”正在席卷一个又一个行业。 当微波炉动辄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时候,格兰仕采取“先发制人”的“割喉降价”策略,让“一窝蜂”上马微波炉的企业“血本无归”。  同时,彩电及其它家电价格战,又消灭掉更多“原地踏步”的同行。 之后国美、苏宁这些连锁电器商店的崛起,更使整个家电产业形成完整的“寡头垄断产业链”。  而现在,连锁超市、连锁餐饮、连锁酒店、家具建材城等等正在更加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这些现象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被越来越少的专业化企业所控制。 

“一将功成万骨枯”。连格兰仕自己都在“薄利”边缘挣扎时,相信没有谁能够在微波炉上挣到钱。  同样,国美、苏宁争斗的结果,是其所到之处的绝大多数电器商店的倒闭。   而在国外,沃尔玛每到一个地方,当地零售业都要调动政治与社会资源进行强烈抵制,因为一个沃尔玛的商店的“扎根”就意味着当地零售业“七零八落”。  这些现象表明,而产业聚合到达 一定程度,“小而弱”的企业将没有生存空间。

中国的多元化企业基本上都是“小而弱”的企业单元组成,很容易遭受竞争的冲击。   无论是海尔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还是地方性的公司,其大多数业务单元的能力都不足以应对激烈竞争。  一旦激烈竞争开始,这些业务单元将是市场上首先发生亏损,并最容易被淘汰的部分。

为什么这些多元化企业现在还能生存。 一方面是激烈竞争还没有波及到这些企业的所有领域,因此这些企业还可以“拆了东墙补西墙”; 另一方面是地方性保护措施,或者通过政策关系给予优惠的业务,或者是给予支持性贷款,免得企业关门导致员工下岗,社会动荡。   

展望未来5年, 绝大多数中国多元化企业将“艰难度日”。  如果把这些多元化企业看作“八爪鱼”,那么专业化竞争的“利刃”将会把这些“爪”一个个砍去。  每当一个业务从盈利变成亏损,多元化企业就会承受双重负担,而如果亏损的业务达到三分之一,其处境将变得非常艰难。  几年前,高喊“做大做强”、“做百年老店”的多元化企业领导正在发现,别说百年,能够做好5年,都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可怕的还是WTO带来的“国际化赢家通吃”。 娃哈哈、乐百氏、小护士这些大家所熟知的品牌被收购,代表着国际收购浪潮。  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跨国资本正在“鲸吞”中国的行业领导企业,然后通过这些领导企业的扩张,加速市场拓展与产业整合。  同时,WTO不仅仅意味着更低的关税,更关键的是规则的改变。  另外,WTO承诺一步步兑现,过去多元化企业所熟悉、依赖的政策、法律等“壁垒”被迅速“拆除”。 处于“无险可守”的处境的中国企业将加速衰败。

中国的多元化企业学不了多元化跨国公司。  很多中国多元化企业也想学GE、强生、ffice:smarttags" />3M等多元化公司,但那只是“一场梦而已”。  当杰克 韦尔奇喊出“数一数二”的口号时,那不是他的发明。 韦尔奇只是将早已经深深埋在GE这些公司文化基因中的这个因素挖出来,加以强调而已。  而中国企业即使天天将“数一数二”挂在嘴边,也做不到。

研发是成功多元化公司背后的“专业化基因”。  爱迪生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发明家,为GE的系统化研发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韦尔奇时代减少的研发投入,在后任者又重新增加。  强生、3M的商业导向研发体系是竞争者难以模仿与超越的。 而杜邦的“大赌注”也成为商业经典。  这些企业的产品与技术正在大家不甚关注的地方,为整个社会提供着全方位的服务,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成功多元化是专业化成功之后的延伸。  分析这些企业的成功史,都是在一个领域取得相对垄断地位后,再借鉴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成功经验进行其它产业延伸,逐步形成多元化体系。 就像现在的微软,在操作系统等取得垄断地位后,加强在游戏机、搜索引擎、商用软件中间体的竞争,持续获得新的利润成长来源。 

对于中国的多元化企业,唯一出路是学习成功规律,然后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数一数二”是多元化企业的必然文化导向,而且需要中国的多元化企业领导“身体力行”。  迅速砍掉盈利希望不大的业务单元,进行主动的“战略收缩”。 然后,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加强研发(包括市场、技术等研发)与利润导向型创新,逐步发展自己的独特价值。  就像拳头,要朝着更准、更有利润的方向打出去,成功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         


作者: sullivan    时间: 2006-9-15 11:02

不错,好文章,顶一下!

实力来自于专业!


作者: wy618112    时间: 2006-9-16 19:44
写的不错!!!!!!!!!
作者: 三倍冰河    时间: 2006-9-17 12:38

看完后我很开心。让我觉得我学校的教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和LZ类似的观点很多


作者: numen001    时间: 2006-9-17 20:38

分析很有深度,站在全球视角,通过产业竞争分析来看待国内企业的多元化!


作者: ZHfer12    时间: 2006-9-18 14:08
大多数观点赞同,但有的还是有我自己的想法,就拿蒙牛来说,它是后崛起的,但他没有应征这句话:

对于中国的多元化企业,唯一出路是学习成功规律,然后走自己的成功之路。  “数一数二”是多元化企业的必然文化导向,而且需要中国的多元化企业领导“身体力行”。  迅速砍掉盈利希望不大的业务单元,进行主动的“战略收缩”。 然后,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加强研发(包括市场、技术等研发)与利润导向型创新,逐步发展自己的独特价值。  就像拳头,要朝着更准、更有利润的方向打出去,成功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         来不及写完了。。。。。。。


作者: yang851212    时间: 2006-9-18 15:47

应当战略紧缩,建立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 刘问天    时间: 2006-9-20 19:09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那么企业倒闭是因为只顾及眼前利益而没有对长远有清醒认识,也因此而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呵呵~~~~~~~~`


作者: 魔の神    时间: 2006-9-25 17:25

1。为什么会产生多元化企业?

2。我国某企业创造利润不代表行业领先!

3。技术是企业的核心,市场是要众多企业来维护的,不是企业来分割市场!!


作者: liaofade12    时间: 2006-9-26 11:35

好文章,是否进行多元化主要还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不过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谈何容易。拥有以属不宜,发现就更难了


作者: hoby2008    时间: 2006-9-27 13:45
看完这篇文章让人想起很多省市在制定产业结构时大都是相似的,一哄而起,什么都想通吃,其实任何行业任何产品都可以赚钱,就看你是不是专业的,有没有竞争力!
作者: hoby2008    时间: 2006-9-27 13:49
看完这篇文章让人想起很多省市在制定产业结构时大都是相似的,一哄而起,什么都想通吃,其实任何行业任何产品都可以赚钱,就看你是不是专业的,有没有竞争力!
作者: realwo    时间: 2006-9-28 21:57

成功多元化是专业化成功之后的延伸,完全同意。

相同的道理是,成功的国际化是国内成为“老大”后的延伸。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老大”不是像TCL那样的,没有属于自己领先的技术和品牌。


作者: yang851212    时间: 2008-3-5 16:47
出现多元化是为了降低运营风险,但是却增加了管理风险和管理成本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