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从“华为员工之死”而想到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7 16:42
标题: 从“华为员工之死”而想到的……


(图片截取自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9/4431272.html

 

 

    谨以图片致意悼念,也祝福善良的诗雅好人一生平安。

    5月28日,25岁华为员工胡新宇去世。

    一周来新闻媒体及网络均闹的沸沸扬扬,各大公司员工也利用邮件系统疯狂转发,仿佛一个新的劳资矛盾爆发了。

    有那么严重吗?

    且不说他的死与华为加班到底有没有直接联系,就算有联系,也是很多因素造成的,这下可好,华为成了一个笔诛口伐的罪人。

    我与华为没有任何关系,但这家公司曾与我以前的工作单位有合作项目,我也有一些朋友在其工作,铁般的纪律、严谨高效的作风令我钦佩。虽说华为也有不少阳光下的黑暗存在,但整体来说,作为中国企业的榜样之一还是足以服众的。

    我们做一些假设。假设胡新宇还在一直加班并没有死,假设突然查出死因是因为工作以外的原因,假设胡新宇并没有在华为而只是在自己开的小公司里累死的……

    在深圳,很多技术人才都期望着有天能加入华为,除了是家成长性很强的国际化大公司之外,更为直接的是它的高薪酬——随之带来的是高强度、高付出。我认为对于职场来说,这很合理。站在企业的立场来说,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人力资源回报;反之,站在打工者的角度来说,用最少的辛苦换取最大的回报。这本身就是劳资矛盾,只能协调,无法从根本解决——除非真的实现了共产主义。

    选用育留是每个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华为公司当然也不例外:选中了胡新宇作为他的员工、榨取他身上的价值做公司自身对应的技术项目、给他技术的氛围及水平的进步、高薪酬促使他自发自愿地被榨取劳动力。客观来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而关键在于,华为员工以万而计,为什么只有他“累”死了?我们再来想想正常人的死亡率。其实,以华为的工作负荷,压力大是肯定的,但还不至于把人活活累死。比胡新宇更累的、负荷更大的在中国多的是,甚至他的年龄正是人当壮年。

    玩游戏也能累死人的,万事在于一个度。在现在这种商业至上的社会中,作为一个打工者,我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调节身体也是重要的,但不能自己不懂得调节而把身体素质下降归罪于公司——因为,你愿意领这份薪水。刘德华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平均每日只睡眠4小时,因为他要做刘德华。

    从医学的角度上说,过度劳累容易造成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力下降,然后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所以,作为一个被剥削的劳动者,只有我们自己才真正的关心自身,不要指望资本方真的为我们切身考虑——就算保障员工利益,也是出于更好的榨取劳动力的目的。

    实际上,有很多自己开小公司的人都累死了,他们能埋怨谁去?

    共产主义确实是好,可悲的是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胡新宇既然选择了拿薪水为华为奋斗,他应该为自己的身体做出些调节措施;如果不想实施这些措施,不如早点离开,找家适合自己身体负荷的公司。

    话到最后,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工作累的时候我也会骂,骂完后还不得不接着做一个职业人——自己选择的,能怪谁呢?

    愿所有打工一族都爱惜自己的身体,金钱有价生命无价。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6-7 16:55

我不太同意少天兄的这种论调:

以华为的工作负荷,压力大是肯定的,但还不至于把人活活累死。比胡新宇更累的、负荷更大的在中国多的是,甚至他的年龄正是人当壮年。

==》如果华为没有以“床垫文化”为荣的风气,我想此事不会引起那么多关注。
      我们不能说有更累跟黑心的老板,就说华为已经很不错了。


作者: rgang    时间: 2006-6-7 17:15

也对少天的这个论调表示反对。(反对归反对,帖子精华还是要加一下的,毕竟少天兄弟的文笔还是不错)

很多企业对于员工强调要付出、要以企业利益为最高利益,要以十倍的责任心对待工作。不过很少有以员工利益为最高利益的——恐怕只有罗伯特·欧文先生在1801年提起过,还做过这样的工厂,可惜从他失败以后没人再把员工利益作为最高利益看待了。

可以想见,华为的“企业文化”是成功的,因为我刚和华为的一个朋友通完电话,他表示他热衷加班,因为不加班“是不可能的”。胡的事情只是“个案”。这位朋友如此表示。

还有专家表示愿意挣华为的工资,就得接受华为的企业文化,不想加班大可以另谋高就。并不是除了华为就找不到工作了——窃以为此专家恐怕有资本奴化教育之嫌疑(评论网易上有)。

只能说华为的“企业文化”的实质是无限制榨取员工的剩余劳动。并且在华为得到有效贯彻,所以今天没有胡新宇,明天就会出现张新宇、李新宇等等,这是必然。这样的文化,属于吃人的文化。

鄙弃!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7 17:19

这篇你们倒是拍的很快。

我看呀,我就是一个活脱的资本家,不开公司就亏了。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7 17:23

奇怪呀,我博客上显示了扬子的回声,也显示了我自己的,惟独缺了中间rgang的,怎么回事???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7 17:27

话说正题。

我也认为华为是在榨取劳动力,但资本对劳动力的本质关系不就是这样吗?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作者: 商振    时间: 2006-6-7 17:28
呵呵,力挺少天兄.我这几天也在想这个事情,现在大家都在骂华为,骂狼,骂床,但这个情形怎么和前段时间力捧狼文化这么相似呢?那个时候好象不狼,就不是成功的企业,不狼就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总之,你狼,你就对了,不狼就是另类.到今天,突然之间,风向变了,狼又有问题了,这回这狼真的引发血案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7 17:36:05编辑过]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7 17:32
QUOTE:
以下是引用商振在2006-6-7 17:28:10的发言:
呵呵,力挺少天兄.我这几天也在想这个事情,现在大家都在骂华为,骂狼,骂床,但这个情形怎么和前段时间力捧狼文化这么相似呢?那个时候好象不狼,就不是成功的企业,不狼就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总之,你狼,你就对了,不狼就是另类.到今天,突然之间,风向变了,狼又有问题了,这回这狼真的引发血案了.

    二比二平!

    华为一直争议很大,但事实摆在眼前,它仍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就算是”床垫文化“,也仍然吸引着众多愿意接受这种文化的人才。

    新闻届我打过很多交道,都巴不得出点坏事再渲染一下,到现在谁证明是累死的???


作者: silentzeng    时间: 2006-6-7 17:38
QUOTE:
以下是引用扬子在2006-6-7 16:55:09的发言:

我不太同意少天兄的这种论调:

以华为的工作负荷,压力大是肯定的,但还不至于把人活活累死。比胡新宇更累的、负荷更大的在中国多的是,甚至他的年龄正是人当壮年。

==》如果华为没有以“床垫文化”为荣的风气,我想此事不会引起那么多关注。
      我们不能说有更累跟黑心的老板,就说华为已经很不

我支持少天,实不相瞒,“床垫文化”在建筑设计院是普遍的文化,早在几十年前就流行了不明白为什么在华为就关注了???我们以前上班“床垫文化”,下班炒更,比这个累多了,也没见死人,都是自愿的,这种个别现象实在不应该引起这么大关注,媒体误导了
作者: 商振    时间: 2006-6-7 17:45

呵呵,力挺是支持老兄你.不算到投票范围内.

个人认为,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负责,我想没有人相信他会对其他的人或事物去负责,也不能完全要求别人来为自己负责.华为的文化里,可能真的如华为的员工所讲,想不加班是不可能的.也许你改变不了文化,但你可以选择放弃华为.如果你承受不了这个压力,放弃总可以吧.职业发展过程中,公司与企业的匹配是很重要的,这就有路径的匹配以及文化的匹配.在这点上职业和婚姻没有什么两样.

当然华为作为企业,应该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应该人性的考虑下属的身心健康,但我觉得华为在整个事件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就如中国比较流行的说话是领导责任.他监管不利,导致惨事的发生,华为也是有责任的.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6-7 17:50

但事实摆在眼前,它仍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
==> 或许历史上的成功企业,都是这么玩出来的,发达了,再来装模作样的搞点“以人为本”的噱头,比如那些财富几百强,去翻翻老底,估计有过贩卖奴隶毒品或使用战俘劳工这种底子的不会少。
    成王败寇,对的;但窃以为不能据此说,成功就必得这样、永得这样。

就算是”床垫文化“,也仍然吸引着众多愿意接受这种文化的人才。
==》这就是饥饿纪律下体现的“自由契约”的本质吧。
     但话说回来,我也在通讯方面的一些大公司待过,不得不说,华为中兴的中层员工和基层员工,素质和人性化管理的外企相比还是差很多。(当然,这种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一在研发一在市场,而我主要接触的工程服务方面的人员,看法有些偏差。)
     视员工为鹰犬,不是说就招不到人,只要出的价码够高,甚至也能招到极厉害的鹰犬;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对骨干,以国士待之,以国士报之;对普通员工,平等、尊重。

 我相信,这世界还是很多不愿意作鹰犬的人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7 17:52:17编辑过]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7 18:19

前面商振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一个职业人选择公司的时候,首先要看价值观是否能一致。

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不能误把胡新宇等同于杨白劳之类的受剥削者,因为前者是有选择权的,并非被迫。

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上来说,如果员工与企业价值观不符合,会使员工感觉工作不开心,然后衡量收入与付出,消极工作,最终导致离开公司。

从企业文化上来说,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努力使员工的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达成一致。

死者既然在华为努力工作一年,证明已经认可这种价值观,最起码可以接受这种“床垫文化”,但只至死亡也没有辞职的任何表现,我也绝不相信这种技术人员离开华为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大可不必玩命,但事实是,他玩命了,所以,虽然华为有责任,但更大的责任在于员工自身。

华为确实是个奋斗的狼性企业,也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在中国的这种体制下参与世界级的商战,这种特殊的文化造就了特殊的华为,它没有做错,它向500强迈进当中,仍然需要这种文化。

另,扬子说相对大型外企的不足,这点错了,因为企业的状况无法脱离社会制度而言的。GE新CEO伊梅尔特曾说,如果他来中国做企业,一个星期就做不了。中国的企业之所以无法与500强相比,不在于智慧与管理,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社会体制与5000年的民族秉性。


作者: mosch    时间: 2006-6-7 21:04

我也参合一下吧,我反对。

首先不要把每个人都认为很强,其实进华为很容易,远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难,现在的华为已经今非昔比了,门槛已经很低了,事实上很强的人不是走了就是做上了管理层了,所以真正做技术的都是一般人啦,基本上没有很强的,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有那么大的自由度去随便选择其它企业,也许进华为的薪水福利算他们能够得到的offer中相对较好的了,在经济压力下如何选择事困难的,更多的人只有被逼继续加班,如果不加班老板会有意见的,这是华为的传统,没办法。

现在的华为薪资福利也大不如从前了, 不要认为到华为就有很多钱,做梦吧。现在再进去和其它企业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且现在的华为更多的是用其它公司招聘的员工到华为上班,这样成本更是降低很多。

可能对于所有华为员工永远不能够忘记的就是手中的股票公司名称的变更,也正是这次的变更把所有华为员工与自己公司的前途完全剥离了,所以现在不要再说以后上市后华为的员工会有很多钱,同样是做梦,我不想解释什么,如果想知道自己去问华为的人。

华为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批判华为的文化,在华为更多的是提倡员工为公司奉献,这是不正常的。其实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的结论是华为的员工太好了,很多华为的员工异地常年的工作,抛弃了家庭和自己,这是多大的牺牲啊,我为华为的员工不值啊。

不过华为的整体研发人员太多,如果不是所谓的狼群太多,要想和国外企业拼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华为的研发效率何时才会有所提高,不过随着人员素质的降低估计是不可能了。另外就是华为基本上是别人出了某个新产品后才会跟进,自己的创新人力严重不足(不要和我谈华为有多少多少专利等等,自己去问华为员工他们的产品开发是怎么出来了,自己又做了那些技术储备),这可能会注定华为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严重BS华为的企业文化,当然对华为的业绩很敬佩。就说这么多吧,呵呵。(从外面看华为永远是错的,好像是比较对呢,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啊)


作者: janice    时间: 2006-6-7 21:14

在这杠上了,咋不去辩论呢?

http://www.folo.cn/blog_lt.asp?action=l&btid=2

偶也不怕死再发一遍,嘿嘿

********************************************************************************

·客观一点看问题·
我自己身体不好,一段时间加班或超负荷工作就得休养很久才能恢复过来,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华为天天那么多人加班,为什么别人不死就他死?都在批判华为的加班制度,但大家都有得选择,他们可以不去应聘或者辞职。华为用工资来购买员工的劳动力,他们有自己的规则,不认同可以不要进这个playground。这观点也许很残忍,偏偏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发完这个今天出门不会被砖头砸死吧?偶赶紧穿盔甲去)


作者: 精益工作室    时间: 2006-6-7 23:26

真正说明华为文化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后华为的处理方式与态度


作者: jacky_chen    时间: 2006-6-8 08:35

华为应该要出台保护自己员工的措施/方案!加班狂小日本都知道要求员工每天加班不得超过21点,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把员工当牛马用...

[em03]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8 08:50
QUOTE:
以下是引用mosch在2006-6-7 21:04:29的发言:

 

华为的成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去批判华为的文化,在华为更多的是提倡员工为公司奉献,这是不正常的。其实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的结论是华为的员工太好了,很多华为的员工异地常年的工作,抛弃了家庭和自己,这是多大的牺牲啊,我为华为的员工不值啊。

不过华为的整体研发人员太多,如果不是所谓的狼群太多,要想和国外企业拼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华为的研发效率何时才会有所提高,不过随着人员素质的降低估计是不可能了。另外就是华为基本上是别人出了某个新产品后才会跟进,自己的创新人力严重不足(不要和我谈华为有多少多少专利等等,自己去问华为员工他们的产品开发是怎么出来了,自己又做了那些技术储备),这可能会注定华为不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

严重BS华为的企业文化,当然对华为的业绩很敬佩。就说这么多吧,呵呵。(从外面看华为永远是错的,好像是比较对呢,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啊)

     1、华为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是下降了,而是发展壮大后的人力资源合理配备。我以前的一个助理就去了华为,她不是技术人才,但华为的这个职位有她这个水平就够了;

    2、纠正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的误区:中国很多表面上的技术类型企业其实未必完全要自主研发,规模做的越大,外包的越多。就拿最热的手机举例,大多数国产手机品牌其实自己根本不研发机器,而是借助于design house及专业方案商来做出产品。

    但是,也不能就此就认为这类公司算不上技术类公司了,因为这个企业玩的是标准。

    咱再说到华为。一些关键类技术是华为自主研发,但由于整体的考虑,其必然要有大量的技术业务外包。我以前所任职的单位与华为、中兴均有合作,他们的一些技术就是外包给我们公司的。感受颇深。

    刚接到单的时候,公司上下都比较自信,都觉得公司在这块技术上已经出类拔萃,这倒也不错,事实如此,但做到最后,发现厉害的还是华为,为什么?人家在检查我们拿出的成品时,竟然检测出200多个BUG,这还是我们的项目组检测多遍的!这就是别人的技术标准系统,华为怎能不强大?我们最终发现,这些活先不管华为有没有能力做,但人家是不愿花心思做,性价比不好。

   所以,不可随便就下定论贬低华为的技术能力——你若拿500强的创新对比那华为是没得比。我也认为它的这个阶段在世界舞台上“不为人先”并不为错。

    3、华为的员工为什么就那么好呢?为什么都愿意奉献呢?实际,所有的员工都一样,包括悬乎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一切在于“平衡”二字。有长的就会有短的,想要有奉献的员工就得有超出其他企业的付出。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6-6-8 08:58
QUOTE:
以下是引用janice在2006-6-7 21:14:18的发言:

在这杠上了,咋不去辩论呢?

http://www.folo.cn/blog_lt.asp?action=l&btid=2

偶也不怕死再发一遍,嘿嘿

********************************************************************************

·客观一点看问题·
我自己身体不好,一段时间加班或超负荷工作就得休养很久才能恢复过来,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华为天天那么多人加班,为什么别人不死就他死?都在批判华为的加班制度,但大家都有得选择,他们可以不去应聘或者辞职。华为用工资来购买员工的劳动力,他们有自己的规则,不认同可以不要进这个playground。这观点也许很残忍,偏偏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发完这个今天出门不会被砖头砸死吧?偶赶紧穿盔甲去)

     呵呵,昨天专门去看了,很有创意。
作者: ajiewuyou    时间: 2006-6-8 11:50

胡新宇有幸,幸在工作在华为,如若不是,则死得不如一条狗,谁人关心和理解,更有谁人知道.

当今中国,有报国之志的企业少之又少,华为任正非先生深有此心,但其所有员工未必有此心,所以见仁见智者自是在所难免.

唯有牺牲多壮志! 对于现在的中国一代人愿意牺牲,愿意奉献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所以就算是深圳的丛飞先生也被人蜚短流长.我们的父辈牺牲了自己的一生,我们七十年代的人还能理解什么是牺牲,而八十年代的人也许更少了.

一架飞机从空中落下,40名军事人才以身捐国......

对于我们这个中兴的国家,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一点牺牲精神.


作者: aaam    时间: 2006-6-8 12:07
标题: 说几句

诚然每个员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过我们也老说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作用,那当然也有负面影响的情况,比如说加班文化造成员工疲劳过度。这是不争事实。

想逃脱关系,恐怕不行。

要不,搞传销的那些人,被洗脑之后,通通变得很狂热。这,不是传销组织的功劳吗?

可否参照?

 


作者: zllsh    时间: 2006-6-8 13:16
反对加班的文化,虽然自己也经常加班,但只是工作的需要,如项目紧,如进度等问题,但如果一个公司形成了一种加班的文化,那就有问题了,自己开公司累死,那是因为公司是自己的公司,但职业人永远只是打工的,不是老板,不错,华为做得比很多企业好(很多企业加班还没有华为那样的高的薪水),但最起码缺少一种企业的责任感,员工要有责任感,要敬业,同样,企业也要有责任感,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而不是简单的钱与劳动力的交易。
作者: zllsh    时间: 2006-6-8 13:19
杨白劳也是有选择的,他可以不选择黄世仁,他可以选择李世仁或者刘世仁
作者: 达兮    时间: 2006-6-8 16:36
QUOTE:
以下是引用silentzeng在2006-6-7 17:38:34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扬子在2006-6-7 16:55:09的发言:

我不太同意少天兄的这种论调:

以华为的工作负荷,压力大是肯定的,但还不至于把人活活累死。比胡新宇更累的、负荷更大的在中国多的是,甚至他的年龄正是人当壮年。

==》如果华为没有以“床垫文化”为荣的风气,我想此事不会引起那么多关注。
      我们不能说有更累跟黑心的老板,就说华为已经很不

我支持少天,实不相瞒,“床垫文化”在建筑设计院是普遍的文化,早在几十年前就流行了不明白为什么在华为就关注了???我们以前上班“床垫文化”,下班炒更,比这个累多了,也没见死人,都是自愿的,这种个别现象实在不应该引起这么大关注,媒体误导了
QUOTE:
 
QUOTE:
:)
QUOTE:
原因太简单了,因为那些都不是华为。。媒体自身的目的性可见一斑。


作者: 达兮    时间: 2006-6-8 16:39

50%同意,同意职业人应该会自我调节,保重身体。

50%反对,反对现在仍有的加班文化,因为从长远来看,它必定会被消除——它不是企业长远发展大计。


作者: ygdsyf    时间: 2006-6-8 18:26

在这个压力与日俱增的年代,加班恐怕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对竞争激烈的一些企业。关键是一个员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我也在想,对企业负责的同时,也要对自己负责。我们不去追究胡新宇的死因,而且我的确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谁是因为加班累死在工作现场的了。难道是我太闭塞了?

我所在的单位也是经常加班,员工抱怨也很多。其实我也觉得有时加班是不值得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高效的工作,对自己的本职负责,相信有很多人为制造的工作就会减少。这样大家可能工作的环境就会逐渐趋于良性循环的态势。

我希望家人们都努力负责地工作,都辛苦而快乐地工作!


作者: 月亮山    时间: 2006-6-9 16:36

个人非常反对加班制度,人是为自己活着的,而不是为公司活着。除非喜欢超负荷的工作,以此为乐。

没有在华为工作过,不过也时有耳闻,反正给我再多钱,我也不会去。企业文化就像文化大革命,呵呵。


作者: hanbo2840    时间: 2006-6-9 17:27

其实不能说床垫文化就不对,在目前中国这个环境下,你的员工肯拚命,你当然就比别的企业有竞争力。

但是,高强度就要无休止的加班嘛,靠加班,就会出现很多创造吗。我想企业应该追求的是创意密度,而不是劳力密度。人的心血是有限的,熬完了,就算不死,也肯定不行了。如果你的员工都能在一个企业作20年,那他的经验会导致他的效率比加班要高很多赔,其实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加班呢?只不过时间的坐标由一天变成一生而已。

企业应该是一个森林,里边有勇猛的狮子老虎,也有嗜血成性的豺狼,也要有聪明调皮的猴子白兔,这样这片森林才会平衡,才会生机勃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9 17:27:52编辑过]

作者: 是我    时间: 2006-6-9 17:38
任正非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说 &.H4+D#(  
  "当我们走上这条路,没有退路可走时,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的高层领导为此牺牲了健康。后来的人也仍不断在消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为了达到业界最佳。沙特阿拉伯商务大臣来参观时,发现我们办公室柜子上都是床垫,然后把他的所有随员都带进去听我们解释这床垫是干什么用的,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就要有奋斗精神。奋斗需一代一代地坚持不懈。"



作者: heheheha    时间: 2006-6-10 11:57
不太赞同楼主的观点,我认为现在的企业不仅要注意的自己的效益还应该注意社会的效益和员工的效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是做不好的,我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 iversonheg    时间: 2006-6-10 14:16

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这类劳资问题的根本原因。谁让我们生活在这个资本家原始积累的初级阶段呢。大家需要做的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毛主席教导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作者: lulang    时间: 2006-6-11 10:27
我也认为华为有点委屈,加班制度虽说有点过量, 但是最重要的是员工应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
作者: pine521    时间: 2006-6-22 16:39

是是非非。。只有仔细的调查了才能说服力。。。

建议看一下华为离职员工写的《走出华为》


作者: hanbo2840    时间: 2006-7-8 17:33

前便有人提到,床垫文化在某些建筑设计院早已有之,但为什么在华为就被提出来。我认为原因有三:

1.建筑设计师的加班是比较没有制度的加班,他们晚上加班,早上可以晚点去上班,我想化为不可以吧。我想任何一个设计师真正的劳动密度绝不会很大。而且他们的工作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变化多多,有时根客户沟通,有时还要出去找灵感。这就避免了工作的单调性。如果就在一个小环境里增加劳动密度,而且身边就那么几个人,这种无休止的加班真的是种折磨。

2.建筑设计师愿意晚上工作,是因为晚上更容易出现灵感。他们并没有很多的杂事要去处理,但是一个生产单位,就不同了,要处理很多杂事。所以加班的心理压力也不同。

3.很少有设计单位明目张胆的提倡床褥文化,这些单位大部分提倡的应该是创意吧。而且华为是制造型企业,中国目前很多的劳动力都是在这种单位上班。如果这种企业都以华为为楷模,那就会出现很大的后果,所以现在要对华为的这种文化猛批,批出个所以然来。

还有,人不是机器,他不仅要对工厂、事业负责,还要对家庭负责,大部分时间都在加班,不加班的时间也是在休息以便能更多的工作,家庭难免就会缺乏它应有的温馨。者不是一个健全社会良性发展的脉络。


作者: dimyfeng    时间: 2006-7-10 10:54
中国的企业就是这样的,还是处于资本主义的初期,其本质是获取更大的乘余价值,追求暴利的企业比比皆是,拿一个我熟悉的服装行业来说吧,每天工作12H以上,每个月没有一天休息,我想除了机器是没有人能够行的。看看连商务部部长都来为中国的企业去谈判,却从来没有为中国这么多劳动者去争取过权利,他们是一批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人民!
作者: wshdk2006    时间: 2007-3-25 09:00

华为是否榨取职工的剩余价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职工能否还有更好的选择?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好比一个农民,他进了一家建筑公司,在很多人眼中,他会受到高强度工作的压迫,也会受到老板的压迫,但他还是选择继续干下去。我的一位堂兄就进了我所在的建筑公司,我会时常关心他,工作是否辛苦,他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在家种地比在这里上班还要辛苦!

当我们在大谈特谈某个企业的职工待遇时,谁会从系统上考虑广大群众的生存空间呢?这个问题,可能更多的需要政府的关注吧!


作者: 易舟    时间: 2008-4-2 19:25
各有理!
作者: 梦令同    时间: 2008-4-3 16:34

我是力挺少天兄的观点,虽然华为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是也就因为他是华为的员工罢了。

正像少天所说的劳资关系本身就是矛盾的,或者说自古以来就是矛盾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的产生,社会才一直进步到现在,凡事有反就有正,有白就有黑,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我一直都把我的团队称为“磨友之家”,大家也很赞成我的这个叫法,原因很简单,拉磨的时候没人认为是在干不应该干的事情,再不如意还是蒙着眼继续拉。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嘛。但是再不由己也只是某一空间,某一时间,某一区间内的不由,是人总有这些×间以外的时间,所以说在悼念胡新宇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一下自己的头脑,来找寻一些降压的良方。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再说华为,作为企业最大的目标是什么??社会责任???不是,那是说给社会听的。无可厚非,利益才是最大的追求目标。而想创造这个目标就必须用人,而想要这个目标最大化,那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所用的员工工作强度最大化,能者更是如此。所以华为作为企业,它的什么什么垫子文化什么的是无可厚非的。

   那我们作为职场中人该怎么办呢,话又回来了,还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调整调整再调整,加班不误调理工。。祝天下职场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钱赚的多点就多点,少了也别太在意,老了之后就知道了,没有好身体,再多的钱都是用来买命治病的。

  


作者: linzi158    时间: 2008-4-12 18: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会飞的猫    时间: 2008-4-12 18:36
良好的待遇,来自于严格的管理;严格的管理,造就良好的待遇。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作者: hao77885566    时间: 2008-4-21 19:38

华为里面员工促死不是新鲜事了,现在,想进华为的人还是很多的~~~高报酬必然面对高压力~~

[em05]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