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
精力是高效能的基础,我们生活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呆了多长时间,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对精力的适度把握是效能,健康和快乐的基础,我们对投入的精力越是认真负责,我们就越能控制局面,工作也就越有效。
精力是干工作的能力。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消耗和恢复精力。
全方位投入原则
1、全方位投入需要利用4种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精力,资源—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
精力是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共同特性。体能承受力(即身体上的精力储量)按数量来衡量(从低到高),情感承受力(即情感上的精力储量)按质量来衡量(从消极到积极)。
2、因为精力的储量会随着过度使用和不充分使用而下降,我们必须周期性地补充精力,来平衡精力消耗。
身体承受力的基本标志是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这些也正好是情感、思想和精神的承受力的标志,必须学会把我们的生活看成是一段段的短跑—在各个时段中全方位投入,然后全身心地退出,在重新跳回到冲突中去面对任何挑战之前寻找机会补充精力。
3、要增强承受力,我们必须让自己超越通常的限度。 压力是我们成长的关键
4、积极的精力仪式—用于管理精力的非常具体的惯例,是全方位投入和持续的高效能的关键。
看看你生活中任何一个效率一直很高的部分,你会发现是某些习惯使之成为可能。创造积极的仪式是我们已经发现的为全方位投入而有效管理精力的最有效的方式。
平衡压力和恢复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竞技体育至关重要,对管理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精力也非常重要。当我们消耗精力时,我们就像是把蓄水池里的水用尽了;当我们恢复精力时,我们又把蓄水池添满了。过多地消耗精力却没有足够的恢复最终会导致精力衰竭—过度使用以致损耗;过度地恢复而没有足够的压力最终会导致退化和虚弱(不充分使用也会损耗)。
在情感上、思想上和精神上也会出现同样的过程。情感的深度和恢复力取决于积极地与别人以及我们自己的情感相联系。没有不断的智力挑战,思想的敏锐度就会消失。精神上的能量储备要依靠定期回顾我们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并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全方位投入要求方方面面在精力的消耗(压力)和精力的补充(恢复)之间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从最实际的角度看,我们全方位投入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定期让自己从工作压力中摆脱出来的能力。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需要一个全新的考虑如何管理精力的方式。
我们必须学会确定每天停止工作的时间,不可侵犯的必须从工作的轨道上脱离的时间,停止处理信息并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成就上转移到恢复精力上。周期性地让自己从工作状态中摆脱出来,才能让我们再次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
当我们在足够高的强度下工作达到一定长的时间,我们也就没有能力换到其他挡了。我们自然的倾向是在要求提高时会更拼命。这样时间一长,我们对抗的恰恰是能让我们更有成效的东西:做短暂的休息和找机会恢复精力。实际上,我们陷入了超速传动,没有办法关掉引擎。
劳累过度是这个时代的可卡因,是一个没有命名的问题。 (顺便哀悼一下近期华为公司死去的一位同志)
呼吸是非常有力的自我调节工具—一种打起精神和彻底放松的方式。比如,长呼一口气会促进恢复。吸气数到三、呼气数到六会减少外界的干扰,不仅能使身体静下来还能让思想和情绪平静下来。平稳的和有节奏的深呼吸同时是精力、机敏性和专注以及放松、安静和平静的源泉—最基本的健康的脉动。
比起他们在工作上投入了多少时间,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投入到任务上的精力的质量。
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 看不到生活中还有什么意义、看不到目标、看不到目的,因此没有必要继续前进的人而感到悲哀。
关注,现代企业需要关注企业各层级员工的压力管理,多做一些切实能帮助员工的事情.
说者容易,做者难!
每天虽然能够准时下班,但回家也基本累得什么都不想做了,我真怀疑每天到很晚的人的工作效率到底有多少?
关键还是心态!
要会调节!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