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招聘的困惑 [打印本页]

作者: 丝雨    时间: 2006-5-18 12:02
标题: 招聘的困惑
最近公司去XX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

    收到简历N份,筛选出十几份符合条件的。电话交谈后确定了10人参加面试。其中2人不明原因缺席,笔试面试完毕,确定3人。工作环境也参观了,办公设备什么的都安排好了,合同都签了。说好了来上班的时间,结果不明原因,集体失踪.....

    现在都有招聘企业的黑名单,是不是也该搞个无诚信应聘人员黑名单。

作者: dhgm    时间: 2006-5-18 15:29

招聘是经常不如意的,有些人是当场看好的,以后表现却不怎么样,有些当场无奈拍板录取的,以后却有可能表现超佳.

急着来你这儿工作的人不要录取,一般不稳定性也非常的强,后期特明显.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喜欢招一些25岁以上的,毕竟稳定性比较强,到时公司发展可以,能给他平台,并且他观察到的是同事已经得到了兑现,薪资还可以的话,一般都会留住人的,经常五年以上的观察,就可以用期权一类的手段了.

不过识人选人真的很难.


作者: BLUEFIN    时间: 2006-5-23 12:36

就像花姑娘,大家都喜欢漂亮,你看中的,别人也要


作者: ychank    时间: 2006-5-24 10:43
QUOTE:
以下是引用dhgm在2006-5-18 15:29:20的发言:

招聘是经常不如意的,有些人是当场看好的,以后表现却不怎么样,有些当场无奈拍板录取的,以后却有可能表现超佳.

急着来你这儿工作的人不要录取,一般不稳定性也非常的强,后期特明显.

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喜欢招一些25岁以上的,毕竟稳定性比较强,到时公司发展可以,能给他平台,并且他观察到的是同事已经得到了兑现,薪资还可以的话,一般都会留住人的,经常五年以上的观察,就可以用期权一类的手段了.

不过识人选人真的很难.

我也招过人,也被招过,作为一个25岁以上的(呵呵,面像和做事风格更印证了这一点,甚至有认为我35岁以上),我觉得企业的诚信很重要,一般我的期望是企业能兑现80%以上的主要承诺要件就考虑留下,而一旦作了决定,我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就有一个企业在两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就运用车、太太的工作、股权留我,现在我即便不在那家公司工作了,但我仍然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并且与相关领导和部属私人关系融洽。

我的意见是:招聘方与应聘方都要诚信的沟通交流,并就能兑现的企业发展远景和个人职业规划做一个简单的比对,或许可以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有些许帮助。


作者: intuition    时间: 2006-5-24 12:53

双项选择


作者: linux_yy    时间: 2006-5-27 08:46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去招人,有个人非常看好你的公司,不过他条件不怎么合适,你含混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过可能这样的含混让他以为还有机会。等过了段时间,他打电话到你公司了,被告知不符合要求,不能上班。”

双向选择,每个公司都不是世界的唯一。


作者: gucaiping    时间: 2006-5-28 18:26
其实你面试时觉得不符合要求的不一定就不能胜任工作!忠诚度很重要!
作者: 海东    时间: 2006-5-30 13:45

  我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一位博士后与我们单位劳动合同都签好了,过了半个月左右,打电话告诉我:很抱歉,我不能去你们公司了。回想起与该候选人的经历,感触很多,候选人在美国,回国探亲时到单位应聘的,单位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签合同前经常打越洋电话,彼此之间都很诚恳,但后来候选人选择了新的东家,反思一下:每个人都在规划自己的未来,计算这自己的机会成本,公司也一样,只是希望这样的故事少一点。


作者: 基米    时间: 2006-6-20 21:42

相对而言,可能民企招人留人就更困难了,一方面老板和公司有着急功近利的趋势,另一方面工作环境也不如别的企业.真是难啊!


作者: 浅浅    时间: 2006-6-29 10:45

我们公司最近招人的时候,一上午电话约了五个,最后只来了一个,有点尴尬。


作者: 唐风    时间: 2006-6-29 12:02

不用不如意,招聘这种现象是存在的,

重要的是对于留下的,怎样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力!

并让他们长期留下,带来社会效应,自然好招!


作者: hxrico    时间: 2006-6-29 16:00

应届毕业生,无实际应聘经验,胆子较小,比较害羞,害怕,有时还会紧张。

不知你在面试时,提供的是怎样的一个面试环境,同时在面试的提问时是否通俗易懂,是否轻松和谐的进行面试,在面试时是否有外在因素的干扰(比如人声嘈杂,你们过于严肃的提问)等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应试人员的后怕。

我是学资源与运营管理的(还包括个人与团队管理),希望能够给你提些建议。

只做建议参考,有不足之处,望指出。


作者: 海东    时间: 2006-7-20 13:42

实践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试用期期间就能检阅我们的面试功底。


作者: amazinglan    时间: 2006-7-20 15:28

只要不是行业里待遇或其他最好的几家,这种问题就很严重。

对应届生谈忠诚其实不现实,忠诚不是凭空来的,他们对公司都没有深入的体会,怎么可能只凭合同就对企业效忠?

我同意楼上的看法,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人都会考虑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毁约的人在诚信上是要打个折扣的。


作者: lfpt2001    时间: 2010-5-16 23:00
QUOTE:
以下是引用浅浅在2006-6-29 10:45:59的发言:

我们公司最近招人的时候,一上午电话约了五个,最后只来了一个,有点尴尬。

呵呵。

新手吧。

呵呵,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二个方面来解决。

1,提高自己对简历判断。提供的职位与人选的需求是否匹配。

2,电话沟通的做简单了解,可以初步判断人选。会不会来。

 

多打打电话,打多了。你在电话你里就可以判断人选会不会来,你要不要约人家来。


作者: 尹香莉    时间: 2010-5-17 11:46

我们公司现在招聘时时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的就不多介绍了,无非就是人才市场、学校等等地方。线上的我们现在用了一套《EAP企业网络学院》,直接让符合基本调节的新员在线进行岗位能力测试。以岗位能力来匹配合适的岗位,既标准化又有针对性,省去了很多人工进行能力评估的步骤,你们也可以试试。


作者: yueransishui    时间: 2010-5-19 19:17
相对来说,应聘的是弱势呀。双向选择,关键是价值观的认同。。
作者: hzrzoe    时间: 2011-5-30 14:06
哎,同感啊!
作者: 小常先生    时间: 2011-5-30 15:10
辨证的看待面试邀约,有时候,通知的人员爽约,原因很多,反过来,企业硬件软件方面的吸引力以及态度也很重要。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