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南孚电池完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民族品牌从此消失 !!! [打印本页]

作者: 桃之妖妖    时间: 2006-4-5 22:35
标题: 南孚电池完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民族品牌从此消失 !!!
南孚电池完了,一个很有希望的民族品牌从此消失 !!!

福建省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在全国电池生产行业可以说是首屈一指。2003年,南孚占据全国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总销量超过7亿只,产值7亿6千万。南孚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碱性电池生产商。

  2003年8月,南孚突然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公司收购。这一事件当时在全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个曾经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力量”――南孚电池怎么一夜之间就落入美国人手里了?

  2004年7月,也就是南孚被吞并将近一年之后,做为厦门大学经济系南平考察组的成员,笔者参加了与南孚CEO丁曦明先生以及其他高层领导的座谈会,从而详细了解到“南孚并购案”这一事件的事件的始末。

  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福建兴业银行、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福建分公司(简称“基地福建公司”)、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公司的子公司)合资组建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1999年,南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南平市政府吸引外资政策的要求下,上述股东以南孚69%股份作为出资与摩根士丹利、荷兰国家投资银行、新加波政府投资公司合资组成中国电池有限公司。其中,外方持股49%,中方持股51%。新成立的中国电池有限公司掌握了南孚的绝对控股权,也就是说外方股东只要再增加2%的股份,就可通过中国电池间接控股南孚。

  丁曦明总经理向社会吐露了当时合资的苦衷:“南孚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相反,我们的资金很充裕。南孚当时是被迫合资的!”谈到南孚被迫引入外资,南孚的另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激动地说:“摩根士丹利是一只狼,与它合资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做为国际风险投资大鳄,摩根士丹利要入股一家企业的理由很简单,无非是看中其潜在的市场价值,时机一到便将其所持股份抛售,从股票升值中赚取巨额利润。南平市政府引进国际风险投资的举动无疑是“引狼入室”,南孚后来被出卖给竞争对手的厄运便由此开始了:首先是百孚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造成巨额亏损,被迫向摩根士丹利出让了中国电池8.25%的股份。接着,摩根士丹利以1500万美元获得了原属基地福建公司的20%中国电池股份。2002年,外方股东又收购多达1000万美元的中国电池股份。至此,中国电池有限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基本上都已转入外方股东手中,而它们对南孚的控股也已达到了72%,本来摩根士丹利希望中国电池有限公司能够在海外上市,从而给它带来巨额的股票收益,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电池迟迟未能上市。外方股东等不及了,它们以1亿美元的价格将中国电池的全部股份出售给美国吉列公司。外方股东的总投资约为4200万美元,一下子?赚了5800万美元!2003年8月11日,生产“Mach3”剃须刀和金霸王电池等消费产品的美国吉列公司宣布,已经买下中国电池生产商南孚电池的多数股权――南孚成了它的子公司了。

  短短几年时间,南孚由中国电池生产业的巨头变成了其竞争对手的子公司,而且这个竞争对手曾是它的手下败将。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现在好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消失了,而且还得到了一家年利润8000万美元,拥有300多万个销售点的电池生产企业,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大半个中国市场。本来南孚的优质碱性电池已打入国际市场,此时正是向海外发展的大好时机,可是为了避免和母公司争夺市场份额,南孚只好匆匆鸣金收兵。由于不能与金霸王正面冲突,现在南孚有一半的生产能力被闲置着。南孚正渐渐地失去活力。南孚被并购,不仅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其员工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南孚被收购后不久,原总经理陈来茂便黯然辞职。他用十几年的辛勤奋斗换来的知名品牌―“南孚”,已经是别人的了。南孚的员工们心里都感到了极大的失落――南孚已经不属于他们了,南孚已经不是中国的了。南孚的明天在哪里?自己究竟在为谁工作?

  当年,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现在呢?“现在这条广告我们已经不能再用了。”丁曦明悲愤地说,“如果我们还称自己是‘民族力量’,国人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南孚离开了,我的心情很沉重。据说当初南孚与摩根士丹利合资时是某位领导极力促成的,这位领导因为给南平吸引了巨额外资,政绩卓著,得到了提升。后来南孚成了美国人的了,不过这是他离任之后的事情――自然不关他什么事了。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总之通过出卖南孚,外国风险投资的收益翻了一倍还多,赚了个盆溢钵满。美国吉列公司也轻而易举地除掉了它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作者: 仰泳    时间: 2006-4-5 22:58
无论如何,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除非你可以满足领导的私欲和政绩,否则一切皆可牺牲!
作者: beautiyu    时间: 2006-4-5 23:34
[em01][em01]我就是南平人,我有好多同学在那里上班,真的说是南孚人或者说中国人的悲哀!
作者: huangtu    时间: 2006-4-5 23:44

其实不单是南孚,我国有很多的好品牌都被外国收购了,今年两会上不是有国家水利局局长李德水给国家提的关于限制外国对我国一些企业的收购步伐吗?也许是中国改革开发距离WTO开放之间的时间太短了,许多企业在国内做的是大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是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发展就是管理跟不上,没办法被人家收购了,虽然说收购是整合资源的好办法,可关键是看被谁收购了,如果中国的一些关乎民生的行业都被人家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就危险了。

不过,我感觉自己这样的看法似乎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至于是什么,眼下还找不出理由来,不过就一点,中国与外国的博弈不能过分,中石油的海外收购受挫,雷诺收购也是如此,我认为正是反映了国家之间的博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度,为什么国人就看到南孚,就看不到联想的PC海外收购呢?


作者: hx023    时间: 2006-4-6 08:16

唉,听说当初厦大的老师们在南平挨着一个一个地做项目,难道就没有给他们一点提醒和建议么。

可惜呀。

不过我觉得也怪不了那个官员什么,毕竟人家考虑的主要是经济利益,或者说从根本上他的认识就有限。而关键在于南孚自身的把握。

所以此一时,彼一时,谁能说得出对还是错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12:38:40编辑过]

作者: ade501    时间: 2006-4-6 10:57

真是很可惜!

[em01]
作者: 了无情趣    时间: 2006-4-6 11:54
贪官误国[em12]
作者: zwznj    时间: 2006-4-6 12:48

还是南孚人没骨气,如果大家都爱国的话,为什么不把所有的骨干都拉出来,另外建立一家公司,我相信很快就能够达到原来南孚的水平。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如果微软突然没了,他只要带走几百人的团队,在一两年内又能生成一个新微软。


作者: dzlee    时间: 2006-4-6 13:00

唉,作为一个福建人

对于这个品牌的故事,感动无比心酸

现在的招商引资政策,到了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作者: 商海大鳄    时间: 2006-4-6 13:27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昨天看新闻中国化工不是也把澳大利亚最大的乙烯生产商给收购了么

正常的市场竞争!

自己不争气,自己人给自己使绊子!人家老外可没有不按游戏规则办事!自己缺乏对风险的预测和应急处理,不要说人家是“狼”!

建议更多的本土企业家能够看到这个案例


作者: 窗口的猫    时间: 2006-4-6 14:04
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公平、平等”的市场竞争,而不是为了某些人的政绩而“被迫”自己插上草标卖身!!
作者: qunduan    时间: 2006-4-6 14:12
 大家以后会买什么电池?还买南孚吗?
作者: partick    时间: 2006-4-6 18:30

收购后电池也没涨价啊,如果价格过高也会有新的竞争者进入!!

我们需要的是能为社会服务的企业!!

中国政府也不是无能,对感光胶卷乐凯的保护也说明中国政府是有作为的!!


作者: zhuhongbo    时间: 2006-4-7 22:26
悲哀,但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吧,大鱼吃小鱼很正常的,不想被人吃就把自己变的更强吧
作者: 希脱拉    时间: 2006-4-19 16:46
在中国有生命力的品牌毕竟不多啊,不是我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如果真得到了海外资本占领并运作大多数优秀国产品牌的那天,我们的“支持国货”的口号岂不成了笑话了嘛?
作者: 奔流不息    时间: 2006-4-19 19:00

兵雄雄一个,将熊熊一窝哦


作者: 雪鱼    时间: 2006-4-26 13:04
政府一参与(或者说叫掺和)进来,企业最终的下场就是任由摆布了
作者: yyyanghust    时间: 2006-5-1 10:46
[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作者: lghua    时间: 2006-5-1 11:33
悲哀
作者: rollkey    时间: 2006-5-2 11:04
宁波的双鹿和豹王也被外资收购了 www.oisee.cn
作者: leomissyou    时间: 2006-5-7 12:56

最讨厌领导促成

捞政绩


作者: 天山剑    时间: 2006-5-8 12:13
没啥说的....
作者: seeyou    时间: 2006-5-8 14:23
无论如何,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除非你可以满足领导的私欲和政绩,否则一切皆可牺牲!
作者: xiuzilin    时间: 2006-5-8 15:37

南孚事件的始作俑者是人、物还是政策制度?

事情发生了是找理由、找原因还是找解决方法或预防措施呢?

 


作者: sam912    时间: 2006-5-9 20:20

楼上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 风雨从容    时间: 2006-5-11 00:48

没什么好发牢骚的,这个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不要抱怨,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振新民族工业的发展。


作者: 天堂鸟    时间: 2006-5-11 15:13

。。。。。。。。。。不知道说啥


作者: John2006    时间: 2006-5-11 23:54

事情已经发生,抱怨,愤怒又如何

民族品牌一个个的消失,是谁之过,值得每一个人去反思


作者: lcytiger15    时间: 2006-5-12 10:41

这应该被视为弱者官员在改革中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改革始终会付出代价的,可怜的是南孚成了牺牲品,真希望更多的官员能看到这样的帖子。


作者: 芒果mango    时间: 2006-5-15 16:03

不知有没有朋友听说“天府可乐”的并购案

可以对比国有品牌并购的过程有什么不同的


作者: zhulongxue    时间: 2006-5-16 16:18

我是漳平的,真的让人很伤感..还以为这是我们福建响当当的品牌呢.真为它哭泣


作者: ptchen    时间: 2006-5-16 18:51
搞定政府官员,什么都没问题!悲哀啊......
作者: ymty1998    时间: 2006-5-17 02:02

同意10楼的说法!

但要注意不要被那些贪官误了!那就是没有按照游戏规则做事了!


作者: laowu    时间: 2006-5-18 13:01

同情某些人,鄙视某些人。

悲哀。。。。


作者: 穿靴子的猫    时间: 2006-5-22 12:19
QUOTE:
以下是引用huangtu在2006-4-5 23:44:53的发言:

其实不单是南孚,我国有很多的好品牌都被外国收购了,今年两会上不是有国家水利局局长李德水给国家提的关于限制外国对我国一些企业的收购步伐吗?也许是中国改革开发距离WTO开放之间的时间太短了,许多企业在国内做的是大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是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发展就是管理跟不上,没办法被人家收购了,虽然说收购是整合资源的好办法,可关键是看被谁收购了,如果中国的一些关乎民生的行业都被人家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就危险了。

不过,我感觉自己这样的看法似乎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至于是什么,眼下还找不出理由来,不过就一点,中国与外国的博弈不能过分,中石油的海外收购受挫,雷诺收购也是如此,我认为正是反映了国家之间的博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度,为什么国人就看到南孚,就看不到联想的PC海外收购呢?

联想收购IBM的PC不见得是件好事……可能会是另一个“南孚”的悲剧,老外才不傻呢,只要钱给的多,只要有利润,什么不能买?而IBM的技术和研发力量摆在那里,联想只是收购了一个“名气”,是否真的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呢?联想的收购其实也可能是政府操作的行为,毕竟联想也是相当不错的民族企业,到了这个程度的企业很多行为是由不得它自己的,如今收购国际企业,对政府领导而言不也是一种政绩吗?但是又有多少领导会真的为联想考虑它付出巨额的收购费用是否真的能带来利润的回报呢?所以我觉得联想收购IBM并不是一件值得盲目乐观或者说就是很让中国人长脸面的事情,毕竟长远的经济效益才是硬道理!


作者: rushui1229    时间: 2006-6-2 11:12
关键还是缺乏专家似的人物做专家式的分析,可能刚开始就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想的引进外资,增强实力罢了
作者: rocky.lai    时间: 2006-6-3 00:30
国外的投资银行就是狠啊。。。
作者: bigtom    时间: 2006-6-4 16:19
看了这个事情,值得我们好好反思下。
作者: zsmtch    时间: 2006-6-4 20:52
想起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 winsdom    时间: 2006-6-12 12:57
资本化运作的牺牲品
作者: luzhilin    时间: 2006-6-16 00:24

南孚就这样没了

可惜!!!


作者: lldy    时间: 2006-6-18 21:38

中国无能窝囊的官员大爷们到该是保护民族品牌的时候了呀?不要为了你们的政绩就拿民族的未来做垫脚石呀???

[em14][em14][em14][em14][em14][em14][em14][em14]
作者: peakzhang    时间: 2006-6-21 16:38
贪官!!!!让他们都去死。。。。。。。。。。。。
作者: niko    时间: 2006-6-21 18:19
并非是贪官,只是能力和见识短吧,政府真不敢让人相信
作者: niko    时间: 2006-6-21 18:21
好好的企业民族品牌就这么被卖了,真可惜,不知道我们的东西还要被卖多少,被卖多久,唉!
作者: 梦龙    时间: 2006-6-28 01:15
当家没有主心骨,“民族力量”化乌有!
作者: 姥姥    时间: 2006-6-28 13:09

无论如何,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除非你可以满足领导的私欲和政绩,否则一切皆可牺牲!

有道理


作者: 一世豪雄    时间: 2006-11-15 13:58
QUOTE:
以下是引用了无情趣在2006-4-6 11:54:48的发言:
贪官误国[em12]

好,贪官我们吃不了他们,但是我们要在市场上让那些进入的“狼”们一个沉痛的打击!

重整河山待后生!


作者: oscarzhou    时间: 2006-11-19 09:08

在大环境下谋发展,但是大环境.掌握核心技术,和一个高效核心的团队!!


作者: ndbliushui    时间: 2006-11-29 19:13
青岛啤酒今天的处境很像南浮
作者: wuyu    时间: 2006-12-16 09:23
陈来茂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再造一个品牌
作者: zfyie    时间: 2006-12-16 23:06

作者: 刘洋    时间: 2006-12-22 14:30

其实政府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企业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em04][em04][em04]
作者: 浮沙    时间: 2007-1-4 00:27
我也是闽北,时至今日看到这篇文章,还是义愤填膺,闽北的政府的确太官僚,多好的一片沃土,可惜工业化进程就是缓慢,无论南浮,长富,黄华山,都没能成长.而良好的原材料资源优势,都未能带动工业华进程,不能活跃当地的经济提升,跟当地的政府作风还是有很大的关系呀,应该要转变呀.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