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学习Eyong兄的三招十八式后的思考:第一招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2-14 16:40
标题: 学习Eyong兄的三招十八式后的思考:第一招

很佩服Eyong兄的这个系列,一为他的热心__能这样不厌其烦的分享自己的心得;二为他的恒心___我连写这个回顾学习的帖子都几次中途搁下,三为他的独具匠心___其PPT中完全超越了软件或工具应用的巢臼,融入了许多思维和管理的人生经验。

在系列PPT推出后,叫好多而探讨少,或许是大家在一个下载链接后都习惯说“谢谢”而不习惯讨论? 那我就把自己边回顾边摘记的笔记拿出来,中间基本上是骨架性的“招数”、“Tips"、“存疑”,分别代表我对Eyong兄的PPT的理解:骨架、自己觉得精妙的地方、自己尚有疑问的地方。

如此狗尾续貂,是希望:也跟着Eyong兄的系列PPT学习过的朋友,大家一起来谈谈学习后的体会:每招的精妙处在哪?每招的技巧背后有些什么?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2-14 16:53

为了在帖子里面看起来比较清楚,我把整个图裁成几个小图。(完整的图和导图文件在后面上传)。

[attach]49508[/attach]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2-14 17:08

[attach]49509[/attach]

[attach]49510[/attach]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2-14 17:09

[attach]49511[/attach]

[attach]49512[/attach]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2-14 17:27

第一招基本上都是一些运用中的技巧,涉及到“方法论”的不多,但这些小技巧往往能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想来Eyong兄也不是每种软件都琢磨得这么透吧?我想起自己以前在外企时的那些老外,桌面上就几个软件快捷按钮(他们不装盗版的原因?),但每种软件他们都用得非常深入,比方说,都到了自己编写宏来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整个的图(以及导图源文件):[upload=rar]down60102.asp?ID=49513[/upload]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2-15 11:23

胡思乱想:与自己沟通的效率

工作中我们往往很看重与别人沟通的效率,所以在资源中心有那么多PPT模板下载,而麦肯锡的金字塔原则、用图表说话等总是那么受好评(确实也不错)。

我个人乱想:虽然导图也有演示模式,也可以方便的转换成PPT、转换成Word的大纲、可以有Project软件类似的进度管理跟踪等功能,但我更喜欢它在“导自己”的作用,而不是“导听众”的功能。

和交流相比,思考的过程往往也是低效的,并且似乎难于靠软件等辅助手段帮上忙,讲方法论似乎又太空洞;如何将自己头脑里既往的相关知识有机、有序的组合起来?如何让自己在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快速从芜杂的头绪理出要点而又不遗漏重要细节?

这种思考过程颇象“与自己对话”(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不是经常喃喃自语吗?)[em01] 自己同时又做讲话人又做倾听者,其难在此,所以有“教然后知不足”的说法吗?在画导图的时候(除掉不断的Ctrl+C,Ctrl+V进行简单重构的情况),我们在画的时候,是在不断的自问自答吗? 

我也尝试过在开头脑风暴会时用导图(主要是在发散思维时记录大家想到的点子),这种情况可以把与会人看作一个抽象的“人”。导图的作用,同样是在这个主体面前树一块大镜子,让“他”思考的同时清晰直观的看到自己思考的脉络,从而提高思考的效率。

那么导图这个工具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简单化为提高和自己沟通的效率吗?[em07]

不知道大家使用导图工具的感受是什么??


作者: 落草为蔻    时间: 2006-2-15 11:46
hao
作者: 水湄物语    时间: 2006-2-15 14:53

众位好久不见:)

狗尾续貂一下,前日在季风书店买了金克木的《书读完了》,说陈寅格幼年去拜访一位历史学家夏曾佑,老人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此话听上去太象大话,其实不然,中国古书固然浩如烟海,不过逐其根本也不过是,易,诗,书,春秋,论语,老子这么几十本,其他的无非是在其上发展演化而来。金老比喻道,正如红学著作煌煌,可是终究离不了红楼梦这个本源。

再说明托的金字塔,道理很简单,结论先行,论据支撑,但是与大家思维方式悖行,所以学的人纵然多,可是能够用的人实在少。

个人感觉,思维导图的最大妙用在于其结构性(形象化固然也很不错),即,不是简单地把一本书的几章内容放在不同的分支上,而是把几本书的内容综合起来,用一个结构性的图形来表示。思维导图不是一个记忆的工具,而是一个思考的工具,其精髓在于把以往细枝末节的东西有组织地放入树状结构中,这个放的过程就是一个归纳和再思考的过程。

Eyong兄的三招十八式还在学习中,以上只是自己用思维导图的一些感受,稍微有些文不对题。

金老的书很值得一读,在陕西南路季风书店有卖,挺深入浅出的,讲读书的方法论,读完真是感觉突然上了层次(笑)

栖息谷讨论过很多次读书何用,以及是否下载多,研读少,我们面对的是一天信息可能是以前100年总和的信息,如何甄别信息的有用性,如何将所有信息有结构地纳入脑中,如何“书越读越薄”,应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 地平线    时间: 2006-2-15 15:20
我还没开始学思维导图,先为这样的“狗尾续貂”道声好!
作者: 飞天舞雪    时间: 2006-2-18 21:39
每个人都这么热心助人!感动![em07]
作者: eyong    时间: 2006-2-19 00:26

出差在外N天,回来后到栖息谷一看,我的天,扬子给我的压力大了,从三招十八式产生到现在,已接近一年了,还有两期没完成呢,我要是再不抓紧的话,扬子的第三招品评估计可不太好出来的,呵呵[em01]

说明一下先,三招十八式后期出得慢了一方面固然是个人时间紧张,但不是主要的,到去年十月,三招十八式各篇已基本规划好了,余下的只是工作量问题,但越是这样,越感觉不如未思考完全时那么劲头十足,那么富于挑战了,再则,也想拖延点时间考虑在栖息谷的下一步工作目标。

我理解扬子的这两个贴是鞭策了,说一声请大家放心,我会加油的!


作者: pixelx    时间: 2006-3-21 15:16
感谢eyong大哥的分享。[em07]
作者: ulkgpyu    时间: 2006-3-30 01:46

楼主能否解意一下,,给出的那几个图是什么意思叱,我怎么看都没看懂一样,,,


作者: 扬子    时间: 2006-3-30 07:46
QUOTE:
以下是引用ulkgpyu在2006-3-30 1:46:04的发言:

楼主能否解意一下,,给出的那几个图是什么意思叱,我怎么看都没看懂一样,,,

 说来话长,你得从这个帖子看起: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BoardID=147&ID=59892 


作者: serena.sl    时间: 2006-3-31 10:31
既佩服EYONG大哥的耐心与毅力,又欣赏扬子的细致与好学,我等只能在后面慢慢跟着学,至于心得嘛,希望能够有一天能说出点什么来,继续狗尾续貂,呵呵
作者: luosan    时间: 2006-3-31 14:44
支持家园。
作者: luosan    时间: 2006-3-31 14:55

感谢扬子,我感觉他有个特点就是认真,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不亏为高手,而我们更多人的心态太浮躁了。向扬子学习。。


作者: anqi6666    时间: 2006-4-18 10:52
我觉得学思维导图的人越来越来,我们的家园就会越来越好!希望更多的爱好者加入思维导图的大家庭中,我学eyong的三招十八式的时间不长,以后我发现有什么问题的话,一定和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 nnzam    时间: 2008-10-30 09:48

回复日期有问题?


作者: 小强之蓝    时间: 2014-8-15 09:57
谢谢楼主的分享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