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我在家呆了一天,越呆越紧张,我爸妈说自我出生起从来没见我那么紧张过。。。后 来静坐冥思,终于想通了,本来就没预期可以进麦肯锡的,就当作和那里的面试官做mock interview。后来第二天一大早就过去,清晨八点半大楼设施都关着,一到麦肯锡Denis GG就很好心的帮我找可以用的厕所。。。还问我叫什么名字,是不是他来面。我想还好不 是他面,否则对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个满大楼找厕所的女生。。。”和我一轮的有另外 七个人,好像大多数都是研究生吧,还有个从Cambridge毕业的GG,大家看起来都很厉害的 样子。时间一到,我们互相祝福之后就分别进去面试了。 我的第一个面试官是Fei Yiming,复旦的校友,从汇丰MT到Mck的,看上去就很聪明的样子 (不过好像后来所有的面试官看上去都很聪明。。。)。先用英文问我简历上的问题,然 后就是中文做case。先申明一下,中英文的问题是完全因面试官而异的,有人面了五个没 讲过中文,也有人大多数用中文的,我一面主要是中文,二面三面是全英文的。我觉得Mc k默认能够到面试这关的人英文应该都没问题,所以就不把这个作为考察对象了。他给我的 case是讲一个生产水龙头的工厂在中国美国销量都不错,现在考虑进军欧洲市场,问我有 什么建议。我是第一次面对真人做case,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也没多想结构,就先问他客 户产品的类型(中高低档),然后再问市场大小啊,成长速度啊,竞争情况啊什么的,确 定市场是有吸引力的然后问我们客户的能力,他都是轻描淡写地回答,一听就知道我没问 到点子上。我然后又从财务角度分析是不是可行,他说这样也可以拉,不过你可以用波特 五力来分析啊,你们学校里肯定学过的啊。。。我大汗,那天workshop的时候他们拼命说 不要用framework,说就算用也千万不要提及这个名称,没想到我第一个case就死在这上面 。。。后来发现其实framework可以很好防止你遗漏掉要点的,比如这个case我就忘了问customer了,应该看看欧洲市场的客户需求有什么不一样的。反正看我 做得不大好么他又要我估个德国水龙头市场的大小,我一开始估的是所有的水龙头,后来 经他提醒估了中低档的(客户生产中低档水龙头),最后他又说“这就是市场大小了么” ,我再想起还要乘更新率。。。(汗啊)最后他给我feedback,说其他方面都不错,就是 下次回答问题前要多考虑一下,想清楚了再说,不要急着问。

反正第一个我觉得做得不大好,然后就是第二个了,面试官是个很P很年轻的女士,叫An Lin,是VP,在Mck做了7、8年了,但保养得很好。进门就和我聊天,说她先生也是复旦毕 业的,看我简历上去澳洲交流过,就问我对国内外大学的比较和看法之类。聊得很开心的 时候她说,那我们来做个很简单的case吧。(后来我听到这句话就开始寒)不过这个case 的确比较容易,是估上海有多少辆私家车。我想了一会儿给了四种方法(其实后来HW分析 得对,我那四种方法中两种其实是一样得,还有两种其实也不怎么准确),不过她不要求 出具体数字的,所以我只是说了下大概的思路,她再问了我几个数字应该怎么估(比如家 庭平均拥有量怎么算?我说可以把主要住宅区分为高中低收入,再分开估算),一共做了 十来分钟,然后她说觉得我很creative,说可能因为我不是学习经济管理的,思路会不大 一样(汗)。她说了一点蛮重要的,就是有的时候不要太理论化,比如她说估算家庭平均 轿车拥有量就可以结合自己的观察,不一定要细分再细分的。我觉得和她之间很有chemis try,反正最后我们又聊了些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啊,今后的生活目标啊之类,她离开的时候 说希望你下一轮发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