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讨论]案例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他山之石    时间: 2005-6-10 18:22
标题: [讨论]案例分析

某公司国际业务部,接到国外客户一投诉电话,客户投诉说:“昨天已收到USA20050511号订单,但是收货人员反映,收到的产品数量比订单数量少1件。”国际业务人员马上向客户道歉,并商理事后弥补事宜后,即向公司职能部门反映此事。

某公司职能部门人员收到信息后,便马上去调查此事,但是经查仓库发货和入库数量均一致,仓库并没有多出一件物品,也就是说仓库发货人员并没有少发出货。(而某公司的这批出到国外的订单是一个整的集装箱,货物的体积较小,国外客户收到货物时,集装箱并没有被拆开过的痕迹。)但是客户却又投诉了,根据某公司的规定,随客户投诉事件的轻重给予相对应的处罚(也就是说有客户投诉就应有对应的处理),某职能部门根据这一点便对仓库发货人员象征性地做了处罚,扣绩效考核2分。

而仓库发货人员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并没有少发货。如果您是负现处理此事的人员,请问下你会怎么处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5 17:31:59编辑过]

作者: rgang    时间: 2005-6-11 11:44

该处理似乎草率了。应该查明:

1、配送管理人员有没有和库管核定货品数量?

2、货品清单在确保和实物数量一致情况下,与运输部门如何落实保管责任的?

3、买方签收清单应该向运输方签收,因为货品已经交由运输方承运,公司人员如无工作差错,理应不承担责任。


作者: 月如钩    时间: 2005-6-12 00:23

在回答楼主的问题之前,首先要请楼主注意你没有给出最主要的内容,应该给出交易方式。

你太关注处罚仓库管理员正确与否。

毫无疑问,该处理是太草率了,(而我这样回答也是过于仓促)这样做,不但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并且还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发生这种事,应该首先查询公司是按照哪种条款与外方进行交易的,如FOB、CRF、CIF等,因为不同的交易方式,责任是不同的。

楼主却没有说明是按照哪种方式进行交易的。因此是很难回答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仓库管理人员是不应该受到处罚的,前提是如果经过检查,仓库发货和入库数量均一致。


作者: 他山之石    时间: 2005-6-13 20:13

楼上的说的对,我是没有说清楚交易情况,只是公司出到国外的订单都是用集装箱走的货,而某公司的货品是件很小的东西,我把这个案例丢出来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讨论下,这货物少了一件,会是在哪个环节上少的呢,对仓管员的处理明显是不正确的,只是,如果是我们自己是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人员,哪么,又会怎么处理呢?


作者: xxiao    时间: 2005-6-13 21:54

我觉得还是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回楼主的要求,该如何处理?从案例中反映,重新设计绩效考核的方案。绩效考核重在公正、明确、可操作性强。从案例本身看,问题并非出在仓储方面,很大程度上可能出在运输环节,之所以对仓储部门进行扣分,应该是没有针对运输部门设计的绩效考核方案,又要对客户的要求回应,所以才出此下策。

第一次发贴,可能词不达意,见笑。


作者: 小情    时间: 2005-6-15 17:13

看完整个故事,和楼上几位感觉一样太过于草率了

货物少了一件,仓库管理和出货都没问题,为何就没有去查物流方面的呢?现在的物流经常会寄错东西或者是寄掉,我们除了检讨自身外,也需要关注一些客观的原因。


作者: 他山之石    时间: 2005-6-15 17:38
我一直有个想法,我认为货物少并不是货运出了问题,因为这不是国内订单,这公司的货物装成一集装箱后,通过船运就发到客户处了,而且该公司的货物价值并不是太高(一件货物),而且集装箱到客户处后,并没有被拆开过的痕迹。我认为问题还是出现在这个公司里面,设想一下:如果这批货物是直接从生产线生产并经品质人员检查后,就打包发送,而中间的入库流程,只是办一种手续而以(入库单对着出货单抄一遍)。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作者: 小情    时间: 2005-6-16 08:25
国内订单和国外订单的货物有区别吗?我们公司以前国内和国外的包装是不一样的。
作者: pureshadow    时间: 2005-6-20 13:53
检查一下流程有没有问题,把程序中开口子的地方封起来,不然治标不治本,下次还会出事。
作者: 他山之石    时间: 2005-6-20 23:32
标题: [原创]刘明:孙子兵法与竞争谋略
以下是引用小情在2005-6-16 8:25:31的发言: 国内订单和国外订单的货物有区别吗?我们公司以前国内和国外的包装是不一样的。
国内的订单在运输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拆包装,而国外的订单打完集装箱后走船运出去,基本上是不可能被拆的,也没有机会拆。
作者: 重剑无锋    时间: 2005-6-21 08:17

和大家意见一样,如果仓库员真是按规定办事,我想这个责任不应该是仓管的问题,当然也不能排除仓管可能一时马虎出现

差错.如果我是经理,我想我会稍微的以委婉的方式提醒一下仓管方面,以后发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至于

扣分,呵呵,错误都出来了,你说我们扣这分有用么?再说了,我们还不敢确定就是仓库管理员的责任. 如果不是仓库管理员的责

任,扣他的分,就上楼上有位仁兄说的那样,只会打消员工的积极性~~~~~~


作者: comegong    时间: 2005-6-24 12:43
这种事情我也碰到过,我原来在车间做车间主任,一次客户投诉说瓶贴长了霉(我们生产药品的,用玻璃瓶装,药液含有糖份,可能是糖份粘到了瓶贴上),经分析可能是灭菌时有玻璃瓶破了(经常有这种事发生),漏到了其它瓶上,但事后我们也采取了补救措施,进行了清洗。但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后来,老板对此事进行了处罚。我罚的最多,而经理与相关技术部经理、质保部经理却罚得很少,我很不服气。大家认为,碰到这种事,如何处理。
作者: 飘逸的雨    时间: 2005-7-4 22:27

应分清责任,仓库是否与货柜人员有交接单?货物到客户交接时,是否有第三者交接方式及数据确认?分清是非再去处罚比较合理。


作者: md300    时间: 2005-7-6 13:29

说的对


作者: rming    时间: 2005-7-6 19:54
显失公平,有取悦客户只嫌,对员工不公平,会打消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公司管理有问题。制度存在问题。
作者: dragonlz    时间: 2005-7-8 14:05
标题: [转帖]会说话,减少奋斗30年

因改说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存在诸多漏洞,有草率的地方,也有公司内部核查制度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收到对方公司缺货通知时过早的道歉,道歉说明公司的确少发了货物,而且是在第一时间给予道歉,更给人感觉其已知道货物少发的情况,而且未给予通知。导致在事后调查中处于弱势地位。应该在收到通知时要求对方进一步核实数量和包装情况。

其次在仓库核查结束后未对运输单位进行合适,比如运输公司的设备清单类似的表单。确切的说公司在调查的过程不彻底,这可能导致日后对货物缺失调查始终存在隐患。

最后,仓库工作人员因改在发货时严格确认数量、型号、送货地址、以及到岸日期。


作者: 钱的童话    时间: 2005-7-11 19:41
最主要的是先解决问题,先解决顾客投诉的问题,再追究问题的责任,在入库去出库之间进行仔细的清点,确保没问题那就是流通环节出现了问题,缩小问题追究的范围 ,不能满目的草碎了事,在不明确责任的根源之前而把责任推到莫人或莫个部门上面去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