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 16:45 《全球财经观察》
Susan Yang(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国组) 用户有效数据需求短缺、手机价格昂贵、号码携带尚未解禁和内容供应不上,这些都表明中国3G发展为时过早。只有在全球3G气候大体形成、网络设备和手机终端价格大幅度下降后启动3G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明智之选
展望2005,有着大规模研发投入的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是最寄望中国3G市场的一群,他们盼望着3G能够遵循互联网经济的轨迹,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我们认为同互联网经济一样,3G能否在中国取得成功,将大大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因素。
由于外界普遍预期中国政府将于2005年启动中国的3G市场,因此2004年下半年有关中国电信业重组的新闻可谓是层出不穷。
首先是电信运营商的“四并二”、“六并三”方案的传闻;其次是实实在在的电信运营商高管层的互换,紧接着的是中国联通“一分为三”的分拆传闻。
新闻也好、传闻也罢,都表达了人们对3G网络重复建设的担忧,而人们乐观地认为将牌照的发放量由4张减少为3张即可以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
我们认为,对于每张网动辄上千亿人民币的投资,避免重复建设的核心问题首先是牌照发放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也就是3G战略启动时机问题,其次才是牌照发放量的问题。
目前的中国3G市场各产业链之间的发展是高度不均衡的,这是由于产业链的利益各方对3G用户需求的预期不同造成的——目前,网络设备供应商翘首以待,网络运营商则积极备战,而手机供应商和内容提供商却犹豫观望,政府则面临着艰难抉择。
3G产业链上各个利益集团并不协调一致的步调,必将导致3G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不均衡,在此情况下匆匆上马3G,中国政府及网络运营商将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相反,时机成熟时推动3G——当中国消费者对宽带数据业务的有效需求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手机终端的全球价格达到中国消费者能大规模消费的合理水平、内容提供和网络运营环境更加完善的时候——将是顺水推舟,事半功倍。
当人们评估3G网络的可行性时,首先考察的是技术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本等因素,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网络的发展绝非单纯取决于网络技术的先进性、设备供应商的游说,以及运营商的单向推动。网络产业链上的手机供应商和内容提供商所起的均衡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可预见的用户需求是推动手机供应商和内容提供商的原动力。
需求为王
首先,技术的先进性并不能等同于用户的最终需求。
3G网络的技术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宽带数据业务是3G网络区分于2G的主要特点。但是,技术成熟并不等同于市场的成熟。我们认为在2005年发放牌照,2006年在中国全面启动3G还为时尚早。
从各国3G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国家是在移 动的渗透率达到50%以上时,才开始上马3G的。解决2G带宽的限制是采用3G的原因之一,而一定量的有效数据需求是启用3G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日本的NTT DoCoMo为例,在其3G业务启动的2001年,其2G数据业务收入已经占到总业务收入的20%以上。在2002年,即3G业务推出后的第一年,其3G数据收入即已经占到了3G业务总收入的34.8%,而2G数据收入仍然保持在2G业务总收入的21.8%。可以推断,强劲的数据需求使得3G的发展合理和可行。
目前中国的2G带宽仍有大量的富余。因此,并不存在通过3G的发展解决通信频段限制的问题。
此外,从用户的数据需求来看,尽管目前中国的数据和宽带业务需求增长强劲,但是语音业务需求仍然占到总需求的85%以上。2003年,有着全国移 动数据业务网络覆盖的中移 动,其数据业务收入也仅占其移 动业务总收入的13%,而短信业务收入又占了数据业务中绝大比例。
可见,中国目前相应的数据和宽带业务的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撑3G发展的最低规模。
价格难题
其次,有限的机型和较高的手机价格将成为3G网络大规模发展的瓶颈。
从中国CDMA的发展历程来看,出人意料的,手机成了制约CDMA网络发展的瓶颈。由于日韩和欧洲有自己的CDMA技术标准,因而中国和美国采用的CDMA2000并不是全球普遍采用的技术标准。即使有着中国庞大的市场作为支撑,但相对于GSM这样的全球手机市场而言,CDMA手机市场对大型手机生产商仍然是缺乏吸引力的。从2002年中国CDMA网络的发展初期,手机生产商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既要分享中国庞大的潜在市场,又不愿意承担风险、贸然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从事CDMA手机的研发和生产。两年后的今天,虽然CDMA的手机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全球性的GSM手机市场相比,仍然存在机型少、手机价格高的现象。如右图所示,截至2004年10月中国市场上GSM手机机型大约为CDMA的5倍,且价格在1500元以下的CDMA手机仅有83款,而GSM手机有467款。
实践证明,手机终端和网络的协调投入是新网络发展的必要条件。
可以预见,若在目前全世界3G业务规模仍然偏小、全球技术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在中国启动3G,3G的终端市场将成为其业务推广的重大障碍。2004年9月16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欧洲3G手机的当时平均售价为400美元(3300元人民币),而2G手机的平均售价为150美元(1200元人民币)。由此可见,目前3G终端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中国市场的承受能力。此外,产品种类也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尽管手机的成本在持续下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状况不会改变。
不论通过何种形式,在3G 的发展初期,手机的高成本将由运营商和消费者分担,这种成本无疑将减缓3G业务的普及速度。此外,不可避免的,为了将用户从现有网络上转移至新网络上,移 动运营商将面临着大量的手机补贴成本。而昂贵的3G手机价格将大大降低运营商盈利能力。
政策的桎梏
再次,号码携带的政策性限制不利于3G的发展。中国政府为抑制非理性的市场竞争,尚未开放手机的号码携带功能。但从中国移 动市场的发展和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来看,若在3G启动时对号码携带仍未解禁的话,中国的3G将徘徊不前。
中国新增用户的月平均消费水平不高。从2004年的数据显示,超过70%的新增用户的月平均消费水平在50元以下。因此,中国的3G是不能依靠新增用户市场的,3G的发展要瞄准中国的现有移 动用户市场,尤其是高端用户和对数据内容有强大需求的市场,而这类用户往往对手机号码的变更有着很大的抵触。很多用户表示即使可以通过转网、换号来获得免费手机,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已携带多年的号码。因此如何解决号码携带,并成功将现有移 动网络用户转移到新网络上,是中国政府在启动3G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内容供应商和网络运营环境仍然远远不足以支撑中国3G的发展。
尽管中国的人才优势有目共睹,中国的内容供应商不断涌现,但拿捏准真正的用户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内容供应商实际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就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一样,我们期望着偶然商机的出现来引导用户的最终需求。
持不同意见者认为3G网络的建设成本可能较低,因而应大力发展。但目前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国是否需要在目前已有的几张全国性移 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再新增3乣4张网。虽然,3G网络的每一用户成本可能较2G网络为低,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新建一张网的成本一定高于在现有网络上的扩建。
展望2005,3G在中国的发展仍为时过早。用户有效数据需求短缺、手机价格昂贵、号码携带尚未解禁和内容供应不上都是3G产业链发展失衡的具体表现。而3G产业链发展的失衡是制约3G发展的不可调和矛盾。在目前2G-2.5G网络满足用户需求、网络运营良好的情况下力推3G,将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在全球3G气候大体形成、网络设备和手机终端价格大幅度下降后启动3G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明智之选。
然而,由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可无偿获得3G牌照,因而四大运营商为维护其“未来增长”而在现阶段竭力争夺3G牌照;而国内外的设备供应商更多地是从其自身的发展考虑,而积极鼓吹3G;此外,政府亦需要对其支持多年的TDS-CDMA首个国产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平衡各个利益集团的关系,而非单纯从经济上考虑,是政府面临两难抉择的主要原因。寄望2005,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从平衡各方利益的循环中走出来,更多地以经济为基础做出3G发展的重要抉择。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