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讨论]谁是真正的培训大师 [打印本页]

作者: davidgiggs    时间: 2004-12-16 16:29
标题: [讨论]谁是真正的培训大师

目前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而参与其中的培训师却是良莠不齐,而衡量培训结果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现场满意度(现场非常满意课下收获不多),客户满意度(每个人的培训需求不一样,难道能有众口一词的满意度)。个人认为眼下最红的培训师余世维,因为有自成一体的授课风格而受到大家推崇,而号称中国式管理第一人的曾仕强,也有自己对本土管理哲学的独到见解,但共同一点,他们都有一种反哺社会的意愿,尽管他们都来自宝岛台湾。又比如我们本土讲师周坤,其缜密的逻辑和前瞻的战略构想也能让许多学员都眼前一亮。

本人虽然也参加了不少培训,接受了很多培训师的言传身教,但真的让我做出个评价,却又没有一点头绪,相信国内还有不少优秀的、可以称为大师的培训专家,我想家人也经常接受培训,所以想听听家人意见。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4-12-16 16:34
虽然人大(和君)包政不是一个纯粹的培训师,但我认为他的课是最精彩的。
作者: 欣欣    时间: 2004-12-16 16:57
乱花渐欲迷人眼。你看太多了,也就评价不出来了。哈哈
作者: xiaobin    时间: 2004-12-16 20:01

是啊!大家都说得满有道理的!

[em02]
作者: 天堂鸟    时间: 2004-12-16 21:00

补一句我非常讨厌余世维的论调,一直把他的话当作大便处理

对于曾仕强感觉还不错

现在的培训太多了,我个人认为最好的培训是让我们自己去领悟,互动性应该很强


作者: dragon02    时间: 2004-12-16 21:42

个人扯见: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用心感受过就好.


作者: stiger    时间: 2004-12-16 22:22
优秀的培训师要求坚持不断的学习、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6 22:23:31编辑过]

作者: leeiiii    时间: 2004-12-17 09:48
现在匡论大师有点早,如果50年后我们看今天谁通过培训,影响了我们那时的国人素质,就可以定论了
作者: jiangdou    时间: 2004-12-17 11:44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种叫大师


作者: 永远有多远    时间: 2004-12-17 15:10
这个东西难以说的清楚的,自己感觉好就好了。
作者: ty8541    时间: 2004-12-17 17:12

余世维如果到大师的境界我觉得还早,通过的他演讲的方式,故事太多,讲话太快,只听他嘟嘟的讲,其实我们领悟的东西比较少,而且作为一名培训师在互动这方面比较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他论述每一个观点的时候,都有很多的故事或事例来阐述,反而显得他的观点不是很充分的正确,而且通过的演讲方式,关照度不够,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讲什么就讲什么,整个现场没有提问,接收的太少。

如果讲大师风范,我觉得曾仕强在这方面就比较出色,演讲时有停顿,有提问,幽默,风趣,有关注,有提示。而且演讲的风范 手势 眼神等各个环节都比较出色,特别其声音非常好听,有点严肃、带有磁性。

作为一个大师的总体来说,首先要知道学员要什么而不是我要讲什么,在于学员吸收多少而不是我讲多少,在这个前提下,要在演绎的时候,生动、幽默,有和风细雨,更重要是能砸门而入,给人感悟!!~

大师要“化”,学员要“悟”,交流要“应”无法作到这三点的讲师,只能算听在工、匠、师的匠的层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zxd    时间: 2004-12-18 09:05
对于培训师得水平评价我想大多是来自于,每个人听课之后得收获,收获得多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如果只是听听,事后没有化为自己的行动,那么你就不会对培训师有个真正得评价,所以培训师培训的好于不好,应该慢慢的体会,有了深刻的他会之后,再来评价,这样比较客观.否则就是凭感觉说话了.
作者: ruixutao    时间: 2004-12-18 12:38

培训如果成了一个市场,培训也就不是纯粹的培训了。

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培训大师”培训的目的是是把自己的观点传播开来甚至以此谋生,那培训只是讲师的事情。

而培训真正的目的是要面向受训者的,要根据受训者的水平、需求来定的。


作者: corin    时间: 2004-12-18 21:23

现在国外好象喜欢参与性的游戏培训,强调互动参与,让游戏(培训)人从中悟道。


作者: 平安宛主    时间: 2004-12-19 11:19

[QUOTE][/QUOTE]

说的好,


作者: 平安宛主    时间: 2004-12-19 11:21
11楼的,说得好,培训师就该有互动性,不应只是自己讲,不管下面的反映。
作者: jacnk    时间: 2004-12-19 12:02

对于培训效果,我一直觉得其本来就是很模糊的东西,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我想至少也要些时日.效果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受训者的素质等综合因素而定.

对于培训师的喜欢与否问题,则完全是个人口味问题.我就比较喜欢曾,观点同11楼家人!


作者: jingxiaoli    时间: 2004-12-19 12:36
余博士的培训,内容与观点的关联度很差,有点拖题的感觉!
作者: szlhm168    时间: 2004-12-19 17:39
我喜欢余世维博士对国人的剖析,直言不讳。
作者: deqiangw    时间: 2004-12-19 18:18

很长时间没有发表言论了,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对个人而言,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解决问题或者是提升素质,如果通过培训达到了目的,那么说培训是成功的,否则,感觉培训再好,如果未能解决问题,那又怎么算好呢?

关于余博士的培训,家园曾讨论过多次。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余博士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但是于个人而言,作用如何,请参加过培训或者听过他讲科的朋友评论一二,不过我总觉得他的培训缺乏被培训者的参与,缺乏互动(11楼),培训一次不仅仅是听一次课,感觉不错,可是内容不久忘掉了吧?是否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或者自身素质得到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 三尚    时间: 2004-12-20 07:23

下面,我说两句:

第一,培训老师的作用甚至大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从这几点去看培训老师的水平高不高,去感觉老师的功底如何?很多人目前就是以这些看老师的,去评价老师的!

第二,一个好的老师为什么好?绝对有赖于好的学生!没有真正有悟性的学生,再好的老师对不起,没用。任何大师的任何培训真正帮助和改变的永远只是少部分的人。因为根本有没有非常多的时间去一对一启示。就算一对一,没悟性的学生也是牛粪一堆。

第三,至于谈到余世维缺乏互动,我感觉老余做老师好象是半路出家的!但还是有自己的风格。严格的讲,他的演讲和培训我认为还是有互动,只是不是游戏与活动而已。台下的听众如果真的认真听讲并听着他的故事走进故事当中去体验,本质上我认为就是互动。老余的讲故事能力很强,图象描绘和表演能力不错,怎么可能不被影响呢?什么样才叫互动,关键是有没有体验到东西!

第四,这年头,有的学员比培训老师都牛,我说的是死牛,自以为听过很多课了,自己屁课讲不好,却有胆量去指评老师,你说牛不牛?真没有悟性,笑死一堆人。只感叹人心不古了!

弟子问:师傅,我应该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呀?

师傅说:对于这种至高的觉悟呀,就象你没办法使旭日东升一样,你是一无所能的。

弟子惊:啊?那师傅,你过去教给我们的修持又方法有什么用呀?

师傅笑:啊,那只是让你在旭日东升的那一刻,别睡着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0 7:25:29编辑过]

作者: zcmhtt    时间: 2004-12-20 11:18

弟子问:师傅,我应该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呀?

师傅说:对于这种至高的觉悟呀,就象你没办法使旭日东升一样,你是一无所能的。

弟子惊:啊?那师傅,你过去教给我们的修持又方法有什么用呀?

师傅笑:啊,那只是让你在旭日东升的那一刻,别睡着了!

精彩!

[em17][em17][em17][em17][em17]
作者: Franc    时间: 2004-12-20 12:14
余世維﹑曾士強﹑張錦貴﹗﹗﹗
作者: ldxy521    时间: 2004-12-20 14:19

哈!好象不是讨论余世维老师的风格吧?"谁是真正的培训大师"还没人说誰是,就开始攻击谁不应该是了?看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余老师了!无论他是或不是,


作者: sunnylife    时间: 2004-12-20 17:31

其实啊,培训有分内训和外训,

又分一言堂(当然有些会有一些提问)式和游戏体验式

一般内训我觉得是游戏体验,互动性很强,外训一般是摆事实,讲道理比较多.所以如果真要互动,什么游戏的风格不能与一言堂的风格形式直接比较,因为游戏体验是做得多讲得少,一言堂是讲得多.

以前我都研究过游戏,因为太容易模仿了,加几句大道理之后都可以做个讲师搞搞培训,但主果要有真正的方法去教授的话没有能力是不行的,单单用游戏来贯穿理念对于我们出来工作好几年的人来讲实际的用处相对不太大.(因为理念已经听的,看的都已经太多了,只是有没有做而已了,体会到了还要懂得如何做)

不过之前听过一种很恐怖的体验培训,学员都搞得又哭,又笑,然后整个人在密封式的培训里搞得快人格分裂,最后出来的人都是性格大变,当然不是去医院那种大变了.不过这种培训说如果有心脏病的人和高血压的人不能参加.


作者: ty8541    时间: 2004-12-20 18:27

我不认同25楼的观点,游戏很容易被模仿那是事实,但是如果你真的把游戏进行升华,就可以做到和别人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大师与工匠的区别。

比如说乌鸦喝水的故事,您能把他引申到企业文化变革的案例吗?一个故事的主题并不是只有一个点,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点,做为培训师,你要把实际所用的到的点放到课程中相互结合才可以形成与众不同的效果。

一言堂的讲师除非他的年纪实在太大了,指的像南怀谨这种的,现在真正的培训哪个没有互动?没有互动你就不能发现学员对这个问题吸收了没有,比如余先生的课程,在他的课程中你找不到他问人家的一个问题。问问题也是互动。

有些人说那是学员本身的关系,我承认这是一点,但最重要的是培训师的观察度不够,一个好的培训师就会作到关照全场,就算你收获的比较少,也会让你尽可能大的收获。


作者: 黄河以北    时间: 2004-12-20 21:30
因时因地因人因需而看!
作者: sunnylife    时间: 2004-12-20 22:28

“比如说乌鸦喝水的故事,您能把他引申到企业文化变革的案例吗?一个故事的主题并不是只有一个点,一个故事可以有很多点,做为培训师,你要把实际所用的到的点放到课程中相互结合才可以形成与众不同的效果。”

如果一个故事就可以引申得那么大,一个故事可以启示企业改革。。。那么要那么多故事还有何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解决引申N个问题,我认为语言技巧好的可以吹得天花乱坠。

如果一个故事可以引申变革,那么为什么变革不了的老板们不好好听多点这种故事呢?

难道一个故事就是一种蝴蝶效应的缩影?真有那么好的效果?

故事是帮助人们了解体会理念方法的,故事的本身就等于不同人会看到不同观点一样,如果一个点能放大到无限多,引申无限长,那我觉得是讲故事的人太一相情愿了。因为乌鸦喝水可以引申到爱情,人和动物的心理,至于变革,我真的也想不到,如果讲得通的话,我觉得语言技巧真是太高了。。。哈哈

至于互动,我从来没反对过,我参加过二次港资企业的内训,和一次英资企业的内训都是学员比老师说得还多呢!!(其中还有一次美资的内训,不过是大陆的人做讲师,所以说得都比学员多,还有那些什么ISO的内,外审培训那些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我觉得老余也是一种风格,很凌厉故事也很丰富,到底之前的紧密性如何,因为老余语言的演讲技巧太厉害了,所以也让我脑子没缝隙没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可能这也是他的成功之处吧! 不过倒也想看看老余回答学生的问题会怎么水平。。嘻嘻!

另外我与别人合作做过一次外训,50人,和一次内训,20多人,都是游戏互动的方式,的确做起来控制现场满难的!因为互动性太强,能力经验都不足,最有趣的是参与玩的人都当是游戏,大家都笑得不亦乐乎!想尽量让他们多思考,真得难,可能是免费的原因吧,大家都不当一回事,进来的目的性不强,所以都很随意。哈哈~~回想起来真的挺有趣这段经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0 22:53:23编辑过]

作者: ty8541    时间: 2004-12-21 10:26

回28楼

如果一个故事就可以引申得那么大,一个故事可以启示企业改革。。。那么要那么多故事还有何用,一个故事就可以解决引申N个问题,我认为语言技巧好的可以吹得天花乱坠。
您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指在别人模仿的情况下,做到创新,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却在您的嘴里给他变革给他创新,那么就可以达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如果您只能把他引申到爱情那只能说您并没有创新,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抄别人的只能算是“工”的级别。 现在我把乌鸦喝水的后半截说一下,前面您应该很熟悉了。

(自从该乌鸦用石头喝水的事情被很多乌鸦们所传诵之后,都认为该乌鸦非常的聪明,所以大家一致推荐他为乌鸦王国的国王,当然用石头喝水也成了乌鸦王国的传统(企业文化)。引申(往往企业创始人的成功经验就决定了企业的文化),直到有一天一只乌鸦来到城市里,看到麦当劳里有很多人,正好口口,就去要了一杯口乐,但他发现他们喝水都是用吸管的,所以登登登的飞回去告诉国王 “大王,我在城里发现他们喝水都是用吸管的” “狗屁,滚”。

有一天,国王和几个侍卫的陪伴下到了城里,看到了肯得鸡,也同样的使用过吸管喝水后,登登登的飞回乌鸦王国,并马上吩咐购买吸管,从此乌鸦王国喝水都用了吸管。

上面的故事我只是大概的说一下,从这个故事中我门就可以让领导者体会到什么呢?

培训师如果只是一味的抄写别人的东西,固然是方便快界的,但没有创新就不能让别人有发人深省的感觉。

如一个拓展训练,你只是让他去做各种活动,那么拓展做下来有什么意思?而且很多拓展的项目都是一个摸样的,如果你没有引导,那拓展的效果就等于零。自己体验能体验个什么东西来??

呵呵!

[另外我与别人合作做过一次外训,50人,和一次内训,20多人],这种场面称之为失控,首先就发觉您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引导不够,所以让学员的关注度不够!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呵呵!~


作者: 商孜    时间: 2004-12-21 12:01
我觉得2003年全国十大培训师当中的叶小松不错,而且是专注于我们通信行业的,很具实效性。
作者: blucelee    时间: 2004-12-21 12:41

观点与角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见解.

人类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全角度思考过,只能说,一直在努力而已.


作者: sunnylife    时间: 2004-12-21 13:05

如一个拓展训练,你只是让他去做各种活动,那么拓展做下来有什么意思?而且很多拓展的项目都是一个摸样的,如果你没有引导,那拓展的效果就等于零。自己体验能体验个什么东西来??

引导当然是有的啦,能做这些游戏当然已经早有准备了,说得容易做得难! 引导方面我们一开始就做了很多功夫,包括话述,和预想提问,以及回答不了的应急方法.但是问题是从学员一进课堂开始都已经安排出现了问题,很多原来没有预想到的都出现了.学员连玩游戏时的规则都搞得一团糟,人太多,控制场面又出现问题,还没进入主题我们已经知道肯定失去预想的效果.

另外那个乌鸦的例子太牵强了吧,又KFC,又是M记,而且是似人化太厉害,太多这种痕迹,编的成份太厉害了,因为这样主观性太强了.不像"温水青蛙"那种自然...

如果它们真要用吸管喝水,那吸管从哪里来,自己用钱买??钱从哪里来,打工??自己开厂??去哪里打工,去哪里找"乌雅工业区"~~??如果从丢弃那来,太多细菌,这样会引起"人流感"的...而且可以交叉感染其它病的!...

嗨!!!那这样不就等于一个人类社会啦~~~这样不如就写从前有一个森林里的傻子只懂用XX喝水,外出过的其它傻子告诉他可以用吸管,然后此"傻子"就对彼"傻子"说..."放屁..XX"....

故事如果是取自自然就应该自然点好,太拟人就痕迹太重,编的成份太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1 13:18:21编辑过]

作者: ty8541    时间: 2004-12-21 15:16

因为只是一个故事,能够说明问题就好,何必牵强呢?那你问问西游记的神仙哪里来?只是一个故事而已!~何必搞这么复杂!


作者: ty8541    时间: 2004-12-21 15:31

还要说一点,培训师既是编辑,又是导演,更始演员。

编辑阶段就要做到,我做这个活动和我所说的话要达到什么效果,在这种思路的前提下去导演这个培训,然后通过您自己的生动的演绎达到你所要达到的课程效果。

控场能力不足和教案编写能力不足大都是培训师的通病,如教案只是抄写网络上的PPT,你就无法做到与自己所要讲的内容相结合的目的,就算是自己编写的,但大多找不到很好的例子或发人深省的故事来阐述您自己的观点,无法引起共鸣,控场就别说了,更需要经验。


作者: asoka0    时间: 2004-12-21 16:51
余先生的见识很值一听
作者: sunnylife    时间: 2004-12-21 17:57
又满足自己又对自己有帮助,又符合自己的培训价值观的就是最好的最棒的培训大师!!!...每个人的层次需要都不同,听的内容也要等同自己的层次,像我在校和出来工作时的要求标准也不一样.所以等同自己价值观的就是最好的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1 17:58:08编辑过]

作者: 三尚    时间: 2004-12-21 19:00
我不知道这些几大培训师是谁给评的?标准在那里?培训市场里有没有假冒伪劣的?真不明白!请知情人赐教!
作者: liquanfei    时间: 2004-12-22 07:21
真正好的培训师确实很少,不少培训参加完毕之后,当时感觉精彩,后来一思考,好象感觉没什么.
作者: 生锈菜刀    时间: 2004-12-22 08:10

最优秀的是我

[em01]
作者: jesco    时间: 2004-12-22 1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妞妈    时间: 2004-12-22 12:39

也许对于“真正培训大师”的含义,大家的认同的尺度不尽相同。比如,余老师的课程,我听过了,很多故事的演译,的确风趣,但是热闹之后,仔细思考课程的精髓呐?好像又不是很饱满。不过他的演讲风格的确很激情,台湾人的风格。

鱼与“渔”的含义讲了很多年,但是有了“渔”之后,每个人的领会能力和运用能力又是不同的。


作者: jingxiaoli    时间: 2004-12-22 16:48
标题: [求助]《绝对挑战》VCD

[求助]《绝对挑战》VCD


作者: boxman    时间: 2004-12-22 20:16
于是为确实讲的不错
作者: CND62    时间: 2004-12-25 12:03

如果你拒绝更有效的方式,培训大师不能帮助你;

如果你已经在人生的比赛中退役,停止了进取的脚步,培训大师不能帮助你。

[em07]
作者: 流动的水    时间: 2004-12-28 13:02

个人认为,余世维、曾仕强都是非常优秀的培训大师。余世维的南京邮电版成功经理人讲座系列从02年听到现在,每年听两至三遍,每次都有新的心获;从04年开始接触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等讲座。我非常赞同曾先生说的:与高级总裁讲中国式管理,与中级管理人员讲执行。我个人认为,余的讲座,无论是成功经理人还是执行力还是领导商数,都是中高层管理范围,都是在执行范围内的,而曾的中国式管理的范围更合适更高级的决策层(当然也适合其他所有层次),是一种理念的范围。适用层次不同,但都是好讲座。

对那些以游戏及案例为主的培训,参加过几次免费的培训,培训讲师也仅入门级,未接触过重量级的培训师,仅在某些方面有点感触和收获。总有一种感觉,这些讲师按国外的培训模式进行训练与包装,但讲师的经历或阅历却不够分量,在介绍某些案例或自我介绍时,我感觉不伦不类,嗯,是照猫画虎的感觉。不知是否是这样子的。


作者: jesco    时间: 2004-12-28 20: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obin    时间: 2004-12-29 10:01
我是看了一些讲座,我想对于刚出道的我门来说还是满有用的![em06][em06]
作者: jesco    时间: 2006-7-16 17: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rrison12    时间: 2006-7-16 22:33

尽信之,不如无之!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