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人力:资源还是资本? [打印本页]

作者: hx023    时间: 2003-4-21 20:01
标题: 人力:资源还是资本?
新经济对知识和管理的特殊依赖性,决定了它必须首先把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当“资本”看待,给予他们资本所有者应该有的权益,如股份、决策权、CEO头衔等等。

日前参加在南京举行的新经济论坛,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魏杰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的角度,对国内频发的“59岁现象”做了“第三只眼”式的透视,认为这种现象不全是个人品德问题,也有体制和观念方面的问题——把人力仅仅看做“资源”而不是“资本”,致使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专家和经理人成了廉价劳力,不能获得作为“资本”应该得到的报酬,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不能不说是诱发职务犯罪的一个原因,即所谓“该给的你没给他,他也就拿了他不该拿的”。这样说当然不是要为“59岁(还有49、39甚至29岁)现象”的当事人开脱罪责,也开脱不了,而只是一种制度和文化层面上的反思。在经济学意义上,反思的着眼点亦非如何减少犯罪,而是如何认识和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不用说,这一点对人才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人力资本”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于1960年提出的,他在《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报告中称,经济增长的源泉不能只靠增加劳动力的物质投资,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但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力资本”虽然被频频使用,却并未引起特别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当成了一回事,无非叫法不同而已。这种“误读”不只发生在民间,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里的专家也喜欢串用这两个概念,其著作或演讲中一会儿“人力资源”,一会儿“人力资本”,很少去追问其中的差别。这种情况一直到近几年才有了重大改观,经济学家和企业界开始较起真来,说人力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就是人力资本,不能混为一谈。

按照魏杰的看法,“人力资源”指一般劳动力,“人力资本”则主要指两种人:技术创新者、职业经理人。把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单划出来作为“人力资本”,而把其他人力作为“资源”是否完全得当还可以讨论。马克思就曾质疑说,把人力看做如同水力、电力、蒸汽力等等一样的劳动资源“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经济对知识和管理的特殊依赖性,决定了它必须首先把这两种人力当“资本”看待,给予他们资本所有者应该有的权益,如股份、决策权、CEO头衔等等。

以经济权益为例,魏杰分析说,因为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所以他们的回报不能叫“工资”,而应叫“薪酬”。人力资本的薪酬通常由5部分组成:职薪、年终奖、期权、职务消费、福利补贴(社会保险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期权激励,这种激励让没有出资的人拥有了产权,从而打破了旧经济出资者才有产权的规矩”。作为“出资者”,人力资本的薪酬通常是很高的,国外CEO们的薪酬与普通员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是个别现象,福特汽车CEO雅克·纳塞尔2000年的薪金收入900万美元,通用电气CEO杰克·韦尔奇薪酬达1670万美元,时代华纳总裁史蒂芬·凯斯超过8000万美元。这些还不包括期权收入。

国内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人力资本”的薪酬与发达国家不好比,但太低了也不行。新近一份调查表明,我国企业经营者年薪在两万元以下的占到了41.7%,近89%的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云南红塔集团每年200亿元的利税,董事长仍然只有数千元的月薪,这就不符合“人力资本”的价值了。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主要靠人才,而人才是需要激励的。何况较高的薪酬(特别是其中的红利和期权部分)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本的制约。对于稳重的、有眼光的投资人来说,如果经理层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专家不持有股份,又只拿千把块钱的月薪,他们还信不过呢。

人力资本引发的产权关系的变革还导致了企业决策权的再分配,CEO(首席执行官)的出现就标志着企业管理制度的重大调整。CEO的权力很大,“与总经理根本不是一回事”。设置了CEO的企业里,董事会实际上是个小董事会,一般不再干预决策,主要事情是选择、考评CEO。以往开股东大会,董事长会拍拍总经理的肩膀说“你给我好好干”,现在面对同样持有股份的CEO和他的管理层,董事长要说的话变成了“谢谢你们给我们赚了钱”。
作者: wjianying    时间: 2003-6-17 13:14
精彩,继续努力。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