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金字塔原理读后 [打印本页]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1-3 23:12
标题: 金字塔原理读后

准备一个月将《金字塔原理〉读完,看到一月读透一本书的建议很受启发想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体会写下来与大家共享,也监督自己的阅读。

今天读完了第一篇写作的逻辑,自己理解了3个问题

1、主题:主题思想要在开头提出,并通过主题---关键句----材料这样一种金字塔结构体现。

2、序言:序言部分要讲述读者都明白或认同的东西,并通过情景、冲突、问题的形式引出主题思想。

3、演绎法与归纳法:归纳法更容易让读者明白。


作者: dhgm    时间: 2004-11-4 01:34
归纳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周易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1-5 21:13

第二篇思考的逻辑读完了,可能是读得快好多不是很明白。以为明白的如下:

1、写作不是思想简单的堆砌,作者要将自己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梳理。

2、要将思想进行分组,每组思想都有共性且有一个总结性的思想反映该组思想间的关系本质。

3、各组思想要以一种顺序表现(时间、结构、重要性)。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1-11 00:45

第三篇解决问题的逻辑

解决问题的步骤:界定问题---结构性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1.界定问题:情景----困扰事件-----非理想结果----理想结果----差距-----问题

2.结构性分析:设计诊断框架----(结构\因果\分类)三种分析方法

3.提出解决方案:逻辑树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1-13 17:22

第四篇演示的逻辑

PTT中字要大而醒目;

要注意图表的使用;

想象图像,并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作者: 天堂鸟    时间: 2004-11-26 19:42
[em04]
作者: sr.con    时间: 2004-11-27 15:32
说实在的,这本书,很烂。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1-28 20:58

楼上的可以细说一下理由吗


作者: 旁观者轻    时间: 2004-11-28 21:32

烂书一说,想起一个小故事。中国学生总是为学英语困扰,于是去问英语专家,到底什么英语教材最有效啊?是疯狂英语,逆向学习,还是走遍美国-----------,老师说,“随便”,顿了一下说“只要你坚持看到最后一页”

其实书并没有太大的好坏之分,根据不同情况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只要坚持以及实践就好。

闲话少叙,回过来说金字塔。这本书我大概是1年半以前读的,现在仍然常常翻,因为我的逻辑仍然不够明晰。而且感激这本书让我对付了几次商务沟通的作业,还博得了教授的赞许。早在1年前,我就根据这本书的一些概念作了ppt,然后小范围讲课,直到最近,我的朋友去面试著名跨国咨询的时候,才又回来跟我说,就是你从前说的金字塔结构嘛。

废话这么多,是想说明,至少从我单方面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益的。虽然这本书来源咨询公司,也是主要运用在咨询公司,但是对于以沟通为主的工作,象销售,客户关系等等,以及对于锻炼逻辑性的思维,明晰的表达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简单来说,所谓归纳就是结论先行,然后给与论点支持。而演绎则是论点先行,最后得出结论。日常交流中,通常以演绎为主,但是在商务沟通中,由于时间的紧迫,对象对信息的过滤等等,归纳的方式就显得更为有效。我在自己做的教材(有空会上传资源中心,不过比较简单)做了一个例子(以演讲的对象为例子,会有很好的互动作用)

演绎:***公司的人都很聪明--------张某某是*****公司的人--------------张某某很聪明

归纳:张某某很漂亮--------因为1、她头发非常柔顺 2、她眼睛非常迷人 3、她身材热火

演绎的缺点在于,说到第二句话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由于商务沟通时间有限,可能就没有兴趣再听下去了,而归纳先抛出一个观点,在第一时间引起对方兴趣,不管对方是否同意,总是愿意听听理由,然后再以强有力的论据支撑论点。

这只是这本书的一部分,至于其它的如MECE等原理,现在仍然是各大咨询公司屡试不爽的武器。个人觉得如果能够好好读这本书,而且不断在实践中运用,不仅能在商务上取得成功,而且对家庭生活也有助益:)书的一开始举例说,如何让一个健忘的丈夫记得妻子所嘱咐他买的东西。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8 21:33:18编辑过]

作者: 风的颜色    时间: 2004-11-28 22:18
以下是引用旁观者轻在2004-11-28 21:32:04的发言:

烂书一说,想起一个小故事。中国学生总是为学英语困扰,于是去问英语专家,到底什么英语教材最有效啊?是疯狂英语,逆向学习,还是走遍美国-----------,老师说,“随便”,顿了一下说“只要你坚持看到最后一页”

其实书并没有太大的好坏之分,根据不同情况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只要坚持以及实践就好。

闲话少叙,回过来说金字塔。这本书我大概是1年半以前读的,现在仍然常常翻,因为我的逻辑仍然不够明晰。而且感激这本书让我对付了几次商务沟通的作业,还博得了教授的赞许。早在1年前,我就根据这本书的一些概念作了ppt,然后小范围讲课,直到最近,我的朋友去面试著名跨国咨询的时候,才又回来跟我说,就是你从前说的金字塔结构嘛。

废话这么多,是想说明,至少从我单方面来说,这本书是非常有益的。虽然这本书来源咨询公司,也是主要运用在咨询公司,但是对于以沟通为主的工作,象销售,客户关系等等,以及对于锻炼逻辑性的思维,明晰的表达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简单来说,所谓归纳就是结论先行,然后给与论点支持。而演绎则是论点先行,最后得出结论。日常交流中,通常以演绎为主,但是在商务沟通中,由于时间的紧迫,对象对信息的过滤等等,归纳的方式就显得更为有效。我在自己做的教材(有空会上传资源中心,不过比较简单)做了一个例子(以演讲的对象为例子,会有很好的互动作用)

演绎:***公司的人都很聪明--------张某某是*****公司的人--------------张某某很聪明

归纳:张某某很漂亮--------因为1、她头发非常柔顺 2、她眼睛非常迷人 3、她身材热火

演绎的缺点在于,说到第二句话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由于商务沟通时间有限,可能就没有兴趣再听下去了,而归纳先抛出一个观点,在第一时间引起对方兴趣,不管对方是否同意,总是愿意听听理由,然后再以强有力的论据支撑论点。

这只是这本书的一部分,至于其它的如MECE等原理,现在仍然是各大咨询公司屡试不爽的武器。个人觉得如果能够好好读这本书,而且不断在实践中运用,不仅能在商务上取得成功,而且对家庭生活也有助益:)书的一开始举例说,如何让一个健忘的丈夫记得妻子所嘱咐他买的东西。嘿嘿。

看来者套方法对你影响很大。从这篇回帖中就能体会得到阿。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1-30 09:48
以下是引用旁观者轻在2004-11-28 21:32:04的发言:

这只是这本书的一部分,至于其它的如MECE等原理,现在仍然是各大咨询公司屡试不爽的武器。个人觉得如果能够好好读这本书,而且不断在实践中运用,不仅能在商务上取得成功,而且对家庭生活也有助益:)书的一开始举例说,如何让一个健忘的丈夫记得妻子所嘱咐他买的东西。嘿嘿。

有同感,读者本书前自以为自己写文章不错,一写就是上千字。但仔细看看有时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现在我写前会想一想自己要表达什么,要怎么表达。

说到MECE原理我不是很明白怎么做,还得请旁观者轻多多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0 10:42:15编辑过]

作者: 旁观者轻    时间: 2004-11-30 19:08

不敢当,大家互相切磋一些而已,我已被某咨询公司鄙视过了。

MECE的英文原意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就是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有部分完全穷尽,这个原理在《麦肯锡方法》中被放在了第一部分猛讲猛讲。

因为金字塔原理的每一层都由下一层的多种分论点或者论据来支撑,如果分类不明确或是无法穷尽的话,也就意味着这个金字塔是缺陷的。比如,如果我们分析某产品的目标客户时,如果在子目录里只有“老人、年轻人、小孩”,这就是没有穷尽,因为没有包括中年人,如果在子目录里有“女人、老人、富人”的话,那就是没有相互独立,因为这三者相互之间有交集,这两个例子都非常简单,在这两本书中关于MECE还有更专业化的例子,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你可以观察一个事物的各方面,你的思考是完整的,而不是触点式的,这在分析纷繁复杂的商业案例中,便于找出关键的问题所在。

想到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比如说10000个箱子,如果其中只有一个里面有金子(有金子的会比空箱子重),那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分成几堆称一下,然后把重量异常的那个再分堆称(主目录与子目录),如果分的堆相互有重合(没有相互独立),就不容易找到重量异常的那堆,如果分的堆有遗漏(没有完全穷尽),也就是不是所有的箱子都被称到,也没有办法找到金子(可能用文字讲比较复杂)

今天刚完成一个培训,发现在现场是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的,完全不是用金字塔可以概括的,但这并非是说这些原理和模型是没有用的,只是说,如果用以实践,还需要自己多多体会和磨练。


作者: xuesong    时间: 2004-12-1 00:23

谢谢,看了你的例子对MECE确实明白很多。[em17]你说得对“用以实践,还需要自己多多体会和磨练”。

你是做培训的?我对培训也很感兴趣,有机会还得向你多讨教。


作者: 小齐    时间: 2004-12-3 15:30

呵呵,还是要感谢楼主和我们分享自己的经验!!

有机会,来好好交流一下!!!

还有旁观者清!!

qijiiii@hotmail.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3 15:32:22编辑过]

作者: xxq0528    时间: 2004-12-8 18:05

说得非常对,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写作的逻辑比较混乱,非常有必要说一下这本书,

经过旁观者轻的一番经验介绍,非常有道理,多向你学习,有什么好的感受或想法多分享!


作者: cbb213    时间: 2004-12-16 10:51
实际上就是如何吧自己的思路比较清晰、明白无误地告诉别人,或者自己将一脑子的浆糊弄清楚。看来东西方之间的思维差异比所谓的文化差异要大得多。我就不喜欢读那些翻译过来的东东,除了几本以外。
作者: gy1959    时间: 2007-12-20 14:54
受益匪浅
作者: yantting    时间: 2007-12-21 16:3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何必较真
作者: kwouling    时间: 2009-5-20 16:03

《金字塔原理》值得一读。


作者: qimingstar    时间: 2009-5-24 17:58

我买了,还没有看,希望对我有益,,,旁观者轻 的说法,我非常赞同。


作者: hnlyfzw    时间: 2009-5-30 07:33

只是在单位开工作会时,才想起这本书是否应该人手一册,或许这样的工作效率要快得多!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