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企业管理者谨防察人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打印本页]

作者: 岗位职责    时间: 2013-5-15 15:25
标题: 企业管理者谨防察人不慎,导致满盘皆输
摘自:www.5ucom.com  作者:企业管理者 日期:2013-5-15
   《孙子兵法》开篇中的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说,人才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不仔细地去识别与察看。
  人才对于国家来讲是头等大事,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更是如此。作为企业管理者,能否看对人、用对人,同样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看对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个人就会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工作就能够出色的完成,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个人的才华不断发挥、技能不断进步的同时,组织也在这样的人才的推动下不断地发展壮大、燕燕日上,此可谓人才和组织的"双赢";相反,如果看错人,把不合适的人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上,则这个人的潜能和特长就无从发挥,或者起了反作用,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潜能和特长不仅会慢慢地消逝,而且组织的运营效率也随之下降,组织的竞争力逐渐被削弱,直到被拖垮。这样,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而且也阻碍了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可谓"双输"。
  在能否准确地识人方面,用人失察的例子数不胜数,其中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赵王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他的经验教训很值得当今的管理者们吸取,希望现如今的管理者们不要重蹈赵王的植辙,希望赵王的悲剧不要在如今的企业里重新上演。
  公元前260年,秦国驱重兵攻占了韩国的上党,赵国为防止秦军乘势人侵,便派老将廉颇领兵驻守于边境。果不其然,秦吞韩后又对赵虎视耽耽,顿时,秦赵两国风云骤起。战争伊始。秦兵得胜,赵兵失利。为扭转局势,廉颇改变战略,以静制动,坚壁不出,企图迫使秦军不战自退。可惜赵王不懂得廉颇的策略,以为廉颇怯战,便频频派使者到前线敦促其出战,而廉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不听命令,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
  由于赵王与廉颇在战略观点上的不和,秦国便乘机派使者到赵国,买通了赵国的谋士向赵王进言:"秦军所畏惧的,只有赵国已死的战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廉颇对秦国来说不足为惧,如果此时赵王不用赵括,那么大王之地将易与他手"赵王素知赵括熟读兵书,也早有此意,听此议论,遂起用赵括。
  蔺相如听闻后劝谏道:"大王以赵括熟读兵书之名而起用他,就好比是用胶把琴瑟调音的柱子胶上一样,这把琴也因此而成为了一块死木。赵括只知道死读兵书,而无权谋机变之智,望大王慎之。"但黯于察人的赵王根本不听。
  于是,赵王遂遣赵括领军取代廉颇。秦国一见计谋得逞,便偷偷地更换了将军,用战将白起取代了王能。并密令军中:"有敢泄漏白起为主帅者斩。"
  赵括任职后,改变策略,更换吏士,主动出击。白起则佯装败退,借以骄纵赵括,麻痹赵军,同时却于两边出奇兵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分割于两地包围起来。赵军粮道断绝。唯有等待救援,而此时的秦国却把全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到长平,以截击赵国的救兵和粮草。
  就这样,赵军被秦军围困多达40余天,由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被围士兵只得杀自己的兄弟以为食。赵括企图亲率精锐敢死队突围,但刚出城就被乱箭全数射死。赵括没有办法。只得率40万众向秦军投降,自己则自刎而死。白起觉得这40多万俘虏很难控制,就将之赶入一个大峡谷中,全部活埋。长平大战,秦军前后消灭赵兵45万。
  赵王用人失察,终将酿成了灾祸,其只看重善于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而无实际能力的人的经验教训,既让人觉得可悲,又让人感到寒心。
  作为企业管理者,选人、用人必须以察为先,识人、察人是选人、用人的前提。否则选错人才,用错人才,都将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古语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毛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一个人的真正和全部的才能、品德,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后才能够逐步地显露出来,而不是凭借一时的言谈举止、外貌长相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来的,这一点.管理者应该牢记在心。
更多企业管理者培训资料列表

企业管理者要把公司愿景与长远目标告诉员工
只有当企业发展有潜力、有前景时,员工才会有信心、有干劲。企业与员工的愿望应该是统一的。一个员工,或者说一个人才,如果认为企业没有发展前途.其结果只有一个:跳槽,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因为在一个有充分发展活力、有充分归属感的企业,员工会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平台,看到自己光明的未来。员工看见了企业发展的理想或目标,就会主动地把个人的事业和企业的前途紧密地连在一起。
企业管理者应营造民平等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中,管理者要想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把自己想要传达的每一项信息都顺畅地传递给员工,就必须营造企业内部的民主氛围,开辟多个沟通渠道,向员工表达一种关爱、信任和激励的感情,从而打破冷冰冰的组织层级,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企业管理者应及时对员工实施心理疏导
员工遇到的心理打击和心理问题,可能会影响员工的情绪以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管理者在重视员工创造价值的同时,应更多地给员工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如果这种疏导不到位,时间久了会成为大问题。因此,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关心员工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员工实施心理疏导。
企业管理者建立员工认同的价值观
在企业中,如果人们的价值观相同,就会团结在一起向同一个目标努力,这将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当管理者在员工中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使命时,所有的员工都会在使命的引导下,自主自发地工作,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那么,你认为该如何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呢?
企业管理者要注意培养员工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身处职场的员工承受着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要彻底消除压力是不可能的,作为管理者,在平常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员工的抗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在管理员工时要多一些人情味
管理的根本之道,是建立在人的内在心灵管理之上的。可以说,抓住了人的内心,就抓住了管理的关键所在。很多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人情味”,即给予员工家庭般的温暖,以此来抚慰员工的心灵。不谋人心者,不足谋企业。“人心”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托起一个企业,也可以覆灭一个企业。
企业管理者应营造和谐相处的工作环境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没有完美,只有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发展,只有和谐才能进步,只有和谐才能实现管理的终极目标。作为管理者,你既不要竭力回避冲突,也不要把矛盾激化,你必须要“以和为本”,处理好企业内部的矛盾,使员工在和谐的氛围中工作。


作者: ljseaking    时间: 2013-5-15 19:49
要努力做好管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