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说点真话:家园这十年的发展为什么会大起大落? [打印本页]

作者: joebish    时间: 2012-12-5 18:31
标题: 说点真话:家园这十年的发展为什么会大起大落?
家园这十年的发展为什么会大起大落:

我是2003年注册家园的,
早期也参加了不少家园的活,
目睹了家园的大起
也看到了家园的大落
为什么呢?

说点真话很难,但不说真话不正视自身的原因,家园还能有什么发展呢?

原因之一就是互联网变化太快,但家园没有转型成功。

你认为呢?

欢迎跟贴。。。



作者: 时代time    时间: 2012-12-5 20:30
竞争者一下冒出很多,尤其是最近几年,还有就是看论坛的人也越来越少,论坛也越来越变味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这估计和逛论坛的人和以前不一样有关吧,前几天新闻不是说第一批bbs全都没落了,一样的道理
作者: joebish    时间: 2012-12-6 12:41
看来现在说真话的人真是不多。。。
作者: amilin2002    时间: 2012-12-6 14:46
建议家园转型为像58同城或者百姓网这样的定位于本地社区及专业或行业分类智慧资源、培训资源、本地化行业人士交流及交往活动的策划组织等服务供应商,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本地社区的职场人士解决工作所遇到的难题。本地化才能让各种活动与互动更频繁,本地化聚合才能让家园的家人们更亲近,否则只好跟远方的家人们君子之交淡如水了……
作者: amilin2002    时间: 2012-12-6 14:57
这样家园改版之后,各个城市的有各个城市的小家,这些小家可以与当地有一些影响力或者号召力的家人或者机构合作运营维护
作者: niyunwoyun    时间: 2012-12-6 21:02
我认为论坛比微博有竞争力,围脖唯一的好处,就是转播新闻,
但论坛传播思想!思想才永恒
作者: 小小火炬手    时间: 2012-12-7 09:43
本地化聚合是个方向
作者: gaoj2008    时间: 2012-12-7 17:37
那一年,那么多的论坛关闭,有些事情,并不是不想去做;有些原因,是自已无法控制的。
作者: 马老板    时间: 2012-12-7 22:17
我也是03年开始玩的,个人感觉论坛缺两点,第一  综合性的帮助,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第二,感觉线下活动少。个人见解,如错望见谅
作者: 南京平渡    时间: 2012-12-8 14:21
都没有新帖更新啊
作者: 达一明    时间: 2012-12-8 19:11
niyunwoyun 发表于 2012-12-6 21:02
我认为论坛比微博有竞争力,围脖唯一的好处,就是转播新闻,
但论坛传播思想!思想才永恒

论坛传播的是思想,思想经验交流互助,这才是论坛对每个人最大的帮助。
赞同niyunwoyun 所说的,思想才能永恒!

作者: sh家装dx    时间: 2012-12-9 18:55
       最烦没有具体方案,就知道唧唧歪歪的人。

       要是真爱家园 就拿点方案出来。拿我个人而言,我是城市人家装修的。我们过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学习呀,看论坛呀。过去只要单位把广告打出去就有单可以接。现在大市场不好,竞争激烈,广告和其它营销手段 结合都觉得接单很难。为了企业的生存,必须加倍努力思考方案什么的。现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回家基本都是洗洗睡了。所以来论坛的次数也少了。我想和我一样的在职的应该很多。没工作的都忙找工作,有工作的每天都加班加点生怕企业黄了,我现在哪个论坛去的都少,微博、博客啥的都很少玩。

      还有就是 群呀 什么的 整天唧唧歪歪的  啥也解决不了。时间长了也不去了。能有这么一块净土就不错了。希望家园越来越好。说点俺个人的一点想法,像弱密码这个举措我就不赞同,这也不是赶时髦,都搞弱密码。真不方便。
作者: thatcher    时间: 2012-12-9 23:56
怎么样才能看到自己是哪一年注册的呢?其实,想一想我注册家园也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但是一直都没有怎么样来逛,到底是BBS落寞了,还是竞争者太多呢?象中人网也是只注册并不怎么样逛。而最近的三茅网的打卡模式确实有点吸引人,还有北京的人力葵花公益模式,但是若没有利益的加入,纯粹靠一种梦想来维护,总有一天梦想透支完了,家园也就完了,所以,还是要思考一下,如何推广家园的模式,让每个人拥有一个小家园,再让每个城市拥有一个中家园,最后全国拥有一个大家园!
作者: nj8290    时间: 2012-12-12 17:33
10年注册,时常光顾  没见过家园大起也没见过家园大落,  本没有发言权  不过希望此贴浮起来。听听大家的想法
作者: 宣德公    时间: 2012-12-13 15:45
时间过得真快
作者: mtq1975    时间: 2012-12-15 08:37
社会大环境呀
作者: duguxue    时间: 2012-12-15 10:16
什么叫大环境?只是人都有了自己id事情吧?没有几个管理人的心思在这里了,动力不足……
作者: 小猪葛    时间: 2012-12-15 23:06
说实话,我看过大起,也看过大落,但这都是大家说的,其实无所谓大起大落。栖息谷的发展就和胡涂的定位一样,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切,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仅此而已,这个平台搭建的太好了!但我就是狠那些在此发广告的鸟人……你们连做胡涂便便的机会都没有……
作者: uu123568    时间: 2012-12-16 10:31
1.内容与板块过多
2.每一个板块精华帖太少
3.人性关怀较少
4.网络与媒体缺少宣传
5.家园概念应该随时代变化进行更新和创造
。。。。。。
作者: sliverwolf    时间: 2012-12-28 18:59
转帖太多了,就变得平庸了。我之前就支持原创和建设性的回帖,这样才会有思想、有内容。转帖的东东在哪里看不到,干嘛非要到栖息谷不可?所以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同质化只会被日新月异的网络媒体形式淹没,异质和特质才是王道。说到底,家园在对原创的支持方面做得很不够,我真的有些伤心了。后来一想,也就这样吧,毕竟在家园时间也比较久了,登陆家园已经成了习惯。
作者: sharzone    时间: 2012-12-28 21:35
没有把特色正真的立起来
作者: Daniel88    时间: 2012-12-28 23:08
十年了,世界变化太快.依然觉得家园的文章内容有深度. 曲高和寡啊
也许投入不如其他文库,如百度文库等,访问量有点少,
作者: litigant    时间: 2012-12-29 10:07
回复 niyunwoyun 的帖子

同意这个说法~~~~~~~~~~~~~~

作者: 封狼居胥    时间: 2012-12-29 11:17
个人还是喜欢小众一点的论坛,做的交流的都是事!而不是钱……就像天涯一样已经不上了,我看不到内容只有无病呻吟跟广告
作者: 密延蜜衍    时间: 2012-12-29 16:55
我是2007年底注册的,从栖息谷受益良多,也很努力回报栖息谷,把上传资料当作一种义务。当时的栖息谷还是非常热闹的,人气很高。但自从改版、首页更换后,我就很少来了。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原来首页可以看到置顶的帖子,这些帖子都是版主精心推荐的,含金量很高。
现在的首页要做一次转换。不要小看这多出来的一次点击。有心理学研究报告:一张网页,网民一般点击链接很少超过5次。用心理行为学分析一下即可得此结论。
有些企业变革成功,比如淘宝拆分出天猫。而有些企业变革会失败,比如栖息谷。
作者: 江南一叶    时间: 2012-12-29 20:22
是要有点特色的东东。不然会沦为一般。
作者: jiamingzi1982    时间: 2012-12-30 07:36
我注册了好几年了,初期常常来,那时候思维导图的七招多少式那个,非常好,后期就一直没来。

话说,有建议给谁?就在论坛上一抛啊,这种方式不愿意。
作者: 易真实    时间: 2012-12-30 21:09
其实我很喜欢家园,大概是08年注册了,那时候还在上学,东西很好, 很喜欢看,今年工作一点空闲,自己要学习,重新回来,就是原来的id想换个名字换不了,就信注册了个。像问答就很好, 但是第一主题要经典,具有普适性,第二、要让思想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回帖保持,灌水或者附和的就不要存在了,话题要经典,回帖同样要经典。这样大家才会觉得这是真正的交流。
        家园,实实在在的在传播思想,希望不要随波逐流。同时希望各地的小家能建立起来。
作者: 轻重    时间: 2012-12-31 23:50
虽然我是今年为学习思维导图才来到这里,但是依然能感觉到这里的坚守和少许冷清。不过我喜欢这样的安静,慢慢汲取这里的营养。
作者: wq5168    时间: 2013-1-3 16:52
什么时间注册的已经记不清楚了
作者: sanmujin    时间: 2013-1-4 22:37
我以一个不成熟的思维想想可能感觉这个论坛的定位不是很清晰,大部分人也可能不了解。在这点上我觉得可以抓住一点深化来带动更多的面进步~
作者: pzhox109    时间: 2013-1-5 14:32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哈佛MBA的含金量不仅在于知识,还在于人际关系。现在的IT社交网络及其火热,但是五花八门,类别众多。豆瓣的成功在于将读书、电影、音乐等兴趣小组的人整合在一起,当然还有其他分类,小众的就可以叫同城了。一直觉得栖息谷(家园)的“管理”创意非常不错,但是很可惜没有将“管理”需求的定位进行细分。
作者: Antonio_xo    时间: 2013-1-5 15:30
还是没有走好社交化这条路啊
作者: woxinbuji    时间: 2013-1-12 22:48
1.太忙
2.BBS也许过时了?
3.非常喜欢栖息谷
作者: fdsheng    时间: 2013-1-14 11:19
一方面,家园一直未有找到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竞争对手的快速崛起,如百度文库,降低了家人对家园的依赖性。商业模式的缺失,导致家园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竞争对手的崛起,降低了家园受众群体的关注力。面向未来,家园要整合现有资源,找到未来新的运营模式,要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未来发展的趋势,创新商业模式,找到差异化的定位。
作者: rpf413    时间: 2013-1-17 11:43
对应该添加线下活动,好多论坛都有线下活动的
作者: Antonio_xo    时间: 2013-1-17 12:27
忽略了社交
作者: ahowei    时间: 2013-1-18 16:46
确实,如果家园能在本地话方面发挥作用,应该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现在,二线城市,有需求,但是没有平台。。。PS:我在长沙,欢迎兄弟姐妹们联系和交流
作者: sfelt    时间: 2013-1-20 10:09
说白了,还是论坛中的帖子质量,更新太差了。无法满足人们对快捷信息的需求,另外百度等海量检索工具的发展,使论坛答疑解惑的功能衰退了。从根本上讲人们的信息获取,包括学习方式越来越快餐化,碎片化了。论坛的明天还在于稳定,持续,思想碰撞,帖子的质量和团队的稳定是论坛的生命。
作者: pengxuer9011    时间: 2013-1-20 17:01
2012注册,然后有时间的时候进来看看书籍读后感。
作者: 积善成德    时间: 2013-1-21 20:17
其实你们都错了,一件事物没有发展,其实是推动其发展的力量不够了,当然外界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家人在这里倾注的精力比以前少了。
作者: 无忧书生    时间: 2013-1-21 20:42
1、受众太少,没有利润支撑;
2、没有核心运营人员,
3、没有及时跟进互联网的发展、
4、没有即时通讯工具
作者: 鹰爱林    时间: 2013-1-21 22:56
感觉家园有着严格的筛选成员的机制,挺好的。人不在多,在于质量啊!
作者: 冰吟稻草    时间: 2013-1-21 23:35
我是06年来的,在这里学到了不少,但是现在的帖子已经没有以前更新快。不知道什么原因
作者: zxphrm    时间: 2013-1-22 15:28
虽然在一些人看来家园发展延缓,但我个人感觉家园最好的东西一直坚持不懈的在进行。现在的互联网发展至今,每个网站不是靠充值就是攒积分,而家园一直保持良好的初衷,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在今后的发展上我个人建议多支持原创,把家园的期刊办的红红火火,我们身为家园的一份子积极投稿,踊跃购买才是最好的支持。
作者: ouyangtony    时间: 2013-3-1 14:25
我仿佛是05年注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资料学习营销,然后好长时间没来,今天找资料,又进来了,发现家园还在啊,这些年百度文库还有豆丁这些发展很快,要是纯粹找资料的话,家园应属于“营销管理”的细分市场。家园应该是希望在这个细分中更深入些,那就决定了她无法和pcpop与mop一样,去主动迎合一个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一般来讲,有深度不媚俗的媒体,都会选择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比如《北大商业评论》《三联生活周刊》等。家园给我的理念第一是“分享”,如果转入豆丁类型,叫“大众分享”,如果转入泡泡类型,叫“娱乐分享”,如果转入商业杂志类型,则叫“专业分享”或“事件深度分享”(比如虎嗅网)。
作者: s75w    时间: 2013-3-1 17:08
我呢,06、07那几年没少来,收获很大,几乎上网就必上这儿来看看,要不就感觉不自在,可以说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人也有种飘浮的"伪充实感".怎么说呢,就是这种状态导致领导相中了,做了小中层,挺好,物质上的确实有些许改变,也算学以致用了,但也被从这种短期状态中无情拉扯了下来,在繁杂的事务中迷失、困惑、焦虑,随之就没时间上网,没时间学习了,随之这里也就少了,      今天是我这半年来又一次来这儿,只为曾经的我,曾经的岁月,曾经的讨论\学习,要说讨论为什么这儿沉寂了,落没了,我觉得没啥,这是人生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企业的阶段性发展问题,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唉,岁数大了,必须得照顾家了,心灵的家自然照顾的少了!唉这也怨我不常来,哈哈!
作者: f52006    时间: 2013-3-6 12:43
我们的支持是他们管理的动力!
作者: 小黄豆    时间: 2013-3-6 14:03
很中肯,都是好几年的受益者了!
作者: vlbm    时间: 2013-3-8 21:42
我也发点看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来自于3G手机的普及,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每天上班坐地铁的时候,年轻的一代全部都是拿着手机看新闻、看小说、玩游戏等来调节生活的压力,下班也一样,回到家后,假如刚好追小说的剧情或者是游戏的进度,这就导致用于传统网络上网上论坛的人就少了,我自己是其中的一人;当然这其中大部分也不是家园的受众。
    吸引潜在用户进来应该是咱们家园当前拓展的重要目的,不知家园能否利用手机网络这个平台来想想办法。
作者: bookview    时间: 2013-3-10 13:46
冒个泡
以前是带着下载学习精品材料的目的注册的,自己真正发言不多
只要论坛有一批高手和元老在
家园就能坚持下去
关键是如何发展壮大


作者: kkk205    时间: 2013-3-11 13:08
本帖最后由 kkk205 于 2013-3-11 13:11 编辑

网络变化太快,家园虽然有点不适应,但最终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的核心特色,并持续坚持下去。报纸这个传统媒体,也经过了那么多新新媒体的冲击,依然没有消失。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新潮的确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终究要回归到价值这个基本原点上来。我觉得把特色,专业做到极致,才是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我曾经写过一偏文章,大体观点就是:

苹果手机,虽然暂时改变了中国用户,但是只是一段时间辉煌而已,基本已经到顶了,他的没落之日已经不远了,取代它的有很多竞争对手,但也很有可能就是昔日老大诺基亚。

作者: pangu_lk    时间: 2013-3-20 09:26
让思想精华集中,会员门槛升高。
热爱家园
作者: 19760101    时间: 2013-3-20 17:45
记不清我是哪一年注册的了,很早的时候同事跟我推荐这个网站,多年来我索取很多,但从未分担过什么,自己也感觉不好意思。
我记得早年有些帖子讨论得还深入些,现在似乎越来越浅尝辄止了,可能一些早年的会员随着职场进步逐渐远离了家园。
但我觉得,这么一个无私分享的好地方,始终有她的价值所在!

作者: deqiangw    时间: 2013-3-20 18:46
家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呢?这还真是个问题

作者: 肆野荼蘼    时间: 2013-5-6 08:27
很有收获,希望家园越办越好
作者: oyy_bailang    时间: 2013-5-6 15:25
希望家园的管理方好好规划下,还是很喜欢这样的场所。
感觉家园有点封闭了,主要靠几个前辈的贡献,没有发挥大众的力量。
另外有点像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作者: mengxuetao    时间: 2013-5-6 17:17
我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注册的啦,找资料的时候无意中进来,然后被内容吸引,惭愧的是学习方面没什么进展,基本做了个资料搜集者。。。
没感觉到这里有大起大落,希望这儿能朝着有一定深度的方向去发展,单纯人气大大众话不是目标
作者: ivankong    时间: 2013-5-6 20:18
回复 vlbm 的帖子

同意vlbm的想法,如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络越来越便利,而人们的碎片时间越来越多,大多数时候就停留在微博、微信、或者一些rss的阅读上,自然分配到BBS上的时间也就少了……而且家园上的内容本身是有自己的定位的——营销管理、思维导图,这些更注重原创和深度,如果原创少了,输出少了,也会使得受众少。
主要还是现在的人太匆忙了,希望家园里更多点思考,有更多优秀的内容,大家一起支撑一片更好的家园。

作者: betrue    时间: 2013-5-22 20:21
缺乏创新是根本原因
作者: bang1931    时间: 2013-5-24 09:22
一是几个活跃分子都离开了,论坛再难见思想争鸣,后续的帖子基本都是转帖灌水;二是讨论话题相对狭隘,仅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再就是生活随笔,这种容易引起共鸣,却难见思想交锋;三是功利性重,把家园当作人脉拓展的工具,并由于地域原因把线上活动转化为线下资源;四是管理员对发言尺度的把握。好久没来这边发帖,一篇随笔居然要审核五天之久还没通过。姑且不论内容如何,一是对言论的控制是否有必要到此地步,二是时效性何以低下至此。
作者: 自由空间    时间: 2013-6-4 16:51
希望能够增加线下活动,像我们在新疆的几乎就没有什么聚会活动
作者: benbennet    时间: 2013-6-4 20:24
O2O呗,现在的论坛里有营养的东西就是那些资料了,很少有大牛在里面,讨论的话题也没有深的技术含量。同城会模式建议开启,这样能聚集一下人气,论坛各板块定期开展固定话题讨论,版主将精华部分整理在第一页,后几页基本上没人看的!建议开微博和微信平台,因为10年前大家可以花很多时间去泡论坛学习,现在的人都是用碎片化的时间了,没有大把的时间!精华帖要按月来更换,保证论坛资源更新速度和质量
作者: 月亮城    时间: 2013-7-9 11:35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能经常在家园,但我始终记得
作者: 行者如僧    时间: 2013-7-24 21:57
我喜欢这样的安静,慢慢汲取这里的营养。
作者: 淘气的太极    时间: 2013-7-27 14:56
可以把这里做成一个释放能量和补充能量的地方,虽然不是需要天天来,但是需要时不时的来。讨论可以在很多地方,微信 微博 沙龙 都挺好的。
作者: 丛林精髓    时间: 2013-7-27 16:49
虽然我不活跃 但是觉得这里还是很优秀的
作者: weiliangzeng    时间: 2013-7-28 14:55
精神家园,个人资历浅,得努力学习
作者: tabli    时间: 2013-7-28 21:11
04年注册,有索取也有分享,虽然来的频次少了,但是还是觉得这里比较温馨,有家的感觉。现在网络多元化,人的选择也多了,支持一些小家的建立和线下的活动,特别是一些经验的交流分享,让更多的家人受益。
作者: rmb    时间: 2013-7-29 10:42
特点不是很明显了,所以也只有有时候才来看看,很多精彩的文章都收藏了,顶起家园,
作者: 寒风踏雪    时间: 2013-7-30 10:44
还活着已经不容易了
作者: mjx6688    时间: 2013-8-15 10:01
微信交流速度更快,因为有群的功能,还有微博
作者: bmwsn    时间: 2013-8-31 21:24
做事的人和发帖的人不是一类,真正在做事的往往没有时间发帖
作者: chemyling    时间: 2013-9-1 00:02
有个同事,好久没来上了,只知道自己当年的用户名昵称,还能找回密码吗?
作者: tomcheni    时间: 2013-9-20 22:17
我觉得,1,宣传力度不够,很不够,找这么个论坛实在难找;2,现在人们普遍来说浮躁,不能静下心来阅读,都被一些游戏小说迷上了;3,社会更新快,都想着与时俱进,追潮流,却忘记了本
作者: mover    时间: 2013-9-23 14:24
论坛和企业一样,也有发展周期的!   大浪淘沙!
作者: erstens    时间: 2013-9-28 22:58
家园要创新,贴近新时代。
作者: hiltonyang    时间: 2013-9-29 15:39
微信,微博多用用,微博刚出来的时候,多鼓励会员关注,多互动,扩大影响。
目前来开,可以缩小范围,精细化发展也许会更好。基础已经打好,转型之路必行,另外能够出版杂志,也是很好地经济来源,又能够扩大读者,可好?
作者: kun5509    时间: 2013-9-29 16:43
非常好 无限好
作者: srh0411    时间: 2013-10-10 08:43

非常好 无限好
作者: 小米    时间: 2015-7-20 20:37
都是很有心的家人们
作者: 喜欢苏州    时间: 2015-9-23 10:42
现在的信息膨胀得太快,这里有用的资料更新太慢。已经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分享了,没有好的资料慢慢来的人少了,来的人少了资料更新更慢。。。慢慢形成恶性循环。

作者: lyc_r    时间: 2015-11-1 17:09
商业最关心人,缺少资本运作
作者: Rocky李_xJJJ2    时间: 2015-11-11 09:37
都是老家伙了
作者: Rocky李_xJJJ2    时间: 2015-11-11 09:37
怎么更改用户名呢?
作者: 280822477    时间: 2015-11-13 20:40
越来越多广告贴,
作者: xshoue    时间: 2016-2-18 20:12
注册多年,可是很少上,以前的号都忘记了。

说真的实现一定的盈利才是持续的根本。

支持跟各地的一些培训机构合作,关注企业,职场本身能力的提高。

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品牌。
作者: windtiger    时间: 2016-4-25 17:16
移动互联网时代没跟上节奏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