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功成名遂身退的企业管理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miaoyi 时间: 2012-6-17 13:35
标题: 《功成名遂身退的企业管理之道》
《问道》:您是因为什么机缘想到将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
盛日:我在事业单位做过,在国营企业做过,大概从1999开始接触西方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啥佛的课程和教学。后来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就走出来了。
在企业里很辛苦,有一年累得上二楼都上不去了。一个月的电话费就达到千多,不仅累而且特别迷茫。虽然那时候接触到了一些传媒文化的东西,但毕竟跟企业没有发生联系,只是喜欢读这方面的一些书 后来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常常在想,传统文化到底适不适合在在企业里推广,另外就是比如最简单的读经、打坐,除了个人的爱好之外能不能变成一种企业行为能不能变成企业的文化,当时就在这方面想的比较多。
西方的企业由于思维观念跟我们不一样,因为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制度实行起来比较容易,但在我们这块相对来说就比较难了,这点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提,也一直找不到问题的症纳在哪里。后来读到熊春锦先生的著作,知道了我们的教育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司题,甚至于我们的思想观念里就认为企业就是企业,企业是一种独特的组织,我们关注到了的特殊性。这样,企业就在企业的圈子很难走出来。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在涉及传统文化,包括《老子》、《论语》《弟子规》等。但多是作为种知识性的东西让员工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对员工是否真的有帮助就不好讲了。我们在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中发现,企业引进文化的主耍途径是通过培训与咨询。咨询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人在做,它涉及的主要是方法、技能、工具和手段,最多涉及到人的心态,就是你态度怎么样,并不涉到人心灵。虽然说涉及的内容用处可能有限,但是在社会上非常热。我直在想,很多国外管理的东西在中国推行的并不好,但大家都在用,准也不说,尤其是人力资源系统这一方面用的非常不好。我们就在想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被西方认为很先进的东西,到了东方特别是到了中国后不好使。其实这么多年就有一个感觉,就是国外管理的东西没有太触及到东方人的心灵。
他们的思维模式跟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样的,他们由于受《圣经》思想的影响,员工都有种契约精神,你给我发薪水,我给你干。再也不需要我们督导、监督的存在,但是在国内就很难实现。那么我们中国的企业究竟缺了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让我们经营企业如此之艰难?但是反过来看日本的企业,像稻盛和夫,他有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六十多岁时出家。去年又出任日航的总裁,重新挽救日航。稻盛和夫建立的“盛和塾”每年有六千个企业家跟他学习,其中之一就是跟他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他的《活法》、《干法》等书
里基本上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儒家的思想跟佛宗的思想相对较多.他们依靠这样一种方式方法,将他们的企业经营的很好。
自从学习传统文化后,慢慢认识到西方社会里这种急功近利型的能量是很强的,它能让人在短时间里接受它的诱导。这种东西对人的伤害也很大,我们身边很多几在学完成功学之后大的事干不了,小的事又不想干。这就是西方的思想对中国企业所带来前影响,那时候有成千上万的人去听陈安之的课程,大概2000-3000元一节课,陈安之出场费曾经最高达1120元一天。当时就在想这20万费用到底对这些企业家有没有用处,更重要的就是对人的心是有没有帮助。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西方的思想充斥在中国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第一,是否东方的东西已经过时了。第二.东方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在企业里施行。是不是面对一个新的世纪的时侯,东方的思想连借鉴的价值和意义都没有了?当时只是苦于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放进企业里。这几年通过对企业、让会的了解,慢慢地就能把传统文化的东西放到企业中了;而且也慢慢找到了一条路,从思维观念上在逐渐改变:对我们而言,切入点就是对企业的培训和管理咨询,这个就是最直接的。即将传统文化的因素加入到培训中去,老板、企业家学习之后再落实到企业中去,从而影响更多的人。
为此,我们就先从自身做起,从我们公司的每个人做起。公司的晨会,员工是需要诵读经典的,下午夕会的时候会读《弟子规》.现在我们公司员下的变化是非常大的。过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敬业精神、归属感和职业素养,这些东西在企业层面断都是需要花很大力气去做的,现在不用要求大家,大家也愿意去工作,去学习。公司倡导员工将企业视为自己的家,我们的文化就是家的文化。怎么去体现这样的价值观,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说教而已,这需要东方智慧跟西方的方法、技能、工具、手段进行有效的结台。所以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的食业管理受西方的思想影响太深了,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和感觉。
为此我们还开设了一个企业“立本之道”的课程。 “立本之道”关心的是企业的根本在哪里?企业是为谁开的?员工是为谁干的?这些问题在两方企业中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在东方却很模糊。企业到底是老板赚钱的地方,还星员工安身、立命、成就的地方,如果是后者,我们就把企业变成了中国人讲的“公司”。什么是公?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所谓的公司就是:数人之财之运转。就像南怀瑾先生说的,企业的“企”就是人抬高了脚尖往前看,也就意味着做这个企业就是为员工谋福利,为社会谋福利,为人类谋希望的“公司”,这样才叫做企业;而不是西方人认为的只为老扳与股东谋利的个机构。企业如果是大家共求生存的一个地方,那么西方所讲的心态、忠诚度、敬业精神、归属感的问题立刻就消失了。因为这个就是我们自己的家,我们共同的家,企业就是员工安身、立命、成就自己的地方,这样的话这个企业才有存在的意义。
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将企业作为一个活物来看,那么它的生命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企业里每个员工安身、立命、成就组成了企业本身,这才是根本。员工的正直、善良、喜悦构成了公司的能量源泉。公司有没有真正的去发扬或培养员工的正直、善良、喜悦?这也是根本。衡量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准,究竟是以做人为标准?还是以利益为标准?这也是一个根本。
《问道》 :您刚才说的做企业耍遵循“家”的文化的概念,也是我们做传统文化遵循的,但是这个“家“的概念是封建皇权思想下的家呢,还是以“公司”为准则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家”’现实情况是企业就像是一种植物,但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土壤”,现在就需要给这些企业家补课,让他们先回到做人的基础上来,先回到个体的这种标准上来。有了基础的土壤,植物的生根发芽就是迟早的事情。但现在有好多培训机构就是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胡作非为。有的人自立一个“我”,自立山头,把自己推得很高。让自己成为某某师,培训的费用很高昂,有一套套的说法。但是最根本的就是他自己的这个理能不能反映出来正道的问题。我也一直在反省,我学习传统文化到底是以传统文化的思维去学的,还是以社会上的纯粹以方法、技能、工具的思维去学的。这是两个概念,用的不好的话,甚至会用成一种“伎俩”。
盛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培土,只要是这样的土给培育起来了,这个企业的种子自然就会生根发芽。当大多数的老板在为员工谋福利的同时,自己肯定也会有回报。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企业培育上良好的土壤,那么他自己就会吸收到好的东西。我们现在也在想着怎么样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发扬光大,包括最基础的行、走、坐、卧方面的培养。比如,我们跟客户的关系,客户是衣食父母,因为是客户给我们提供了比如说金钱、物质等。我们要感谢客户,因为是客户在养我们企业。所以在公司员工的行为里,对客户的感恩就表现在对客户的尊敬上,员工要给客户鞠躬致谢,这在公司已经形成了习惯。
我们在企业里鼓励大家打坐、读经,这样从我们的企业逐渐延伸到客户的企业里。由我们倡导,然后员工自发地实行。还有,员工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都已习惯于不靠椅背。可能这还是比较粗浅的,但是从个人威仪,行、走、坐、卧方面我们都在展开一定的探索。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真正有实力的老师的指导,将这些东西能够贯穿到我们的企业里去,让大家都能够受益。这样,员工的行为改变了,员工的内心世界也会跟着改变,行为不改变的话,内心世界是很难改变的。要改变他的行为,就要通过传统文化的修习和熏陶。
《问道》 :这一点我们也是深有体会。就像我们之前的山上的活动一样,—到山上接触的都是自然的东西,大家的身心都能够与山合而为一,而活动结束很快又会回到之前的状态中去了。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真正行知合一,就像您刚才说的只有他真正融人到生活中去,真的与生活行知合才会有效果。这样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行而论道而不是坐而论道。
盛日:这恰恰是我们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行而论道的少,坐而论道的多,甚至是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无法在企业中体现,无法在企业里去实行。核心就是没有在生活中真正实行起来。在我们企业里,消极、负面的东西是不能在企业里讲的,公司不提倡大家去KTV唱歌,麻将扑克这类东西肯定是在公司里看不到的。这样就会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很安静很喜悦的状态,就像现在公司员工的手机彩铃,没有人要求大家去怎么做,但是现在大家将彩铃都调为《心经》了。包括跟客户发短信也一样,品工会选用传统经典里面的一些句子。
员工来到公司半年或者一年,通过传统文化的修习,必须得有所改变。自己改变了,客户就会从员工身上看到传统文化带给员工的改变,从而了解我们及传统文化,然后联想到自己公司的员工以及自己公司的文化,才有可能接收传统文化进入企业。这样的话我们发扬与实践行传统文化才有价值。所以身体力行能够更快地让别人感觉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一块,虽然我们还没有西方企业管理的模板做参照,但通过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最终可以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思想下的方法、技能、手段、模块,这样构建的管理方往更能适应我们中国的公司,
《问道》 :而且这些东西是长出来的,而不是制造出来的。
盛日:所以我们现在的员工,就像您说的,我们没有专门去制造,但经过这样一种环境、思想的熏陶,大家都从内心认同这种文化。这些是很多企业里面没有的,很多企业员工一天到晚就是干活,很少能组织这样的活动,而我们就经常组织大家去修习传统文化,去野外接触大自然,让心灵和生命自然的生长。
比妇我们举行的放风筝、踏青这样的活动,就是比较传统的,最早员工都不明白为什么要举行这样的活动,我们就告诉员工:放风筝靠的是什么?那不仅仅是风的原因,那是万物复苏的作用。就好像人的身体一样,春天也是一个复苏的过程,心灵和生命都在升都在上扬。在春天里励志也是最有效果的,那就是让梦想飘扬在空中。当自己看着自己糊的风筝,自己的梦想飘扬在空中的时候,心也就打开了。通过手中的一根线将自己的心灵和生命也放飞在空中,由其飞扬,这样的活动给员工留下无限的回味。当然也只有在春天才更有感觉。这样,也就在无形中让大家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人自身的关系。不同的季节我们会组织大家接触不一样的文化活动,在不同的体验中领会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员工在这样的活动中,那是完全发自内心的释放,让自己同归自然,在自然的状态下生根、发茅,所以,不是我们要造出什么东西。重要的是我们能给员工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让他去体验与认知。
我们这样做的道理和根据是什么呢?这就像熊春锦老师讲的“以道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再往上追溯就是中国的道家文化,就是真正三皇五帝时的思想、是中国“道法自然”的思想。回归了这种思想,慢慢地就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只有真正的尊重自然、臣服于自然才能与自然合而为一。
《问道》 :只有公司员工志同道合,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盛日:对,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公司里面强调的:你要真的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那你怎么能成为你自己呢,你必须通过对古圣先贤,对经典的学习才行.从最基础的做起,慢慢深入而最终形成自己的一个系统。如果权的思想在公司里面非常淡,大家的相处就更加自然了。
我们现在还是以培训为核心,将传统文化贯穿于企业培训中。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我们总结企业是:第一,企业是员工安身、立命、成就的场所;第二,企业是员工提升心灵品格、享受幸福生活的平台;第三,企业是老板参研生命、了悟人生的道场。员工现实生活中的安身.立命、成就,就是公司生命的根基,什么样的机制能使这生命根深蒂固,员工内心深处的善良、正直、喜悦,就是公司能量的源泉,什么样的组织能使这能量天长地久?员工工作现场的觉醒、专注、精进,就是公司基业的灵魂,什么样的心智能使这基业持续长青?安身、立命、成就、正直、善良、喜悦、觉醒、专注、精进,以上这几个词就是企业立业的根本。
《问道》 :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盛日:传统文化如.果单纯的作为一种技能或者手段的话,那是用不好的。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自身的文化。如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形象系统、企业的理念、企业的宗旨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称之为企业的文化。之前也和企业家们探讨过,过去大家都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老板的文化。一个老板通过自身的魅力以及修养等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包括处事的方式以及做人的规矩原则。说是老板的文化,在过去看来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是老板创造了企业,但现在如果还是这样认为的话就会有问题。
现在的80、90后,们的思维观念跟五十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不一样,他们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如果再提倡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势必不会长久。因为一个老板自身的修为往往都是非常有限的,就像古代的帝王一样,他不可能只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决策,还是要依靠古圣先贤的智慧。那么现在企业也一样,我们也要将古圣先贤列为我们真正的师,去跟着他们学习.也就是将中国文化里的懦、释、道精髓做为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
首先在企业文化上,我们是这样一种定位,通过更多的儒、释、道文化的学习与企业自身的结合,让员工在心灵上能够得到滋养,在行为上有所规范,在思想上能够与传统文化的精神不断接近,真正达到中国人思维里“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人才能真的生话幸福,我们是这样考虑企业的文化的。
我们企业 《员工手册》 “德行操守”里面有“八大品德”、“ 十大操守”、“八正道”、“八禁令”、“十善心” “十善愿”、 “十善行”。企业组织员工定期进行诵读和学习,这样我们就在企业日常规章制度中将传统文化穿插进去了,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行为规范。另外,就是组织团队活动来学习传统文化,比如带大家去山野中放风筝、踏青、参山、观水、游学等,将传统文化深入其中,我们在山顶上朗涌诗词,谈自己的感受,体悟,在水边打坐入静,体验自然。通过这些,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
《问道》 :您刚才说了您自己的公司在穿插传统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改变,那要怎样将传统文化最精髓的东西让更多的企业受益,您是如何去做的?
盛日:在这条路上,我们是通过三条途径去做的。
第一,通过公开课形式的培训去做。我们去拜访老板,跟他们交流沟通,之后去定期举行一些像“用人之道”、 “立本之道”、“修身之道”、“证道之旅”等的培训活动。还有像熊春锦老师的“伏羲易道文化”、“黄帝法道文化”、 “老子德道文化”等,通过一系列的精品课程去影响老板,跟大家一起认识、学习传统文化,井在自己的企业修习和推广。
第二,以论坛的形式,请国学名家与企业家交流探讨。以期能使企业家更多面的接触到修习传统文化的人,跟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勾通.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
第三,内训和咨询,就是我们在全国各地的公司通过跟企业的沟通交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内部的培训和文化导入。通过这三种途径让企业老板及员工在接触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的体会到传统文化所带给他们的改变。
《问道》 :在你们以传统文化的方式来为企业家做企业管理服务时,遇到不被认可的时候怎么办?
盛日:这也是我们现在遇到的一个难题。企业找我们做内训时,在引进传统文化时,老板会把你当成一个说客,当成一个工具,去说服他的员工来为他工作。而老板本人却不愿身体力行,换句话讲,就是他会把传统文化当成一种技能、方法、工具、手段去用,而不是去关注自己和员工精神世界的提升。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困惑。
《问道》 :如果让领导跟员工打成一片,久而久之领导的领导力是不是会丧失掉?
盛日:这也恰恰是中国文化要体现的东西,什么是领导力,在我们想来就是你能为多少人负责,你就能领导多少人;你能帮助多少人,你就能领导多少人;你能包容多少人,你就能领导多少人;你能教化多少人,你就能领导多少人;你能把自己交给多少人,你就能领导多少人。中国文化始终在讲“德性”,在企业里员工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领导,老板是不是大家的榜样,对大家有没有影响力,这本身不在于他拥有多大的权力。在企业里也有很多人他自己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是大家都很喜欢他,他是无冕之王。在这个社会上金钱可以影响人,权力可以影响人,能力可以影响人,但是个人的修为更能影响人。从古至今,我们的古圣先贤有几个是位高权重、腰缠万贯、富甲天下的,但他们却真正在不断影响着我们。
在企业里权力影响的范围实际上非常有限,表面上员工可能会屈服在你的权力之下,但是私下里并不是如此。人做事最终要靠心而不是约束.领导如果能够约束自己、能做到以身作则的话,员工自动自发做事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如果只是要求员工自动自发,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像日本的稻盛和夫,他一手创办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创业初期就跟企业中的骨干歃血为盟,签下盟约:“我稻盛和夫这一生就为大家谋利,不为我自己谋私利”。他自己的发心就是这样的,他没有想为自己谋私,但是却真正做大了。
企业提倡什么样的思想文化,是对企业影响非常大的事儿。但恰恰在这块,我们大多企没有一个依循的标准。西方依靠营理制度来解决一切问题,而在中国偏偏不行。因为中国企业的问题是基本教育缺失的问题,这是根本问题、即什么样的机制以及文化能够让员工觉得工作本身是为我自己做的。中国的农耕文化始终就是这种思想,农民种地是为自己,非常简单的事隋。因为是为自己,所以很多东西就处于自发状态,也就做得比较好,在企业就表现为员工感觉自己的所归、所属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问道》 :您做的这些活动针对的对象都是企业的中高层,当他们听到您这样一讲,做企业还是为更多的就业,为了更多的家庭的话,肯定又会是另外一种局面了。
盛日:这也是我们自己之前到现在的一种转变,以前的想法就是赚的钱多一点,吃的穿的好一点。现在你再这样试试,根本就没人跟咱认真扎实的玩了。所以从企业家的角度,这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突破与提升,只是这个观念我们很多人一直想不明白。
《问道》 :现在的企业家对于传统文化穿插进企业文化的认识可能只是一些术的运用.很难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盛日:对,很多企业家不明白,只有道德的逐步提升与完善才能运用好术,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因为根基的东两不改变的话,术的东西就像一把宝剑,因为没有指导思想,不要说救人,它会伤人甚至乱杀人。所以就必须回到中国的“道本思想” 、 “德本思想” 、 “民本思想”。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和谐的企业、和谐的社会就是空谈。所以我们也认为现在企业的责任很重。如果我们改变了这个局面,我们会很欣慰。如果只是因为赚钱,最后可能也会赚到钱,但我们会不会将员工引向更多的自私自利?这样的企业会伤害到更多人的心灵,这样的企业家到了晚年情何以堪?所以企业家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要给自己的事业定位:到底是为社会造福还是成为社会的危害?
《问道》 :我们今天就谈企业本身,如果说一个企业家创造了自己的事业,然后也赚了钱,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那他最终的目标要归往何方?
盛日:结合我们自己,我觉得企业家要完成三个层面的事情,第一个层面就是物质所得的积累,包括金钱、名利等等。其实很多企业家做到这一层面就可以了,但是为什么他还要继续干下去?他是要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第二层面就是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能够贡献社会,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三就是不枉来人生一世,即寻找人生的真正归宿。
这就是企业家的三个价值,在一个阶段之后就会去思考,去想,但是所有的这些做完了,他会做什么呢?在我认为,企业家不管是获得了物质、金钱、地位、荣誉还是获得的员工的追随、认可,这些东西对他来讲很重要,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企业家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追求人生的归宿。只是自己不明白,人一生都在寻找人生的真正归宿。企业家尽力地帮助员工,尽力的帮助社会,但是依然很谜茫,累他们可以接受,不理解他们也可以接受,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要奋斗,究竟奋斗为什么?企业家最终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是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
在日本的企业家,比如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这些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我们的企业家也在寻找,寻找的途径虽然不一样,但是都是在内心深处寻找。如果企业就是员工安身、立命,成就的场所;如果企业就是员工提升心灵品格、享受幸福生活的平台;如果企业就是老板参研生命、了悟人生的道场。那么做企业就是通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在企业这个小世界里面,在人情世态的变故里,在来来往往的员工里,在纷纷扰扰的社会里实现价值、参悟生命、了悟人生。
《问道》 :这和道家的传统很相似,“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盛日: 一定是这个样子。比如我们的“证道之旅”就是让很多的企业家创业到一定程度之后,培养下面的人,让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家去跟山中隐士、高功大德、古圣先贤学习,跟中国传统经典学习,真正提升自己的心智和修为;然后从文化的、精神的、修为的高度来掌控企业的发展方向。
在企业实际的运作中完全的放手让下属去做,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去关注人生的归宿,心灵的归属。当我们关注这些的时候,我们才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企业中的无冕之王,成为企业真正的领袖.中国企业家的人生归宿是什么?一个是赚足了金钱,然后去安享晚年;一个是以自身和企业为道场来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反过来再去反哺企业;还有就是去全国各地演讲,去影响更多的企业和人。
我觉得,未来能做企业培训的更多的应该是企业家,因为他们有实证与实践,对于世事人生有更多的体悟。如果是这样的话,企业就真的是老板参研生命、了悟人生的道场。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相信,这都会成为历史发展的事实。人的一生回头所看的就是这些事情,它能让我们阅历红尘之后,明白万事万物与自然的规律。所以说中国的企业家如果能够亲近老子的道德文化,能够亲近黄帝的法道文化,能够亲近伏羲的易道文化,那他就是特别幸运的。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