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过来人语:读书人为什么做不成生意(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thatthat    时间: 2004-8-3 01:24
标题: 过来人语:读书人为什么做不成生意(转载)

过来人语:读书人为什么做不成生意(转载)

作者:yuweiyuwei 提交日期:2004-7-4 13:12:00

   秀才做生意 踢爆管理经   慎言创新,多拍脑袋,灵活处事,笼络人心。   童雪松/文   ----以一个合理的成本把产品大量地做出来,而且质量、规格等都要稳定。需要的不再是技   术创新,而是一些地球人都能想得到,却难全部做到的事情   ----很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看到一本1998年出版的书,书名为《权力的48条法则》The 48   laws of power,书中指出了48条取得权力的方法。细细读来, 有很多方法的确让我茅塞   顿开。   ----我女儿在美国读初中,一次和她聊起这本书,我说:“你知道吗, 这本书上说要取得权   力,就不能表现得比上司还优秀。不能太相信你的朋友,要学会利用你的敌人。让别人帮你   做事,然后想办法把功劳归于自己。对别人表面上要做朋友,私下要做间谍!”   ----女儿的回答让我愕然:“ 我们在学校里就是这样的!” 我马上又感到很放心, 一个十三   岁的孩子已经懂得生存了。随后便是惊叹自己的变化,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朋友嫌我太认   真,不无揶揄地说:“你还真把自己当根葱啊!”话是有些刺耳,可却是让我这个读了多年书,   尤其是还念到管理学博士的人认识到,应该调整一下自己心态了。   ----从小学到博士, 一路优秀下来, 这样的人是幸运的。这样的“秀才”们一直是社会的宠儿,   无论走到那里,只要考试成绩好,文章好,其他的一切都有人安排好了。学术界虽然也有斗   争,但比起商场上, 着实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人也是悲惨的,他   们生活在一维的世界里。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竞争只是意味着多在一流杂志上发表一些   文章。偶尔出现几个狂妄的,想来商场上混一番,常常碰得头破血流。   ----从大学商学院里走出来,在企业中工作几年之后,远离了讲台和书本,扎扎实实于企业   实务,我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自己习读多年且自认为颇有心得的管理理论有了新   的认识。 趁着在美国度假的闲暇时光,把自己的伤疤揭一遍,竟也发现可以归结为以下几   点。大家都是读书人, (虽然现在俗一点,但美国的博士证书还在,且不是“克莱登”大学   发的,谁要说我现在已经不再是知识分子,定和他急!)如果在什么地方能给你提个醒, 这   文章就算没白写。   ----其实秀才们做生意不顺的原因,主要是自己不能尽快从几个误区中跳出来。   ----误区一:秀才们长期以来讲究创新,为之面红耳赤,为之汗牛充栋。其实作为一个企业   管理者,你基本不需要创新。关键是要把那些旧得不能再旧、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做好。   ----在大学里,秀才们追求的是创新,或者说是标新立异。 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创新是   很难的,大部分文章只是体现了作者想创新的主观愿望。如果你曾经为此内疚过,现在进了   生意场就大可不必了。原因何在?文章里创新是没有风险的,写好了,一鸣惊人; 写不好,   别人也不会跟你记一辈子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你根本不用自作多情,你的胡说八道一般   在读者刷新因特网页面的一瞬间就被遗忘了。但进入生意场后就不一样了,随便创新,一不   小心,银子就没了。因此,在EMBA的课堂上 老师说得口干舌燥,那些老板学生们又是点   头,又是发言,但聪明的人回到公司后仍然我行我素。个别人想使几个刚学到的新招,多是   哑巴吃黄莲,有口难言。知道找同道中人说会被讪笑,又不能把老师告上法庭,只好把苦水   往肚子里咽。我在东南亚的一所大学里讲授EMBA多年,教的那几招其实自己都没试过,   基本上属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如果要追究责任,那些管理书籍的作者和出版社都脱不了   干系。 我话说到这里,你要再去乱试,就别再怪我了。   ----前一段时间出了一本书叫《执行》,作者是企业界的前辈,说了一个大实话:“做企业贵   在执行”。 绝大部分产业在技术的先进程度上都远远落后于大学和科研院所。(有些行业如   半导体和生物科技可能不太一样。)对于企业来说,挑战不再是向世界证明自己能把一个样   品做出来,而是要以一个合理的成本把产品大量地生产出来,而且质量、规格等都要稳定。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不再是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而是一些地球人都能想得到,却难全部   做到的事情。我们可能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员工及时培训,有效的管理原材   料的采购和不许在车间里随地大小便。 一个秀才经理可能会发现这些工作缺乏智力上的挑   战性,但做不到, 就是执行不力。对于那些在大学里看着生意场而蠢蠢欲动的秀才们,如   果你们就此打住,便无须再读下去。一是因为对你来说,这下面已经都是废话了,读了浪费   时间;二是我怕你越读越对我这人没好印象。我现如今正想混回学术界,不想今后万一碰上   被你数落。   ----误区二:理性思维是学术研究的根本,但生意上的决策多属于拍脑袋。你如果事事都太   认真, 一会贻误商机,二也会得罪人。   ----不要去相信管理案例和教课书上的那些往往让人拍案叫绝的故事,那都是马后炮!当事   人往往是在事成之后才去总结成功的经验,然后发现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伟人。所谓天时地利   人和, 一个靠两万块钱起家的人把公司做到一百亿,如果他告诉你当时就看到了今天,那   他不是在哄你,就是在哄他自己。他的成功在于自己不断地努力,这些努力大多是拍脑袋的   结果,有些做了无用功。但当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恰好是准备得最好的一个。   ----在市场信息还不十分畅通的今天,许多决策只能靠拍脑袋。这是为什么企业找人,特别   是经理级人才,一般多重经验,轻学历。 CEO的工资可以是MBA的100倍,那是因为他   们的知识与经验是任何一个商学院__________都学不到的。这里有如何选择新产品的经验,如何打开一   个新市场的经验,也有如何玩弄董事会、 华尔街和股东的经验,少一点都不行。这不是讽   刺,我的的确确认为商学院应该调整自己的课程,培养一些实用的人才。MBA的工资毕竟   是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之一。举一个例子, 一个企业迟迟不能交货,产品是一套大系   统,客户大为光火,云本周再不交货, 就要取消订单。企业知道自己再需要两周就可以把   系统所缺的一个板子做好,问题是现在该怎么办?答案在文章最后,不过你现在别看。去把   这个问题出给你的学生和下属,然后把他们的答案和你的答案与文章最后的“标准”答案比   较,如果没有“标准”答案好,我真的劝你别再读这篇文章了,回头是岸啊,切切!   ----误区三:秀才们被别人尊敬惯了,进了生意场,这时就得学会调整心态。银子面前人人   平等,别再处处指望别人让你三分。   ----当老师和当演员很像,都有一个舞台,上台之前都要练功。老师们则称之为备课,其实   是一回事。当老师和当演员又有不一样的地方,简单地说,老师明显要高演员一等。演员的   戏演不好要被观众哄下台,学生看老师表演一不留神打个盹儿,轻则罚站,重的要写检查。   演员只敢把戏一场一场地演好,前一场演好了,才敢指望观众来看下一场。老师就不一样了,   总演连续剧, 每周至少一场,连续十多周,谁敢不来,那叫旷课,到时候给你爸妈告上一   状,让你吃不消。 再说演员从来不敢指望观众把什么都记住,台上演戏, 台下一乐也就算   完事了。谁能像老师,到演出末了还要考你。现如今演员做久了也知道个中的酸甜苦辣,得   着一个机会,就把自己的称呼给改成老师了,显然是知道这中间差别的。   ----但话说回来,进了商场,你就不再是老师了。大家都瞄着客户口袋里那点银子,想着怎   么让它们属于自己,谁还一定得尊敬谁呀!其实在生意场上,唯二受尊敬的就是权与利。人,   别管他是谁,只有在成为这两者的载体的时候,才会受到尊敬。而且这种尊敬只停留在现在   时, 不信你从老总的位置上下来,再看看有谁还尊敬你。   ----记得有人比较过英美两国的文化,英国人的行为就像是在打板球,输赢不重要,重要的   是打法正不正确。美国人就不一样了,记得上次女足世界杯吗?在中美点球大战时,那位美   国守门员骗过裁判,在中国队员出脚之前先移动,成功扑出点球,帮美国队赢得了世界杯。   事后,在美国媒体的采访中,她们竟将此作为一个亮点来炫耀。美国人只重结果,不讲究形   式。企业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安然被抓出做弊,那是德州人过分张扬,功力还欠火候。 一   个管理者,如果只能素,不能荤,在实战中就比对手少了一个致命武器,而要能素能荤, 就   要放下“老九”的架子。下午在在全厂大会上要能夸夸其谈,晚上还要学会翻墙进入厂区去暗   访,看工人是否偷懒。天亮后还要去赴市长的酒会。我不是在信口开河,确有其事,信不信   由你。   ----误区四:秀才从商要么是被商场上的 “伯乐”相中,要么是自己把自己相中了,总之,是   带着 “我是人才” 这个想法下海的。你会发现,是不是人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   是否用你,而这里的学问就大了。   ----企业里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集体行为。企业大了、年代久了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小社会。   在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企业的资源都掌握在这些利益团体的手里。你要成事,   就要先进入这些团体中去。如果通过多年的努力掌控了一个利益团体,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如果你说最看中“才”,那你丫还是一个书呆子,我是够不着你,只好照自己的屁股踹两脚。   ----大部分企业,不,应该说所有的企业在日常运作中,既不在为人类的存亡奋斗,也不是   在为国家的兴衰努力,企业的大小老总们之所以愿意在宣传大道理上花银子,那是市场部有   这份预算,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荷包。西方的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个人在寻求自我利益的时   候,为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而形成的临时机构,在这个机构里,个人利益是最重要的,   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企业利益就要让位。当然,那些积极维护自己利益   的人会搬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说明他们为什么只用忠诚的庸才。你要是还真信,就再在   自己的屁股上踹一脚。所以,要学会一脸忠心地打入重要利益集团,管理上叫团队精神。 只   有在进入了权利的核心后,才谈得上去做一些事情。   ----我真佩服你能把这篇文章读到这里。看来你不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去下海,就是还没   睡醒。 让我把前面提到的标准答案给你,然后我就撤了。你好自为之吧!   ----标准答案当然是立刻把系统发出去。 板子没做出来不要紧,用个坏的代替,记住扣下一   根数据线。等客户收到系统,安装调试了半天发现少了一根数据线打电话来问的时候,两个   星期也过去了。你这时要假装无辜:“这帮他X的工程师,做事总是丢三落四,这样吧,我   立刻派人把数据线给你们送过去,同时为表歉意,送你一个新版本的板子,这次也一并带去,   并帮你搞定再回来。”这会儿就该轮到客户对你千恩万谢了。只是别忘了让去的人将坏板子   悄悄带回来。   ----童雪松: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管理与组织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后,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讲授企业战略管理。现任职于一家著名跨国公司。

[em08]
作者: ggh    时间: 2004-8-3 12:15
高明,万一别人正好有根数据线怎么办?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8-3 12:51

作者本人可能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意,写得有些偏激了。


作者: ene-energy    时间: 2004-8-6 14:48
以下是引用skyladder在2004-8-3 12:51:00的发言:

作者本人可能对这种情况非常不满意,写得有些偏激了。

天兄,楼主这些说的好啊,有时候我们没有体会的,被别人按照里面的某些认识吧给安排着,漫漫领悟,有很实际的用处。
作者: HarleyBoy    时间: 2004-8-9 07:50
似乎是厚黑学的知识分子版。
作者: 漫漫细雨中    时间: 2004-8-9 11:45

言词过于激动

但是写的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坐下来静心想想。


作者: 广结善缘    时间: 2004-8-9 13:04
很好的文章!
作者: jcm0408    时间: 2004-8-9 15:32

有道理,现实与书本有很大的差距!

[em01][em01][em01]
作者: 云彩飘飘    时间: 2004-8-11 17:12

good

一味上学的人,很少接触社会,他们给人的感觉总是有点书呆子气概,所以现在的学校给学生增加了社会实践实习。


作者: skyladder    时间: 2004-8-11 22:36
以下是引用ene-energy在2004-8-6 14:48:56的发言: 天兄,楼主这些说的好啊,有时候我们没有体会的,被别人按照里面的某些认识吧给安排着,漫漫领悟,有很实际的用处。

熊兄:如果仔细读,还是能够感觉得到行文之中的愤懑,我认为,不是在客观平静下写出来的文字,必然有失偏颇---即使说的是真理。

在现实中,确有很多不理想的情况,但如果真的都是这样,管理理论不就是毫无价值的吗?---所以我说他略有偏激。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