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风口浪尖上的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紫苏地儿
时间:
2011-12-10 20:31
标题:
风口浪尖上的抉择
2004年一个阴冷的下午,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欣科公司总经理助理李闻中还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他正面临抉择。作为公司的元老,李闻中伴随着公司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不寻常的六年。在此期间,公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公司的“三驾马车”之一,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他自己都计算不出来。他热爱这个公司,已经将它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但是,一想到继续在这里工作将要无休止地面对与新任总经理之间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和做人原则上的冲突,李闻中就感到万分痛苦。他拿出公文纸准备写辞职报告,临下笔又犹豫起来,事情真到了写辞职报告的地步了吗?
■公司简况与李闻中其人
欣科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公司开创之出,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进出口许可权,业务人员还不到10人。李闻中作为部门经理,与另外两个部门一起“借船出海”,白手起家。在他们的努力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4亿元,年创净利600万元。李闻中本人也因连续两年销售额列公司第一而荣获公司销售奖,加之他为人随和,乐于助人,在公司内人缘颇好,口碑不错,一度是“三驾马车”中前途最被看好的。事实上,李闻中在三位经理中年龄最小,故集团公司有意提拔培养他,集团总裁曾私下许诺,在适当时候会重用他,委以总经理职务。而李闻中对此并不热衷,因为他与公司张总经理关系甚好,私交很深,所以他在公司业务活动中自主权较大,许多事情可不用请示自主定夺,这令他感到轻松自在。相比之下,总经理的位置不但压力大,同时还要面对另两架“马车”,自己一旦提升,势必招致两人不满——毕竟三人的业绩、资历都不相上下。
■人事变动
“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底,在进口业务中与欣科公司有过合作关系的一家外贸公司因涉嫌走私被依法处理,欣科公司因受委托开证的100多万美元信用证,也由于该公司董事长携款出逃美国而无法追回。于是张总受牵连被集团免职,取而代之的是对对外贸易根本不了解的原集团投资不刘女士。
初来乍到,刘女士比较谨慎谦虚,与业务骨干的关系处得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听不进不同意见的缺点日见明显,于是不少员工开始离去,这是公司开创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人心思动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了影响,公司业绩开始下滑。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刘总“引进”了不少与其有联系的关系户,甚至包括其亲属。公司人员增加至50多人,业务和利润却不断下降,公司各部门之间因利益等问题产生的矛盾不断加深。
■面对这种局面,李闻中内心十分忧虑。作为公司的创始者之一,他对刘总的做法很反感,但限于职位上的差异,对一些问题也无能为力。他在一些正式获非正式的场合都提过不少善意的建议,但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引起刘总的不快,还加深了彼此之间的隔阂。李闻中明白,这样下去自己只能成为刘总眼里的另类,甚至可能成为“眼中钉”而被拔掉。对此,他还是有些顾忌,毕竟公司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他不想辞职,可是看着自己用心血浇筑的成就被一点点挥霍,他痛心不已,还是忍不住提出了一些建议,正是这些建议让刘总对他越来越疏远。
■矛盾激化
正在矛盾日益尖锐之时,集团的一纸任命将李闻中推上总经理助理的位置,由于公司未设立副总经理职位,李闻中实际上已成为总经理的业务管理副手。此后不久,投资心切的刘总决定将公司下属的一个已停止运作的经营部门交给别人介绍的施洋伯做建材业务,双方商定经营利润四六分成,由李闻中具体负责。当时李闻中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猜测:“施洋伯向建设工地提供荒沙、水泥等材料,有大量的稳地业务,根本没有必要整合这些对她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不良资产,其中莫非有诈”?李闻中婉转地将自己的推测以及担忧告诉了刘总,劝其慎重考虑。一面造成损失。
为此,刘总十分恼火:“都像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公司的业务还要不要开展?对于新的经营领域,总要冒一定风险……人家送上门的礼,难道有假”?李闻中强压不快,说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点有什么错”?双方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两个月后,欣科公司拿着一份供应某工地混凝土的供货合同,要求欣科公司提供担保。由于施洋伯仅是下属部门的负责人,不是法人代表,故要求公司出面担保或签订购货合同理所当然。李闻中当场拒绝:“签订水泥购货合同的前提是必须签订与工地的购货合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你担保”。而施洋伯一再声称,水泥无着落,购货合同将无法签订。李闻中洞察其中有诈,严正指出:“此项目既然由我负责,理应根据法规程序办理,否则一律免谈”。 施洋伯当即不快,认为李闻中是因为与刘总的矛盾故意刁难他,并扬言凭他的关系,此事一定能办成。果不其然,第二天一上班,李闻中就被叫到刘总的办公室被告知:担保协议已委托他人办理,希望李闻中今后改变对客户的态度,公司不能容忍因态度不好而失去客户的情况发生。“既然刘总已经决定此事,我会保留意见,日后产生的一切后果,本人概不负责。”李闻中留下这段愤怒的画后就离开了。
又过了三个月,欣科公司被告上法庭,原因是施某拿了水泥厂的 货,欠了对方几百万元的货款。此事闹得沸沸扬扬。集团公司派人来调查时,刘总却将责任一推了之,指责李闻中没有及时汇报,令她做出错误决定,李闻中应负主要责任。
■面临抉择
李闻中终于认识到,欣科公司已不是他原来心目中的奋斗之地。虽然失望与愤怒交织在心中, 但他仍然相信集团公司能明理一切,他想辩解并与集团公司沟通,但由于职位的关系,以及刘总与集团公司的特殊关系,这种沟通没有实现。几个星期过去了,徒劳的等待使李闻中的耐心消磨殆尽。李闻中这位现在仍留在公司的“三驾马车”的最后一人,终于开始考虑去留的问题了。
思考题:
1. 刘总和总经理李闻中之间的矛盾根源是什么?如何化解?
2. 当李闻中察觉到施洋伯在承接有关建材业务使诈后,便婉转地将自己的推测以及担忧告诉了刘总,劝其慎重考虑,却遭到刘总的斥责。从有效劝说的角度来看,李闻中该做如何改进?
3. 在这场冲突中,刘总的所作所为与企业根本利益相悖,她所扮演的角色属于冲突的强势一方。然而,李闻中却准备推出,回避矛盾。你认为这是最佳的选择吗?你又和建议?
4. 从这个案例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作者:
紫苏地儿
时间:
2011-12-10 20:36
前辈们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我觉得最好是刘总离开,或者怎么改善他们之间的沟通呢,我很迷茫
作者:
紫苏地儿
时间:
2011-12-10 20:36
作者:
紫苏地儿
时间:
2011-12-11 19:15
都没有一点意见和想法吗?
作者:
李进
时间:
2011-12-11 23:27
向集团反应实际情况!让集团考虑,对于自己的出路,向集团说明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善于做什么?有什么优势。如果还不行,那自己准备另谋出路!
作者:
wolfshh
时间:
2011-12-13 10:09
作为下属是很难和上司对抗的,所以一般应避免和上司冲突.但是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候应该收集平时决策的各种过程的证据.真的出了问题,也好还原整个过程,这样也不会让刘总把问题推的一干二净.还有就是像施洋伯这样的任务,应该坚决想办法推掉,免得总是被拿来背黑锅.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看自己在公司还有什么前途和希望.如果都不大了,也应该去主动寻找新的机会了.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