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脑力无限] 聪明人可知道这个人是谁?

[复制链接] 2
回复
90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4-11 12: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6岁参加高考不幸名落孙山,
不得不进入一所补习学校(高考复习班),
2年后才如愿考取,
大一,就和同班女生坠入情网,
该mm是中央的高干子女,只是脚脚有些跛,但从小就是才女,出类拔萃,数一数二,
因为各种原因他的父母强烈反对他们在一起,
几次严重争执无果后,被母怒斥,不得不悲愤妥协,
大四的时候女生已经珠胎暗结,
回到父母家生下了孩子(一个女儿,可能不久就夭折了),
再回到大学时,她未能通过毕业考试,当然也就无法得到文凭——
一个典型的女大学生早恋并婚前怀孕而导致学业失败的悲惨故事。
而男生顺利的拿到了毕业文凭。

可是文凭并未能让他获得心仪的留校机会,
他只好到处打零工,
晃荡了两年功夫,才经一位同学的父亲推荐,才在一个区政府附属机构获得一份三级技术鉴定员的工作,
收入略高于平均水平。
任务是鉴定各种仪器的专利,其中主要是机电产品。
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与家人的关系逐渐好转,
他对女生毕竟没有始乱终弃,一年后和她结了婚(但是这场冲破重重阻力赢得的婚姻并未能白头偕老,几年后他们黯然离婚)。
女生没有文凭,因而也就无法找到工作,
结婚第二年长子又出生了。
相当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得这位年轻职员那几年的生活看起来颇有点潦倒落魄。

一个比很多人都落魄的人,一个有些固执却又有些幼稚的年轻人,一个令人同情却又怒其不争的人…………







他是:




****************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4-11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还会有爱因斯坦奇迹吗?

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当然没有机会与当时的主流科学家来往。爱因斯坦在伯尔尼只有几个青年朋友,最重要的是哈比希特(Habicht)和索洛文(Solovine),还有哈比希特的一个小弟弟。这一小群年轻人经常在工余和课后聚首,一起散步,或在寓所一起阅读、座谈。
  他们研读的哲学和科学著作有:斯宾诺莎、休谟的著作,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的著作,安培的《科学的哲学经验》,物理学家亥姆霍兹的文章,数学家黎曼的著名演讲《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的《科学和假设》,等等。
  他们也不是“重理轻文”的——他们还一起读过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拉辛的作品、狄更斯的《圣诞故事》、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以及世界文学中许多别的代表作品。
  一起阅读的乐趣在于思想的交流,这群年轻人被这种乐趣迷住了,虽然清贫,但是他们充实而幸福,感到“欢乐的贫困是最美好的事”。他们将这难忘的几年命名为“不朽的奥林匹亚学院”。

然而,惊人的奇迹发生了。
  1905年一年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5篇划时代的科学论文——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和《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相对论的创立,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其伟大意义,在整个科学史上,只有牛顿之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可以与之相比。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科学史家很容易想到,将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的这几年,与牛顿因躲避瘟疫而离开剑桥到故乡度过的那几年(1665~1667年)进行比较。牛顿在那几年中,得出了微分学思想,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还将可见光分解为单色光,在数学、力学、光学三个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1905年爱因斯坦在布朗运动、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这三个方面作出的贡献,任何一个都足以赢得诺贝尔奖。这确实是交相辉映的两个“奇迹年”——这个拉丁语词(annus mirabilis)原本就是用来称呼牛顿的1666年的,后来也被用来称呼爱因斯坦的1905年。

一个根本没有进入当时主流科学共同体的小职员,凭什么能创早这样的奇迹?一小群年轻人,三年的业余读书活动,为什么竟能孕育出“爱因斯坦奇迹年”?
  爱因斯坦后来多次表示,如果他当时在大学里找到了工作,就必须将时间花在准备讲义和晋升职称的论文上,恐怕就根本没有什么闲暇来自由思考。他在逝世前一月所写的自述片段中,说得非常明确:

鉴定专利权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幸事。它迫使你从物理学上多方面地思考,以便为鉴定提供依据。此外,实践性的职业对于象我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拯救:因为学院式的环境迫使青年人不断提供科学作品,只有坚强的性格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流于浅薄。

也就是说,奇迹来自自由的思考。
  杨振宁曾对青年学生说过,应该“经常思考最根本的问题”,才有望在科学上有所建树。爱因斯坦在伯尔尼那几年间的故事,可以有力地证实杨真宁的说法——相对论就是“思考最根本的问题”所产生的最辉煌的结果。当然,要创造爱因斯坦的奇迹,天才的头脑也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爱因斯坦在1905年创造的奇迹,对今天而言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比如说,今天中国的一个年轻人,还有没有可能象爱因斯坦在1905年那样创造奇迹?
  如今中国大学里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及成果指标之类,已经被许多学者认为是“灾难性的”,其压力恐怕远大于爱因斯坦当年的学院环境。当年爱因斯坦就认为“只有坚强的性格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流于浅薄”,那如今要怎样的性格才能“不流于浅薄”?还会有几个人有足够的闲暇去自由思考?
  那么在学院之外的年轻人,比如说大学毕业后没有进入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而是进了某个公司当小职员,但又愿意“经常思考最根本的问题”,也有二三好友一起读书讨论,有没有可能创造奇迹?
  从理论上当然不能绝对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可能性肯定是微乎其微的。除了个人的天赋因素之外,还有许多原因,比如,当时正值物理学伟大变革的前夜,那群年轻人从他们所能阅读到的科学文献中,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最根本的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黎曼的演讲和彭加勒的著作);而如今不是这样伟大变革的前夜,对一个业余爱好科学的年轻人而言,当下的科学论文中的99.99%都将是平庸而匠气的、令人昏昏欲睡的。如果这个年轻人也硬要“思考最根本的问题”,极大的可能是被学者们视为“胡思乱想”、“空谈臆想”;如果他也鼓起勇气将他的思考撰写成学术论文,那要在科学刊物上发表将是极其困难的——如果不是绝不可能的话。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这两个“奇迹年”有着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在《爱因斯坦奇迹年》一书(主体就是爱因斯坦1905年的5篇论文)的导言中,主编施塔赫尔(John Stachel)比较了这两个“奇迹年”的多项异同,但是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却完全没有被注意到,这个共同点也是经常被后来的科学家们有意无意忽略的,那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创造奇迹时都没有用过一分钱的“科研经费”!事实上,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发现,都是在不用国家一分钱的状况下完成的。而如今那些用掉了纳税人千千万万金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与万有引力和相对论比起来,绝大多数显得多么平庸、多么匠气、多么令人汗颜!
  从牛顿的“奇迹年”至今已经三百余年,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至今也将近百年。如今科学研究的建制化、职业化,已经高度成熟,已经牢不可破,甚至已经天经地义了——今天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进入科学的体制之内,那他基本上就不可能从事有效的科学研究,充其量只能是“民间科学爱好者”。
  但是,职业化的同时,会不会也就意味着某种无可奈何的平庸化呢?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高度个人英雄主义的奇迹,是不是此后就要绝响了呢?
  在未来的某个年代,还有没有可能出现第三个“奇迹年”呢?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4-11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揭晓答案:这个人就是伟大的爱因斯坦!


不论你的境遇有多么糟糕,生活总有希望!不遇伯乐,亦不必气馁,韬光养晦,方成大气!!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